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融水苗族芦笙舞艺术特色与传承发展
2015-09-29曾智晖
曾智晖
摘要: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苗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和精神文化,为我国的文化艺术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其中最具鲜明特色的是以芦笙为伴奏的芦笙舞文化。就苗族分布的地区而言,芦笙舞可分为贵州东南部、贵州西北部贵州中南部三大体系,其中也包含着广西的融水、云南的文山以及贵阳、龙里、规定等地区,其特点均不相同。本文通过对融水芦笙舞的历史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发展历程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融水 苗族 芦笙舞 文化审美 传承发展
苗族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苗族人民同其他民族的人民一起携手并进,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祖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明底蕴。同时,她又以自己绚丽多彩的独特文化艺术和风格,极大的充实了祖国的文化宝库。在悠久而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苗族在不断适应我国多民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优良的、独具一格的民族传统和精神文化体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
一、芦笙舞的起源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也是苗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簧管乐器。由芦笙的音韵相合产生的芦笙舞,也是苗族人民最具特色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芦笙与舞蹈结合而成的芦笙舞是苗族人民集体创作的艺术珍宝,更是苗族人民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和精神财富。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主心骨的芦笙,在苗族的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诠释和演绎风格。尤其是融水苗族芦笙相比于其他地区苗族芦笙有着自己别具一格的地域性特征。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是苗族人民的聚居地之一,又称大苗山。苗族芦笙,在苗语中又称为“猜果”,其音色有高、中、低之分,高音芦笙音色明亮、清脆、纯净;中音芦笙音色圈润、甜美、柔和;低音芦笙音色浑厚饱满,单音大筒(地筒)音色低沉、扎实、稳健。在苗岭的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芦笙队,每逢苗族自身的节日以及喜庆佳节之时,苗家的男女老少都会热情奔放的跳起芦笙舞,其场面尤为壮观热烈,笙声响彻山谷,余音不绝。
然而,芦笙和芦笙舞究竟源起何时呢?由于过于悠久的历史,久远时期的资料记载或是不全面,或是根本无迹可寻,因而妄加论断是不负责任的。但从苗族人民广为流传的神话之中,可以寻得一些比较合理的对于芦笙和芦笙舞的历史论述。以下是苗族群众所述的几则神话。
其一,相传远古之时,日月同数各为十二,白昼酷热难耐,夜晚寒气砭骨,众人已经无法存活。斯时适逢一巨人曲神箭射落十一个太阳、十一个月亮,仅余下的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由于恐惧而藏匿起来,使得天地昏暗,人类依然无法生存。基于此情况,人民便开始想方设法制造神笛子吹奏神曲,终于将太阳和月亮引出天际,普照大地,世间的生产生活也因此得以稳步的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笛和神曲以及因欢喜致使的欢跳则演变成了如今的芦笙及其舞曲、舞蹈。其二,据传苗族的先民居住地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生活安居乐业。后来部落之争打破了这种平静。苗族部落的首领被杀,其遗民被迫迁徙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后西迁至贵州、云南等省份定居。为了表达对美丽故乡和丰饶田园的怀念之情,寄托迁徙途中的艰辛和苦涩,遗民们便开始制造不同型号的竹管进行演奏,抑扬顿挫,音色不同,伴着音乐跳着矫健而有力的舞蹈,来把历史传承于后世。经年累月,便衍生成了如今的芦笙、芦笙乐曲和芦笙舞。类似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除此之外,很多的汉文资料中也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少量的记载。但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类因素相交错,苗族人民分散于各地,往来极少,使得苗族内部产生了从习俗语言到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也致使芦笙舞的韵律、舞姿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尤其是湖南、湖北、四川的苗民,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苗族人民之间和苗族與汉族以及少数民族间的往来愈加频繁,尤其以文化艺术的交流居多。苗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吸取外部的文化艺术精华,在保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芦笙舞艺术。
二、融水芦笙舞的艺术特色与民族特性
