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四首叙事曲的作品标题性及创作特点

2015-09-29黄新羽

艺术评鉴 2015年18期
关键词:叙事曲创作特点

黄新羽

摘要:文章围绕肖邦四首叙事曲的作品标题性及创作特点展开讨论,分别对肖邦四首叙事曲研究现状进行叙述简括,进而研究肖邦四首叙事曲的作品标题性特点和创作特点,最后进行文章总结。

关键词:叙事曲 标题性 创作特点

作为最有禀赋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肖邦堪称伟大的演奏艺术大师之一。他不但是钢琴诗人,而且在创作钢琴曲时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化,作品感情淳朴,不少作品成为经久不衰的音乐会经典曲目。肖邦创作的叙事曲,在众多创作曲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充分表现出波兰民族生活习俗以及炽热的爱国情感。奔放的曲调、多彩的和声、自由的结构,无不展示着钢琴演奏曲的丰富多彩。这种叙事钢琴曲体裁是肖邦首创。其创作的四首叙事曲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鲜明的创作特点,凝聚了此类体裁钢琴曲的音乐精华,值得探究。

一、肖邦四首叙事曲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肖邦叙事曲相关的资料不少,学者们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创作背景以及乐曲内容方面的研究。比如1999年出版的《钢琴诗人肖邦》、2001年叶松荣的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1999年葛俭的《肖邦》、1994年黄麟鹏的《西方音乐史》等;二是肖邦在这种音乐体裁上所作的改进和创新。具体研究成果有2003年由张东盾等人发表的文章《肖邦钢琴叙事曲的艺术特点》、2006年爱德华·巴克斯特·培理的《肖邦的叙事曲》、1999年胡千红的《肖邦钢琴音乐的创作个性》等;三是针对四首叙事曲进行曲式上的细致分析,研究钢琴曲的演奏方法。具体研究成果有1960年索洛甫磋夫的《肖邦的创作》、2006年刘亦楠的《浅析肖邦F小调第四钢琴叙事曲》、2006任筱敏的《解读肖邦钢琴第一叙事曲所想到的》等;四是针对四首叙事曲进行研究的学术性论文;五是对肖邦的创作历程、叙事曲体裁角度进行研究的相关资料。比如钱仁康的《肖邦叙事曲解读》等。

可见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肖邦钢琴曲的研究是比较多的,不过对肖邦四首钢琴叙事曲进行标题性和创作性特点研究的并不多。

二、肖邦四首叙事曲作品标题性特点

肖邦的叙事曲和其他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不同,基本上都没有标记任何标题或者作品內容相关文字,不过,根据后人对其作品的研究发现,其四首叙事曲都具有突出的标题性特点,也就是说内容侧重点明显。下面就一一介绍这四首叙事曲的标题性特点。

第一首叙事曲为《g小调叙事曲》,这首叙事曲的标题性主要体现了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这种情感并非通过具体情节描述来体现,而是选取很多典型形象来表现。旋律开场就是一种深沉悲伤的主题,安详中带有忧虑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即将引出一个遥远的故事。随之,进入一个情结忧郁的主题,也就是作曲家在获知瓦连罗德身世之后的那种心情。后者对前者进行了发挥和深入,两大主题都在展开部中得以升华。再现部选取倒装式,拉长了音乐结尾,整个曲子形成一股巨大洪流,将整首音乐推至高潮,表明了对瓦连罗德英雄主义的深情歌颂。

第二首叙事曲为《F大调叙事曲》,这首钢琴曲是四首叙事曲中标题性最鲜明的一首。第二叙事曲让心理刻画和自然描绘融为一体。整首曲子有两大主题,层次分明。第一主题是田园风格,由此也呈现出一种愉快、轻松的恬静氛围。同时,这一主题又是该曲子的综合性主题,结合了歌曲性和舞曲性,叙事性和抒情性。第二主题则为第一主题的突转,就像宁静的湖面上由于飓风而掀起了阵阵波浪,震骇人心。两大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尾声表现出的热情有增无减,一直到最后,音乐戛然而止,似乎又重返到第一主题那种宁静的氛围,而又不得不让人深思,这是一种悲凉语言的叙述,又是一种伤心的回答。

