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高村红土剖面的粒度与磁化率特征研究
2015-09-28刘莉红
刘莉红,叶 玮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321004)
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着第四纪红土,而且其成因类型多样[1]。该类红土与北方黄土不同,通常呈酸性,pH值在4.5~6.3 之间,没有碳酸盐反映,地表过程主要为脱硅富铝化作用,堆积后经历长期的化学风化作用[2-7]。
金衢盆地地处中亚热带,是浙江省内最大的盆地,盆地广泛沉积白垩系红色砂岩,也是加积型红土发育盆地之一。前人曾经对金衢盆地加积型红土的粒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过相关研究[8],但成果相对较少,特别是红土磁学特征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因此,笔者以高村加积型红土为对象,研究其粒度组成、剖面磁化率特征及总碳(TOC)含量变化等相关指标,以期为深入解读加积型红土的形成环境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金华高村红土剖面概述
金衢盆地是浙江省内最大的盆地,斜贯浙江中部,走向近东西,长170 km,南北宽10~20 km,面积约3 600 km2,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盆地广泛沉积白垩系红色砂岩[9-10]。四季分明,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之分,光、热、水条件优越,有着“浙江聚宝盆”之美誉。年平均气温17.3~18.2℃;年降水量1 109.0~1 305.2 mm,6月初进入梅雨季节,连续降雨时间比较长;年日照时数1 528.8~1 808.9 h,盆地小气候多样[11]。
所研究的红土剖面位于金华市婺城区高村(以下简称GC),地理坐标为29°08′30.3″N,119°38′7.87″E,海拔高度为77.3 m。采样剖面出露厚度3.6 m,未见底。自上而下可分为表土层、均质红土、均质-网纹过渡层、网纹红土层。(1)表土层(0~20 cm):表土为典型的红壤,结构疏松,有植物生长,多植物根系和孔洞。(2)均值红土层(20~150 cm):均质红土比较厚。(3)均质-网纹过渡层(150~200 cm):均质红土与网纹红土交界处铁锰结核。(4)网纹红土层(200~350 cm):网纹为红、白、黄色相间,以黄色为多,红色为基调;网纹层可以分为两部分,上部网纹层的质地比较细,网纹形态比较细小密集,而下部的网纹层的质地比较粗,网纹的形态比较大,进而还可把网纹层分为粗网纹层和细网纹层。网纹红土之下为风化砾石层,由于风化作用的影响,二者之间界限模糊。风化砾石层中的砾石磨圆度较好,大小混杂,部分砂岩、粉砂岩类的砾石已经风化,仅保留外形。砾石层也呈现出明显的网纹化的特征。
1.2 样品采集及试验仪器
研究自下而上总共采集34个样品,前30个样品为间隔10 cm 采样,后4个样品是间隔15 cm 采样。主要试验仪器有Mastersizer 2000 型激光粒度仪(英国MALVERN 仪器公司)、MS2 型磁化率仪(英国Bartington 仪器公司)、Liqui‖TOC 总有机碳分析仪(德国Elementar 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粒度分析 将所采集到的样品在室内自然风干,剔除杂物。称取0.2 g 左右于烧杯中,加入10 mL H2O2(H2O︰H2O2=2︰1)浸泡12 h,去除样品中的有机质。然后在电热板上加热,去除残余H2O2。冷却后,在烧杯中加满去离子水,静置24 h,再抽去上部的清液,加入10 mL NaOH 溶液(0.5 mol/L)作分散剂,用超声清洗器振荡约15 min,使样品充分分散,最后上机测试。
1.3.2 磁化率测量 取一定量烘干样品,碾碎成粉末,称取5 g,装入聚氯乙稀样品盒内,在磁化率仪中测试样品的低频和高频磁化率值,并计算百分频率磁化率Xfd(%)=(Xlf-Xhf)/Xlf×100。
1.3.3 总碳(TOC)含量 将烘干至恒重的土壤样品置于陶瓷研钵中研磨至粉末状,用分析天平精确称取适量土壤样品放在特定的样品测定盒中,用TOC 仪测定土壤样品的TOC 含量。
所有试验分析项目均于2013年在浙江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实验室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村红土剖面的粒度特点
