试论和声课程“学科渗透式”教学
2015-09-29谢黎华
摘要:随着现代学科综合与分化的程度愈来愈高,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学科渗透式教学是符合这种趋势的科学理念。在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内容与教学中也亟需突破学科本位壁垒,坚持多元的教学目的与课程内容,实践学科渗透式教学,以提高和声课程与教学的“人文性”,让和声课程与教学更加趋近于素质教育。
关键词:渗透式教学 多元 课程内容 教学
一、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渗透式教学”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学科分化与综合的趋势逐渐加强,学校教育体系中教育研究也新生起“学科渗透式”教学,即将某个学科教育内容渗透到其它学科之中,通过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于融合,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体验,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和声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普修课程,是一名音乐专业类学生打开音乐文化殿堂的金钥匙。和声课程,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重要的理论课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亟需突破原来的学科本位壁垒,顺应时代的发展,倡导“学科渗透式教学”。
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实现渗透式教学,实质上要经过和声课程教学目的的多元化、课程内容的多元化、教学实践的多元化三个阶段。和声课程教学目的多元化需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相融合的教学目的;和声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需要课程内容外延的扩展,需要充实更多地彰显人文精神的内容;和声课程教学实践的多元化需要探索全方位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实践一种人文的、综合的、师生互生互动的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
二、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教学目的的多元化
在我国现阶段高等院校中,传统的和声课程通常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传统大小调体系和声理论的基本音乐语言逻辑以及四部和声写作的技巧,认识到多声部音乐中主调音乐创作的和声语言,能分析出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中的各种和声现象。可见,传统的和声教学是一种以和声知识技能为重的教学,现实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把非音乐知识与技能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的教学目的,而写入教学计划的。学生和声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传统的评价一堂和声课的唯一尺度。在这样一种单一的教学目的下,学生的体验、想象、思维等被牢牢地束缚在乐理知识的识记与掌握的枷锁之下,学生与教师之间难以展开全方位的互动,学生与各种音乐文化难以形成立体的联系。
三、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内容的多元化
(一)需其它相关学科专业内容渗透于和声课程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和声课程内容,多关于和弦、调式调性。这些内容大多是向学生阐述关于音乐基本道理,而且仅关乎音乐本身。这样的和声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导致整个和声课堂上教师只传播音乐知识与技能,不仅扬善缺位、尚美也缺位,难以发展学生的人性,不能实现较高层次的教育目的。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内容中应更多地体现“人文精神”的内容,彰显和声课程的“人文性”。
高校音乐专业和声内容需更加多元化,需涵盖吸收更多的关于美学、伦理学、心理学、民族民俗学等内容,以此来彰显和声教学的“人文性”。因为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映射人类情感的艺术,一切忽视人类深层次的心理情感的音乐教育,都是违背常理的。和声课程作为音乐专业下面的一门必修课程亦不例外,忽视人的心理情感体验、漠视民族文化,而谈音乐教育就是失去了教育的“魂”。和声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可以为学生体验提供全方位的通道,为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供更多的刺激情境,以此来充实和声课程教学内容。更多地关注人类民族文化,关注人类心理情感的内容被吸收在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教学中,和声课程教学内容的外延由此扩大,教学也更显“人性化”,教学过程也将更讲趋近于素质教育。
(二)需音乐专业的其它课程渗透于和声课程
音乐专业下面所设的视唱练耳、作曲分析、声乐钢琴等理论课程或其他技能课程也需结合和声课程的教学。这是高校音乐专业框架之内的学科课程渗透,它能够很快地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和声与视唱练耳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声以理论为主,诠释音乐中的各类概念、而视唱练耳则以音响为主,诠释音乐中的各个概念。在这两门课程相互渗透于融合的理念与实践的探索上,不少音乐教育工作者已经做出一定的贡献。和声的理论性和指导性强,对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学习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而视唱练耳的相关指导方法也可弥补和声教学的空洞与抽象,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音乐鉴赏、和声曲式、民族民间音乐等理论课程无不涉及到和声课程,让这些课程的内容与方式融入到和声课程的课堂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音乐刺激或情境体验,提高学生音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高校和声教学的多元化
在“学科渗透式”教学的科学引领下,和声课堂教学将会呈现出体验性、探索性、师生互生互动性等特点。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教学实践的多元化,是在和声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基础上,在实践领域实现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一)和声课程教学更加注重体验性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任何一个国家的音乐艺术,都是这个国家人民丰富的情感的写照。情感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功能,是音乐艺术的灵魂。情感在于体验,剥离了情感体验的音乐教学是空洞的,失去了音乐教育最基本的魅力。传统的和声教学只关注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和声课程教学目的与内容多元化的引领下,学生学习和声的内容大幅度扩张,学习和声的材料得到了质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刺激,感受体验音乐艺术中的“灵魂”。
和声课程体验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得与累积。在人的所有知识结构中,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前者以概念、命题、原理来表征,后者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表征,前者通过理性的方法可以获取,而后者的获取要复杂得多。传统的基本和声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显性知识的获得,而新的体验式的和声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声教学中,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一样是教师应该追求的教学目的,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形成宽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多元化的教学目的与内容的和声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刺激,提供感受与体验的通道。学生在丰富的刺激中体验、感受生命价值的真谛。和声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体验性,将会让整个课程与教学趋近于“人性”的发展。
(二)和声课程教学更加注重探索性
和声教学价值目标多元化中涵盖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的。传统的和声教学形式以教授为主。和声课程与教学的多元化要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学习、主动学习、探索学习。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习结果不是唯一的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探索、质疑、发现等等才是值得教师肯定与鼓励的表征。和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探究性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引导整个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
(三)和声课堂教学控制方式的开放性
在“学科渗透式”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和声课堂教学控制方式将更加开放。传统的和声教学以知识与技能的传递为首任,课堂教学控制方式呈“封闭性”、“结构化”的特点。这种课堂教学控制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的产生。由于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探索知识的过程,这样的和声课堂,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首先,教师的个人知识与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的知识比例将增加;其次,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活动将会增加,最后、和声课堂上一些延伸的问题将会出现。如此一来,对教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控制方式都是一种挑战。传统的结构性、封闭性的课堂将会被突破,师生的相互交流将会更加频繁,课堂气氛将会更加活跃。
总之,在“学科渗透式”教学理念下,和声课程须实现教学目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实践一种“科学教育目的”与“人文教育目的”并举的教育价值观,引领高校音乐专业和声课程教学更加趋近于素质教育。
基金項目:
本文项目名称: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音乐理论课程“学科渗透式”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JG34,项目参与人:陈鸥,张弛,谢秋菊,郭三刚。项目主持人:谢黎华。
参考文献:
[1]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3]李新旺.教育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