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会在和谐企业建设上的三大致力点
2015-09-28陈刚
陈刚
摘要:工会是属于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组织,能够将党和人民工人职工阶级相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桥梁组织,在社会中既有维护工人职工的合法权益,又能够为维持社会良好的秩序为和谐稳定社会做贡献。工会要在和谐企业建设上做贡献,需要从很多方面做起,其中有三点最为重要,首先,要不断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不断夯实和谐社会基础;不断提高工会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下面进行一一详述。
关键词:工会;和谐;建设工会是企业的一种组织,能够代表和维护工人职工的合法权益,将组织与党联系起来,成为党和工人阶级的纽带。企业在经历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成为了经济创造的主力。但是要进一步和谐企业建设,以工会的影响来完成,就要致力于改进工会的以下三点:
一、以物质基础作为保障
和谐主义社会的构建是党全面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就应该从总体局面出发,全面考虑发展建设的任务,和谐社会主义属于总体任务全面实现的基础。
和谐企业建设,意义是企业协调顺和的发展。和谐意义在于企业中各个部分处于一个稳定而又能够全面发展的状态,全面的协调顺和。要保证企业的全面协调顺和,和谐应有的原则和特征也是企业建设需要的。如坚持科学观、公平协调、团结有序、依法诚信、安全效益、美化环境、服务人民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保证社会的和谐,顺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是中心。要顺利完成构建和谐主义社会,物质基础的奠基必不可少。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物质的匮乏。不仅仅是因为各类物质资源的分配问题,更是由于物质本身的不充足。人在社会中生活,首先应该满足的是人的生理需求,物质作为生理需求的满足者,要保证人民基础物质的供应,继而在此基础上谋求更进一步的精神生活。不能够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社会和谐难以保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和谐企业的建设十分重要。企业的和谐,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为夯实社会和谐建立的实力做贡献。发展就是企业和谐社会构建所做的贡献。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要谋求发展,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促进和实现和谐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物质资源创造的基础。有了足够的生产力,就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扎实的基础。解放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高楼提供良好的资源来源。足够丰厚的物质资源就是社会和谐高楼的奠基。没有物质,理想的社会以及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就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虚有其表,随时可能坍塌。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企业有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在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创造物质的同时,有需要满足职工的需求,才能调动职工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为实现企业中的和谐。职工的需求从现实来说就涉里到住房、医疗、教育以及社会福利保障等。只有满足了职工群众的这些需求,为其提供一个稳定、协调的环境才能让职工安心的为企业建设工作奉献应有的力量。
在社会物质需求和保障未能够完全满足人民需求,又要对其进行积极的教育,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蓝图传达于人,提高职工积极奉献的精神,形成全体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为稳定和谐社会做贡献。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工会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的生产提供切合利益的保障。只有职工能够得到切实合法的权益,享受应有的物质保障,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生产中去,为经济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应在不断夯实和谐社会基础上下功夫
社会基础首先就包含劳动关系。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劳动关系的和谐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劳动关系在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就是一种劳动关系,属于社会关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关系,能够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社会的和谐也能在劳动关系的和谐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生产,而企业就要为职工提供相应的权益,工会的意义就是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保障必要的生存权益。只有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的维护,才能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最终实现社会和谐。要实现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就要夯实社会和谐基础,即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协调劳动关系。协调劳动关系,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劳动关系协调力度、强度进行合理的加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分配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多元化的分配以及劳动方式充实了市场经济建设,劳动关系也日益复杂,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多样化的社会矛盾最终的结果是职工的合法权益屡受侵犯。这些问题和现象的产生,严重危害了社会和谐的构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工会的建设发展也应该牢记这个道路,切实为职工的权益保证做出应有的贡献。
要牢记职工群众最切身的利益,首先,就是对劳动就业后收入的保障和分配。劳动者参加劳动最关心的就是收入等相关问题。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完善困难职工帮扶体系等多种途径,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劳动经济权益,促进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
其次,建立健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与机制,制度和机制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健全和完善协调劳动关系制度和机制,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三、不断提高工会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
工会的作用主要是协调劳动关系,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和谐社会基础做贡献。而这些工作的实现,主要依靠工会的干部队伍,因此,有必要对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进行不断的提高。因为在促进社会和谐进程中,工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取决于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对于工会干部队伍水平的提高,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基本理论的要求。相应的领导应该要深入学习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工会的理论与实践,将工会的工作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融为一体,应用先进的理论把当前的形式解决当前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和谐当前的劳动关系。其次,要不断对自身解决当前劳动关系矛盾的能力进行提高,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维护和代表职工合法权益的机构,工会的工作在和谐企业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即对职工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相关工作对领导干部的的工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
结论:在社会主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的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其基本的基本任务。而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有社会企业的建设的和谐、生产关系的和谐。生产关系中,劳动关系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实现社会的和谐首先要保证企业建设的和谐。工会作为党和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应该从根本上提高其作用,为构建和谐企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要积极发展和提高工会,就要从工会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建设等方面入手,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