2.1.1 粒度组成 GC 红土剖面的粒级组成特征如下:(1)砂(>63 μm)的含量为0~11.56%,平均6.03%;粉砂(4~63 μm)含量为56.55%~67.77%,平均63.85%,从粗粉砂(10~63 μm)和细粉砂(4~10 μm)含量的比较来看,粗粉砂含量平均值(39.10%)明显高于细粉砂(24.75%);黏粒(<4 μm)含量为27.35%~43.45%,平均30.12%;(2)从粘土-粉砂-砂含量构成的粒度组成三角图来看(图1),不同深度样品的粘土-粉砂-砂含量略有不同,粉砂(4~63 μm)所占的百分数明显高于砂和粘土,说明整体粒径组成相对较细,属于黏土质粉砂。
图1 高村红土剖面土壤样品粒度组成三角图
2.1.2 频率曲线特征 粒度频率曲线一般用于表示沉积物粒度特征、各粒级的相对含量和粒度参数,可反映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有学者研究认为粒度的频率分布曲线具有很好的物源示踪意义[12]。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单峰分布和双峰分布。单峰频率曲线一般出现在只有单一碎屑物质来源,并且经过较长距离搬运的沉积物中;而多峰及过渡型的粒度分布则由2个或更多粒度“终极成分分布型”叠加而成[13]。GC 的剖面频率分布曲线呈明显多峰分布,说明该地红土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大的峰值出现在6φ 和8φ 处,在4φ 处出现较小的峰值。
2.1.3 粒度组分对比 从GC 红土剖面的粒度组分对比中可以看出,粉砂和黏粒是组成该剖面的主要物质。由表1 可知,大于50 μm 的组分含量处于3.40%~16.41%之间,平均9.072%;10~50 μm 组分含量处于24.77%~39.82%之间,平均36.06%;5~10 μm 组分含量处于15.21%~21.78%之间,平均17.57%;<5 μm 的组分含量处于34.07%~53.18%之间,平均37.30%。在黄土研究中,10~50 μm 粒级组分被认为是风尘的“基本粒组”。GC 红土剖面10~50 μm 组分含量平均36.06%,<5 μm 组分含量最高,平均为37.30%。10 μm以下细粒粉尘的主要搬运方式是通过高空长距离悬浮。这与杨立辉等[14]人提出的第四纪加积红土组份相似,原因可能是西风气流的搬运是远源粉尘的主要动力,或者南方的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使粉尘沉积后经历了强烈的风化成壤作用。
通过对采样地点的观察发现,与上部比较,GC 红土剖面下部及其附近地面露出大量的风化砾石层,而且砾石的磨圆度较好,大小砾石混杂,由此可以推测剖面的下部是河流沉积相。GC 红土剖面的这一结论与Hu X F 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红土剖面呈现出AB 型相似的二元结构。A 型表现出明显的风成作用,B 型表现出明显的水成作用。AB 混合型主要分布于A 型与B 型之间,大约在28°~29°N,根据粒径可明显把AB 混合型分为两部分。上部与A 型或下蜀黄土相近,砂粒含量较低,粗粉砂相对富集,GC 红土剖面从粉砂粒级段内比较来看,粗粉砂含量平均值(39.10%)明显的高于细粉砂(24.75%)。下部与B 型相似,有砾石出现,粗粉砂含量低,与GC 红土剖面下部有风化砾石出现相符。
表1 不同深度GC 红土剖面的各种粒度组分比例(%)
2.2 磁化率分析
磁化率是衡量物质被磁化难易程度的一种度量,可作为土壤形成和发育程度的指标。磁化率曲线的波动变化反映环境的冷暖干湿变化,对环境的指示意义重大,因此是重要的气候代用指标[16]。如图2 所示,GC红土剖面的质量磁化率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小。从34个样品的磁化率测试结果来看,其质量磁化率变化范围在7.77×10-8~44.21×10-8m3/kg 之间,百分频率磁化率值(Xfd)在220 cm 出现最大峰值。
土壤中的细颗粒组分与成壤强度有关,一般黏粒的含量越高,表示的成土作用越强。当磁化率数值增大时,土壤发育程度强,其中的超顺磁性颗粒含量较多,成壤期气候较暖和,微生物作用强烈。反之,则表明当时环境寒冷,样品中超顺磁性颗粒的含量较少,磁化率值降低[17]。从图2 中可以看出,百分频率磁化率经过多次的波动变化,说明这个剖面沉积期间经历了数次气候波动。
图2 GC 红土剖面不同深度土壤的磁化率和TOC 变化
2.3 TOC 分析
