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教材文化因子 让文化充盈教学

2015-09-29朱姝曼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化渗透智慧教育小学语文

朱姝曼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和文化的同构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切实有效地渗透文化将成为关键之务。本文试从立足教材此角度来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化渗透;智慧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强调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语文与文化的同构性决定了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即,语文本身承载着文化,同时又在文化的土壤中生长着。文化是语文的首要意义。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切实地渗透文化,让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游弋于师生之间,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常思常想之务。本文试从立足教材角度出发,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

一、立足教材,從教材中挖掘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贮积了极其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鲜活的血液。作为教师,应当珍视这些文化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将其中饱含的文化内蕴、审美情趣交付给学生。

1.在识字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衣裳,也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一处乡音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词、句和细节等,带领学生涵咏体悟,重锤敲击,品出字里行间所包孕的丰富的情味和理趣,欣赏、领悟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首先,从造字法入手带领学生体悟中国的造字文化。针对低年段形象思维更为发达的特点,在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侧重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授与学生象形字的含义与特征。即,汉字中有一部分文字是象形文字,这些文字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非常相像。文字的线条或笔画,就能生动、具体地勾画出要表达之物的外形特征。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来源与演化。

如,在讲授“雨”字时,通过甲骨文的介绍让学生体会汉字的象形文化,图文并茂地让学生感受到“雨”字的形成与演变,从而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老的造字文化。

再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其中的“家家户户的窗户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通过抓住一个“汇”字,让学生体悟家家户户窗前的花聚集在一起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如课件所示:

汇,早期篆文=(匚,容具)+(淮,指大河)。造字本义:河流会合成湖海。

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汇”字是用来形容水的,水流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再而联想到课文中家家户户窗子前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光艳而美丽的花,汇聚在一起,成了浩瀚无边的花的海洋。

其次,揭示汉字中的民族审美意识。如,在讲授“美”字时,点出“大羊为美”的典故。神“羊”正直断讼,先民奉羊。因此,羊是古代奉神的首选物。而汉字中以“羊”为文的字也因此而富有美好意义。如:美、羹、羡、祥、羲、善、羞等。

再次,揭示汉字中所包含的先民道德准则、为人处世心理。如,在教生 “仁”一字时,教师可教导学生:二人为“仁”,即友善待人,它的基本意义为“仁爱”。再如,“韬光晦迹”一词,对低年段学生而言,字形复杂、字意不便于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可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入手,引导学生理解:“韬”即掩藏,“晦”即隐藏,而整个词的含义就是把才华掩藏起来、隐藏踪迹。这是中国古人的一种处世方法,或大智若愚,或隐居以待时,与中国人欣赏的谦让品德密切相关。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会在有意无意之间降格为技能技巧的操作,就会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而在阅读中渗透文化内涵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文化的阅读是理趣深邃的,而不是浅薄的,它能启迪智慧,发人沉思,乃至拷问灵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着重在课文本身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阅读。

如:人教版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的作者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文章讲述的是作者留学德国时感受到哥廷根人把自己的花让在窗户外面,供他人欣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在学习完整篇文章之后再道出作者,而非在课堂的开始就引入对季羡林先生的简介。这样的教学就不仅是作者生平的介绍,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季老的为人。如,首先,影相导入2006年季羡林先生《感动中国》的片段: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然后,再让学生将季羡林先生的为人和他的作品联系起来看,引导学生发现:季羡林先生文如其人,文品如人品。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只有自己丰富了,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只有自己善良了,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

人与文的结合,可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文本。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联系作者理解文章,还可以在文本的基础上拓展阅读。例如《窃读记》一课,作者林海音记录了童年时窃读的经历,教师可搜寻许多古人读书的故事,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故事分享给学生,让他们感受那些与读书有关的人和事,从而感受阅读的乐趣。

要而言之,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应当从教材出发,充分挖掘和活用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让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获得心灵上的震撼,在诵读中获得精神的净化,在语言实践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真正促进其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燕玲.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N].北京:中国教师报,2008.

[3] 程炯.浅谈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海南:教师.2011(16).

猜你喜欢

文化渗透智慧教育小学语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美媒:北京警惕西方进行“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