第三首叙事曲为《降A大调叙事曲》,该首曲子创作于1841年,当年肖邦在其别墅避暑,庄园环境清幽。此阶段的波兰民族凶多吉少,而肖邦自身健康也每况愈下,痛苦不堪。这些都未曾影响到肖邦的创作生命力,反而让其更加勤奋和勇敢,这种性格造就了他一生最为辉煌的创作亮点。第三首叙事曲的标题性主要体现在情感生活以及田园生活方面,突出一个主题,即为光明终将出现,黑暗必定逝去,给人以点亮希望之感。此叙事曲和第一首叙事曲存有相似之处,那就是色彩鲜明、思想深刻、充满热情。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曲调分明,从叙事到抒情,热情逐渐高涨。而到第三主题,便充分体现出优美和华丽,以至于为结尾将三大主题有机融合在一起做下铺垫。

第四首叙事曲为《f小调叙事曲》,创作于第三叙事曲之后的1842年。这个时期的肖邦生活艰辛,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承担更多的钢琴教学任务,而自身疾病缠身,所剩的创作时间寥寥无几。肖邦念国思乡,陷入一种孤独忧伤和悲愤的情绪之中,但是从他的作品中丝毫看不出那些痛苦和悲伤。这首叙事曲的标题性主要表现在一种悲壮热情以及英雄气概上。每一个主题都通过抒情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相互之间的戏剧性冲突几乎不存在,整首曲子一气呵成,在这种情感表达中也透露出些许的回忆和期望之情,且这些情绪较为隐匿和克制。

三、肖邦四首叙事曲作品创作特点

肖邦四首叙事曲的创作都有着一定的创作背景,乐曲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创作特征。比如曲式上、背景上,所抒发情感、塑造形象方面等。

第一叙事曲,其曲式结构如下:

肖邦创作第一叙事曲的过程,也是波兰华沙起义失败的过程,肖邦的创作自然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在这种笼罩着的悲剧气氛中,肖邦选取了具有英雄气概的悲剧形象,表现的是爱国主义热情,国家危亡、民族生存、人民英雄、失败打击等,各种情感汇聚其中。全曲结构以及调性都对称,不过音乐形象发展并非平衡式,而是越来越厚重,使得悲剧性到最后达到高潮。该曲引子具有提纲挈领之用,不仅具有悲剧性因素,还具有史诗般的英雄气概,并且这种作用延伸至主部。主部的情感和节奏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膨胀和升华。而整个主部通过不同音调的选择而表现出综合性的主题特点,或叹息、或圆舞曲、或拨弦。总之,让人感受到一个遥远的故事随着音乐而讲述开来,感慨无限。连接部作为音乐形象戏剧化的起步,与副部形成对比,并慢慢靠近副部,具有明显的过渡作用。和声方面,结束部为副部的补充。无论是节奏,还是音型,都非常具有艺术性。倒置的再现部趋向于副部,再一次升华了主题。

第二首叙事曲的曲式如下:

第二叙事曲创作于伐尔得莫萨修道院,其最大的创作特点就是主题分明。第一主题中,旋律如歌,整个律动都极为规整,不过在摇曳节奏性上保有宁静,巧妙配合。第一主题到第二主题的过渡,是小行板和急板的过渡,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有着天壤之别,具有复合的节奏,纵横交错,和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在第二主题的155小节重现了第一主题的节奏型,而又不同于第一主题的右手演奏,而是变化为左手,其创作之巧妙也就此可见一斑。尾声部分创造出一种极为紧张的气氛,采取规整的节奏模式将第二主题推至高潮,但是这种气氛却在最后突然中断,让人感受到第一主题的节奏和气氛,不过和第一主题相比,暗生悲伤,肖邦以问号结束,便是其创作的又一妙处。

第三叙事曲的曲式结构如下:

就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来看,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费了不少心思。第一主题节奏平稳,叙事鲜明突出,就像是一场对话,温柔而细腻,凸显温暖。第二主题中,基本节奏为弱拍,舞曲性质较为明显,和第一主题的疑问式结尾节奏相符,使得整个音乐变化发生于无形之中。第三主题旋律流畅,顿生热情和宽广之感。再现第二主题部分就是第二主题的展开,至此,音乐逐渐被推向高潮,重复之中不乏改变,出现了第一主题的辉煌场面。再现部的第一主题旋律,不同于第一主题温柔式的对话,而是趋向澎湃的激情,趋向音乐高潮。再现的第三主题速度较快,并最终以四个和弦结束。这首叙事曲所采取的抒情旋律先扬后抑,音区具有高低变换的特点,就像是一首爱情诗歌,男女之间相互问答,互诉衷情。

第四首叙事曲曲式结构如下:

这首叙事曲采取奏鸣曲式结构,不过也吸收了其他各种结构形式,比如变奏曲、回旋曲式等,所以整部作品显得自由灵活。乐曲以引子开端,直奔主题。综合性主题含有抒情歌曲、圆舞曲、语言音调三大因素。副部主题同样具有抒情歌唱的特点,但是主部和副部之间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一个色彩明朗,一个圆润流畅。展开部则更像插入部,具有即兴式特点。而这正是肖邦叙事曲的特点之一,即兴演奏、技术华丽。此处,肖邦选用主部主题材料发展,而且采取乐句乐节以及动机方法进行反复,整个结构在不稳定不规则状态下变化多端。再现部中,引子以假再现的方式再次出现。肖邦采取复调卡农手法,然后,再现部中的副部和结束部相结合,融为一体,在逐渐增强的节奏中,将整首曲子推向高潮,這也是曲子的尾声,在悲剧性热潮中结束。可以说,第四首叙事曲所体现出的是肖邦后期的创作特征,具有一种内在悲剧性,不过,并不让人觉得悲观绝望,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英雄主义气概以及爱国主义热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肖邦的叙事曲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风格特点和鲜明个性,作品标题性以及创作特征都非常明显。肖邦的成熟作品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创新度,或者手法上,或者形式上。叙事曲的创作对于钢琴曲创作来说具有开天辟地的影响。保持大体匀称的情况下,富于变化而又不失简约,便是肖邦作品的最大艺术特点。他的艺术并不受任何形式法则的限制和约束,极佳的旋律及和声组合,充满着作曲家的幻想。

笔者对肖邦叙事曲的标题以及创作特征进行一一分析发现,虽然四首作品都没有明确的标题,却充满了标题性色彩。作品内容突出、感情丰满,创作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一首都成为经典曲目,值得后人研究和学习,尤其对于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学有着很强的学习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涂蓓.论钱仁康先生对肖邦音乐研究的贡献——再读《肖邦叙事曲解读》[J].当代音乐,2015,(13).

[2]徐向黎.论肖邦钢琴叙事曲的艺术特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04).

[3]张诚,王明辉,谢晶晶,黄艺欧,范进德.《音乐艺术》校友文章摘要总汇(1979-2007)[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03).

[4]张红蕾.肖邦叙事曲的诠释与演奏[J].电影评介,2008,(06).

[5]李丹阳.肖邦叙事曲的节奏特征分析及在曲式结构中的意义[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01).

[6]张东盾,孙岩.肖邦钢琴叙事曲的艺术特点[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02).

[7]刘洋.浅谈肖邦钢琴叙事曲DE艺术特色[J].黄河之声,2004,(06).

[8]孙威.浅谈肖邦钢琴叙事曲的艺术特征[J].音乐生活,2005,(07).

猜你喜欢

叙事曲创作特点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奔驰在祖国大地上
——选自大型交响叙事曲《苗寨的故事》
肖邦叙事曲创作的文学特点研究
浅析《兰花花叙事曲》特色揉弦的运用
朱良镇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概述
论南宋诗人孙应时山水纪游诗的特点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创作特点
浅析冯子存竹笛作品的艺术风格
高校民乐合奏课教学改革刍议
科雷利的小提琴技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