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2015-09-29邢冬梅
邢冬梅
【摘 要】在诗歌朗读训练中,要指导学生读懂每一首诗,全面掌握作者人生经历,理解诗人的情感发展脉络,掌握诗歌风格,体会诗歌的艺术美。
【关键词】诗人 朗读训练 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人辈出,诗作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朗读那些精美的诗作,仿佛走进了富丽堂皇的文化宫殿,那些艺术瑰宝令人叹为观止。为了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一定的感悟鉴赏能力,我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加入了诗词鉴赏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一、读懂每一首诗歌是朗诵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诗歌都是诗歌中的经典。读懂诗歌中的情感、诗歌的艺术特色,是朗读训练的前提。而要对诗歌有深入的理解,则需要对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写的《登高》一诗,如果对诗人的遭遇没有一定的了解,就很难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学生在朗读此诗时一定要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诗歌的沉郁悲哀,体会诗人内心的无奈痛苦之情。
二、读懂一个诗人
到了高中,学生在诗词方面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数量。这时对诗歌的欣赏就不能只限于某一首诗、一首词,而是对一些著名诗人、词人有更全面的了解,如李白、杜甫、王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大多数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感人肺腑的作品,多是因为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经历了种种坎坷,或国破家亡,或壮志难酬。因为经历不同、心境不同,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境之下,作品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以李清照为例谈谈这个问题。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无忧无虑,这一时期她写的《如梦令》《点绛唇》等,表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无忧无虑的生活,朗读时应用轻松愉快的语调来读。与赵明诚结婚后,两人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这一时期的作品多表现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如《醉花阴》等,这样的词就应该读出淡淡的哀愁。金兵入据中原后,李清照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如《武陵春 》《声声慢》等这样的词,就应该用低回、沉郁、哀婉的语调来读。朗读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作,可以体会出她坎坷的人生际遇,对她的词作会有更深的理解。
三、读懂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流派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诗歌发展的主要脉络,并能够体会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诗歌特色。比如先秦诗歌的现实主义,楚辞的地方特色,汉乐府诗的叙事性,晋田园诗的自然优美,唐诗的严整,宋词的工巧,元曲的自由通俗。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以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划分,豪放派作品意境雄浑,气势豪放,词中扑面而来的是豪情壮志的高风,内容多为家国将亡之慨、宇宙人生之悲;婉约派词风如春秋细雨,或清新婉丽,或缠绵悱恻,细致、含蓄而不直白是很多作品的特点,幽怨、深沉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词的这种不同风格,必须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深刻体会。
四、读懂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歌都是用来歌唱和配合舞蹈的,因此极讲究节奏和韵律。同时,诗歌为了更好地抒情,也特别讲究意境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在朗读过程中,仔细体会其中的精妙。例如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要读出诗歌节奏上的铿锵有力,还要通过想象体会落叶纷飞、时光流逝、作者壮志难酬的悲凉无奈。词最早的身份是和乐而歌的歌词。为适应曲调的要求,词有不同的词牌。虽然我们现在不知道那些曲调,但词牌所规定的抑扬高下、长短曲折的声调变化之美,仍可在诵读的文字过程中体味得到。这种曲牌所规定的种种不同体式本身所具有的音韵节奏之美,正是它不同于诗的、保持不同艺术魅力的所在。所以,在诵读词时,要读出词的音韵之美,才能真正把握词的本质美。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韵脚工整:“狂” “黄”“苍”“冈”“郎”“张”“霜”“妨”“唐”“望”“狼”押ang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另外,本词多长短句,音节嘹亮,可“抵掌顿足”而歌,声情并茂。
因为词的和乐而歌的性质,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此,在阅读训练时,我鼓励学生在诵读中加入自己的身体态势语言,增加表演性,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声情并茂地体会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五、读懂诗歌多样的艺术手法
诗歌在创造形象、创建意境、表达情感方面较其他文本更加精练。诗人在表达情感方面,有直抒胸臆的,也有曲折隐晦的,在写作手法上也多种多样,在诵读过程中应注意理解。例如李白的《蜀道难》开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用了夸张手法,极言蜀道的艰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就连善飞的黄鹤都飞不过去,善于攀爬的猿猱都愁攀援,何况是人呢?作者用反衬手法,说明高山之高,蜀道之难行。读懂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更能体会诗歌的精妙之处。再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对梅进行了歌咏,其实,其中的梅是作者精神的寄托、人格的化身,在朗读的时候,就不能仅仅以咏物来处理,而是要读出作者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