TOC 是指存在于土壤中所有含碳的物质,包括有机碳和无机碳两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是土壤质量与土壤持续能力的重要表征。总有机碳(TOC)是对剖面所在地周围环境生物综合生产力状况的直接体现。一般来说,高TOC 值对应暖期,低TOC 值对应冷期。例如:图2 所示GC 红土剖面土壤样品中TOC值总体不高,从地表向下,其值大致呈波动下降趋势。距地表0~60 cm 的样品中TOC 值最高,这与土壤表层腐殖质含量较高以及雨水淋溶作用有关。距地表180 cm 和345 cm 处波峰明显凸起,可能是此处有植物根系,而其余各层样品中TOC 值差别不大,比较稳定,从120~360 cm 向下大致呈波动下降趋势。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GC 红土剖面的粒度曲线具有多峰特征,体现了其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6 φ 和8 φ 处,在4 φ 处出现较小的峰值;其上部粒度组分与加积型红土相似系风成成因,剖面下部出现风化砾石,粗粉砂含量低,有明显的水成作用,是由冲积、洪积发展而成,剖面整体呈现二元结构,与前人的研究一致;从剖面的磁化率曲线可以看出,其形成环境经历了数次的冷暖交替,指示了古环境变化;土壤样品中TOC 值总体不高,从地表向下,其值大致呈波动下降趋势。由于剖面样品的磁学特征仅仅测量了磁化率,其他磁学参数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分析。
[1]刘东生.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胡雪峰,朱 煜,沈铭能.南方网纹红土多元成因的粒度证据[J].科学通报,2005,50(9):918-925.
[3]胡雪峰,沈铭能,方圣琼.皖南网纹红土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4,24(2):160-166.
[4]朱照宇,郑洪汉,张国梅,等.华南热带红土期及风化矿物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1,11(1):18-27.
[5]朱照宇,王俊达,黄宝林,等.红土·黄土·全球变化[J].第四纪研究,1995,15(3):267-275.
[6]李庆透.中国红壤[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7]席承藩.关于中国红色风化壳的几个问题[J].中国第四纪研究,1965,4(2):42-54.
[8]朱丽东.中亚热带加积型红土及其所记录的第四纪环境变化探讨[D].兰州:兰州大学,2007.
[9]李建武,叶 玮,朱丽东,等.金衢盆地红土地球化学特征[J].土壤通报,2010,41(1):34-37.
[10]朱丽东,叶 玮,周尚哲,等.金衢盆地第四纪红土沉积粒度组成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4):111-116.
[11]胡雪峰,程天凡,巫和听.南方网纹红土内是否可能存在多个“沉积—成土”过程的旋回[J].科学通报,2003,48(9):969-975.
[12]刘良梧,茅昂江,胡雪峰.磁化率—沉积、成土作用环境的指示剂[J].土壤,2001,33(2):98-101.
[13]Syvistski J P M.Factor analysis of size frequency distributions:significance of factor solutions based on simulation experiment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1.
[14]杨立辉,叶 玮,朱丽东,等.第四纪加积型红土与黄土的风成相似性探讨[J].干旱区地理,2008,31(3):341-347.
[15]Hu X F,Wei J,Du Y,etal.Regionaldistribution of theQuaternary Red Clay with aeolian dust characteristics in subtropical China and its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s[J].Geoderma,2010,159:317-334.
[16]Hu X F,Wei J,Xu L F,etal.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 Quaternary Red Clay in subtropical China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J].Palaeogeography,2009,279:216-232.
[17]蔡方平,胡雪峰,杜 艳,等.安徽郎溪黄棕色土-红土二元结构土壤剖面的成因与长江流域第四纪晚期古气候演变[J].土壤学报,2012,49(2):2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