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创新机制
2015-09-28孙会娟
孙会娟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国内外玉米上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玉米小斑病的发病危害逐渐严重,已经成为玉米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小斑病的流行规律,推介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一、流行特点
玉米小斑病一般要经历始发期、普发期、盛发期3个时期。玉米小斑病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月中旬到8月下旬,特别是雨日多,雨量大,光照时数少时易流行。很多研究都表明,遮阴和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玉米小斑病的最初发病部位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然后逐渐向上扩展。病株残体内的菌丝绝大部分都可以存活到第2年。病原菌也通过形成分生孢子,来年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借气流或尘土传播到田间玉米的叶片上,在60~72小时内可完成一个侵染循环,一个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二、发病原因分析
玉米小斑病流行主要与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相关,目前在生产上推广的高产品种还没有发现完全对该病免疫的。7月中旬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多雨季节,水分充足、温湿较高,玉米地残留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开始活化侵染正常植株,玉米小斑病病情迅速扩展,容易在一些低洼积水、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暴发。
三、综合防治技术
1.化学防治。当玉米小斑病暴发后,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施用化学农药。近年来,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相关杀菌剂得到了能有效防治小斑病的化学农药,如7.5%欧宝、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25%咪鲜胺等。但由于化学药剂没有选择性,有可能作用于有益微生物,污染环境,人们正在研究能替代化学药物的生物杀菌剂。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能有效地控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污染少,成本低,是人们提倡的防治方法。也是科研人员感兴趣的课题。
(1)生物杀菌剂。植物体以及微生物的抗菌化合物是它们自身产生的多种具有抗菌能力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数量已超过40万种。分离纯化枯草芽孢杆菌B47菌株抗菌物质,其中,对玉米大小斑病菌和各种香蕉叶斑病菌的拮抗作用强。长根金钱菌能很好地拮抗玉米小斑病菌,其效果比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的抑制作用强。研究发现,稀释9.8倍的20%生物农药草酸青霉水剂对玉米小斑病田间防治效果高达88.4%。优于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微生物发酵液和中药材的提取液防治玉米小斑病。(2)生物激发子。激发子是植物抗病生理过程中诱发植物产生植物抗毒素和引起植物过敏反应的因子。内生放线菌MT14和MT17对玉米小斑病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均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植株,发现植株与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显著增强。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预处理叶片,经预处理叶片的病斑面积远小于对照,差异极显著,并且经预处理的样本内与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显著增强。(3)生物促营养吸收剂。玉米苗期的发病等级与地上部磷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磷营养的改善是降低小斑病发病率的原因之一。在供磷不足时,2个玉米基因型小斑病发病率均最高,接种DE真菌对其小斑病的抗性影响不显著。接种DE真菌能够提高玉米对小斑病的抗性,其机理与改善磷营养状况有关。
3.物理防治。用低频电流处理玉米种子防治玉米小斑病的防效可达58.4%,与化学农药多菌灵、代森锰锌处理近似。电处理后,玉米植株性状改进,如植株增高、鲜叶增多、千粒重增加等,从而达到增产目的。因此,低频电流处理种子防治玉米小斑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防治措施。
4.农业防治。(1)选择抗性品种。品种的易感性是小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小斑病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品种审定时,需要严把抗病关,地方种子管理部门在推广种子时注意品种多样化。(2)适期早播。适期盖膜早播,避过抽穗灌浆期多雨季节。有利于玉米避病。(3)育苗移栽。这样可以炼苗,增强苗的抗病能力。(4)在肥力不足的地区慎用易感品种,并注意增施基肥。(5)合理套种。一些地区可与花生、大豆等作物套种。利于通风透光,降低行间湿度,能有效预防小斑病。
四、结语
选育抗病品种是预防玉米小斑病最理想的途径,但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还没有培育出完全免疫的品种时,药物防治不可避免,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激发子预防小斑病前景广阔。特别是一些能拮抗小斑病的玉米内生微生物,它们正常生长能预防玉米小斑病。一旦分离得到这样的微生物,可以在种子的包衣剂中加入此拮抗微生物,这样不用施用农药,减少化学污染,节省了物力,财力,即使是易感品种。只要其它性状优良也可以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