芦笙舞作为苗族人民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在每一个细枝末节上都渗透着苗族人民的艺术特色与民族特性。民族感情对于所有民族,包括苗族人民都会受到极大的重视。芦笙舞体现了苗族人民深厚的民族感情,是苗族人民不断进步、相互团结、走向繁荣的核心动力。尽管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繁多、功能齐全的舞蹈类艺术,在民族自身的民俗活动中芦笙舞被融入其中。在民俗活动过程中,用芦笙舞来讲述民族的历史和风俗习惯,讲述先人留下的传说、预言,营造喜庆欢快、肃穆庄重的活动氛围,对舞蹈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苗族的民风习俗中,芦笙代表着吉祥和欢乐,象征着幸福和美满,因此苗族的芦笙舞也被引入了婚姻等喜庆之事,以此来祝福美好的爱情。在迎亲的过程中,芦笙舞的排布是有特点的,迎亲芦笙舞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芦笙的吹奏人员、表演人员、舞者和舞曲内容都必须有着特殊的人选和定义,都需要迎亲一方提前预约。芦笙手作为先锋人员必须要相貌英俊、口齿伶俐、讨人欢喜。而在整个迎亲过程中,都要伴随着芦笙舞的表演来活跃整个婚礼的气氛。婚姻喜庆对于新人来讲是美好生活的新开始,有欢快和唯美的芦笙舞表演的加入和带动,在苗族人的风俗习惯中预示着美满的爱情和安定幸福的生活。常言道红白喜事,“白事”即是丧葬事宜。芦笙的曲调高低决定了其乐曲有喜有悲,芦笙舞的编排也在发展中融入了喜事丧葬的生活细节中。在略带哀伤的曲调中通过芦笙舞来寄托对逝者的缅怀和祭奠之情,以沉静的舞蹈令逝者安葬,并带给逝者家属平安和吉祥,解除芦笙之忌。
作为广西民间广泛流传、代表性最强的一种舞蹈形式,芦笙舞的动作流畅果断、洒脱而豪放,如水阴柔、如铁刚劲,最为基本的主要动作包括踏、蹲、踮、蹉、转、展以及踢腿等。舞动的动作必须对称,技巧高超,灵活性强。舞蹈配乐的节奏非常清晰且速度极快,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结合优美的舞姿,将广西人民长期以来勤劳、质朴以及善良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舞蹈表演形式的动作非常大,以竞技类为主,其余的舞蹈动作舒缓而轻柔,音乐婉转、优雅、缠绵,极大的反映出民族节日气氛的热烈性,体现了广西同胞热情的性格、好客的特性。如芦笙舞的一种——“群排舞”,舞者在道路两旁进行舞蹈,极富亲切感和热情。在表演中,其舞姿柔和、舞步飘逸,其动作的主要特征是屈膝的颤抖和腰胯的摇摆。在起舞之时,舞者需要屈着膝盖并随着芦笙曲的节奏和音调微微的颤抖双腿,同时要协同运用腰胯力量随着双腿进行摆动,在这期间最主要的是伴之以有节奏感的跳踩步伐。舞步的节奏要多而不乱,充分展现出婚姻生活中的生活情趣,欢快愉悦而轻松。在“噶略舞”中,以凯里舟溪一带为例,舞者必须随着曲子和节奏跳舞。其舞步的顺序是向左一步,腰肩轻摇,向右一步,腰肩再轻摇,以此进行节奏整齐的舞蹈。同样的舞种,以剑河一带为例,其舞步仍然是以腰胯的摆动来带动全身的舞蹈节奏,然后慢慢前移。向左一步,向右一步,再左移三步,停下一步,后右脚向前踩一步,左一步,再向后踩三步,停一步。如此往复循环,直到舞蹈结束。舞者通过自由的组合,围成大小不一的圆圈,手拉手肩并肩,踩着一致的曲调,跳起一致的舞步,时而猛烈时而平稳,在翩翩起舞中表达出含情脉脉的心绪。对广西苗族人民内质的强大凝聚力以及重情义的民族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融水芦笙舞在当代的发展与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政策不断出台,指引着多民族文化之间建立了沟通交流的渠道。融水苗族的芦笙舞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更新和发展,至今发展成为了风格与文化底蕴独树一帜的舞蹈种类和艺术体系,引起了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瞩目和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在领导班子的政策指引之下,苗族芦笙舞传遍了祖国大地、芦笙音韵响彻山河,成为了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桥梁之一,得到了各族人民的广泛欢迎。同时,芦笙舞也穿越大洋享誉欧美,漂泊彼岸亦能熠熠生辉。由此可见,苗族芦笙舞不仅仅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性,更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在我国各族人民心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芦笙舞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也在不斷的调整中并轨于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之上,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改进更新也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成为了实现中国梦、文化梦的一个重要的元素。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广西苗族芦笙舞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现代文化的急速发展对芦笙舞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当地人不断外出务工,长期远离家乡,失去了文化的熏染,对芦笙舞这一传统文化开始淡漠,极易导致丧失传统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不断变革,文化传统也自然而然的随之改变。层出不穷的新的观赏内容驱使人们思想的多元化,致使民族的特性走向消亡,老一代人离世后,芦笙舞中传统的曲目以及舞蹈类别也走向失传。同时,开发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忽略了民族以及民俗文化的特色与内质规律,干涉民族地区对文化的保护,使得诸多芦笙舞的形式失去了原貌。因此,在芦笙舞的发展过程和演变步历程中,不仅仅要创新,更要合理的、科学的进行保护。避免芦笙舞沦为时代发展下商业化的替代品。
四、结语
总而言之,芦笙舞由于苗族的社会历史发展及其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成就了其充满浓郁民族特点的、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在这漫长的岁月和艰苦的环境下不断历练,芦笙舞也随之诞生并发展起来。然而,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体制始终对民族的文化加以禁锢、充满歧视、不断打压,使得包括芦笙舞在内的苗族文化艺术的发展没有得到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滋养,致使其发展缓慢而曲折。寒冬终至尽头,百花终有春天。在新中国的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融水苗族芦笙舞磅礴的气势、独特的风格、奔放的热情、振奋人心的气势被激发起来,使得芦笙舞更能够唤起人们心中感动、激动的共鸣,成为了当今原生态文化领域的一枝独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