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相亲类节目娱乐化的实质探究

2015-09-28刘永佳

戏剧之家 2015年17期
关键词:娱乐化剩女

【摘 要】进入2010年之后,电视上忽然涌现了一大批相亲类节目,令人眼花缭乱。其中《非诚勿扰》栏目组开播以来,只用了三个月,就一度超过了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率,成为全国综艺节目的总冠军,网络点击率更是占据综艺节目的第一名。本文就以《非诚勿扰》为主要范本来研究相亲类节目的实质问题。

【关键词】“剩女”;相亲类节目;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9-0125-01

一、相亲类节目的影响和发展方向

相亲类节目反映出越来越严重的“剩男剩女”这一社会问题,或多或少地给广大适婚青年敲响了的警钟,告诉他们应该正视和面对结婚这一问题。尽管有作秀的嫌疑,观众依然可以从节目中学习到一些在相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照节目中嘉宾的生活状态对自己进行一定的反思。从这些方面来看,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类节目的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意义。

但是,目的虽然是积极的,在操作上却产生了偏差。节目中男女嘉宾的择偶标准更多的是建立在了物质、外形的基础上,“拜金女”、“炫富男”比比皆是,各种犀利雷人的话语频频出现,这些会对正在收看节目的年轻人产生消极影响。值得庆幸的是,通过整改之后的节目节制了许多,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正能量”。

相对于节目的初衷,真正让《非诚勿扰》火起来的是各种非议,尤其是对女嘉宾的争议,观众和网友们甚至总结出“十大争议女嘉宾”,朱真芳、马诺等“知名”女嘉宾纷纷上榜。这些受争议的女嘉宾让《非诚勿扰》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关注。这些女嘉宾都会被怀疑是栏目组请来的“托儿”,从而受到广大网友的“人肉”搜索。只有节目切实地以服务为导向,才能获得受众的信任及长久的生存。

栏目组应加强“把关人”的作用,在选择嘉宾的时候虽然节目组会要求提交个人资料并进行面试等筛选,许多话题性的女嘉宾仍然受到了质疑。节目的质量与栏目组的“把关”密不可分,所以必须仔细审核男女嘉宾的身份以及上节目的动机,并且在节目录制和剪辑时严格把关,不断学习和创新,寻找独特性差异化,创办真正适合中国观众的节目。

二、相亲类节目的实质

(一)电视节目的娱乐化

相亲类节目的本质,是披着相亲交友的外衣,真正的骨肉依旧是综艺娱乐。在只有一小时左右的节目中,栏目组追求的是收视率,只有高收视率才能吸引广告商,有了广告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而观众追求的很简单,就是娱乐性,能够让人在电视机面前轻松一笑。与其说《非诚勿扰》是服务型的相亲类节目,不如说它是一档大型的真人秀,大批普通人展现着自己的风采。无论相亲类节目的外在形式如何变化,它的本质都是娱乐。

电视栏目的娱乐化并不意味着为了迎合观众的娱乐需求来一味地追求庸俗和低级,而是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节目的质量和品味,使节目的内容更多地充满一些平民化和生活化的气息,在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正确引导舆论。

(二)市民阶层壮大下的娱乐平民化

从更早广泛流行的选秀节目到如今热播的相亲类节目我们不难发现,“平民化”的娱乐节目开始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欢迎和追捧,现在的电视荧屏之上,“平民化”、“草根化”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地位举足轻重。

电视节目的平民娱乐化不仅仅指节目的趣味性和接近性加强,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受众的范围,增加了受众的数量。电视节目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只有明星才能参与,变成了普通大众也能够真正参与和享受的节目。这种无门槛的参与提高了节目的吸引力和优势。

受众在参与节目的过程中成为了节目的组成部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坐在电视机前被动地接受信息,参与使受众产生了对节目的归属感和被尊重的感觉,故能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话题与节目进行互动。

(三)娱乐至死

相亲类节目,就是把我们的爱情、婚姻都通过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节目将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搬上舞台,经过精心包装,看似是生动地反应了生活,最终目的却是收视率。例如提及多次的女嘉宾马诺,在节目饱受争议,风头出尽,在离开节目后走上演艺道路,名利双收。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想通过“搏出位”来进入演艺圈的女嘉宾并不少。这样的相亲类节目,其实质就是一出精心编排和表演的“情景剧”,那么从中得到的爱情,又能有多少真实性呢?[1]

三、结语

大众媒介具有传承社会文化遗产的功能,所以更需要正确地引导舆论和主流价值观,传播健康、积极、有益的信息。通过受众的监督和广电总局的约束、规范,相亲类节目在生存和竞争中不断地发展、完善,至于这一轮电视交友热潮能持续多久,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黄瑾瑜.电视交友节目引争议[M].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4):16.

作者简介:

刘永佳(1992-),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传播学专业,研究方向:媒介经营与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娱乐化剩女
我国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突破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娱乐化倾向
网络媒体下的体育新闻娱乐化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反腐报道娱乐化之忧
中国“剩女”一点也不“剩”
“剩女”感到多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