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学生古诗文课外阅读指导探讨

2015-09-29李沛秀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古诗文阅读初中生

李沛秀

摘 要:初中生古诗文课外阅读,可以培养中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塑造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养成勤奋上进、堪当大任的民族精神,为初中生铺就的逐步登上中华古诗文阅读鉴赏殿堂的坚实的台阶。做好初中生古诗文课外阅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

关键词:初中生;古诗文;阅读;意义;方法

一、古诗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中华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结晶,初中新课标给了中华古诗文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华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的“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学好古诗文,对于培养中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塑造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养成勤奋上进、堪当大任的民族精神,必不可少。要不断提高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逐级上升,循序渐进。初中是承前启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阶段。

古诗文的学习,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行的,平时欠缺,到了考前临时抱佛脚于事无补。日积月累,拾级而上,才能兴趣盎然地逐步登上中华古诗文阅读鉴赏的殿堂。

二、古诗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古诗文课外拓展阅读,就是给初中生铺就的逐步登上中华古诗文阅读鉴赏殿堂的坚实的台阶,它要具备几个功能。

1.实用性

它可以作为课内外补充教材或作业使用。要学好古诗文,仅凭教材中规定的古诗文篇目,远远不够。古诗文,选择内容要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连,或同一作者的作品,或同一题材,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作品,利于拓展,便于比较,易于理解。

2.选材多样

教师选文的标准有以下标准。一个是注重中华文化的全面熏陶。诸如读书、做学问、修身、齐家、为官、治国、人际关系、思乡、爱国、审美、哲理、科技,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染,诸如诚信、坦荡、善良、乐观、勤奋、以天下为己任。

另一个是注重风格或语言。幽默是一种智慧一种自信,一种坦荡达观的人生态度。选取风趣幽默而又内容丰富深刻的文段,从浅层次上说,是为了使同学们学有兴趣,从深层次上说,是为了“塑造”健全的人格。

3.明确的目标

推荐或使用的课文,既要使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要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是语文教师进行古诗文课外拓展追求的总目标,它不是只供消遣的轶文趣事之类的读物。因此,它有如下的目标:一是着眼巩固相关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初中学生的积累远远不够,而且农村学生阅读面就狭窄,古诗文基础知识积累是重中之重;二是着力提高古诗文鉴赏、评价水平,这是新课标大力倡导而农村初中生最欠缺的;三是在练习中巩固和获取经验

4.鲜明的特色

第一是教材和文本的使用上。整体感知是学习的第一步。必要的注释和指导阅读是重要环节,让同学们在初读并获得大体印象后,进一步在整体上把握全文“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以免违背阅读理解的规律,零敲碎打,没有整体印象而用滥文本,白费苦心。有了第一阶段的阅读,再辅助参考译文和必要的基础练习,加以巩固强化。

第二是新颖的练习。教师在指导阅读过程中,要关注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文阅读中、高考题的未来几年的命题趋势,重点是鉴赏评价和个性化阅读理解题型的设计。要努力在上述两类题型的设计上,借鉴先进地区中考题的长处并努力出新,着力研究、创设即将出现的题型,以便同学们在未来的考试中抢占先机。

第三是适度的分量。负担过重,仍是目前农村初中生心神俱疲的问题。既有不具备阅读基础的问题,也有时间被农活占据的问题,还有离校后就无人辅导的问题。每学期选择一定的量,每周一篇,既不要增加学生负担,又有益于日积月累。

第四是有效的衔接。课外阅读要有助于同学们古诗文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基础知识的巩固、鉴赏和评价水平的提高,又注重应试能力的不断提升:一是所有练习题的内容乃至语言表述都与全国先进地区的中考试题基本同步;二是七、八、九三个年级,每册都适量编入一些近年水准较高的中考古诗文试题,九年级的分量更重——实质上可起到考前强训的作用。

三、古诗文课外阅读的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法。

1.故事梗概法,由老师先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述故事的大概内容,从而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名著的欲望。这种方法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为有效,他们的知识储备和阅历还不能解决浅显的古詩文阅读。

2.观看视频法,利用现在普及的多媒体工具,让学生观看一些名著的影视作品,从而激发学生详细了解名著的欲望。

3.资料交流法,可让学生在看名著之前,交给有条件的同学搜集资料的任务,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名著的资料,然后在班级交流的搜集的材料,从而主动地对名著有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四、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教师要为每一节阅读课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2.准备好必备的阅读工具。如笔记本、工具书等。

3.做好学习小组的安排。阅读能力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在一起有助于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4.阅读后及时交流阅读的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成就。如写读后感,开展演讲比赛等。

5.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方法贯穿阅读课的全过程。开展阅读课一方面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为其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阅读方法的教学一定要贯穿阅读课的全部,可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不动笔不读书。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批注,对一些优美的词、句、段可以进行摘抄,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2)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对于名著,应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在一些精彩的部分可适当作些停留,仔细研读,作深一层次的思考。这样既能够提高阅读速度,又能够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精髓。(3)将课内阅读分析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学习是为了使用,教师在指导阅读的时候,可以将课内一些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运用到课外的作品中,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总之,课外阅读应始终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猜你喜欢

古诗文阅读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