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聋哑学生的解题能力

2015-09-27卓梅霞

甘肃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聋哑学生解题能力数学教学

卓梅霞

【关键词】 数学教学;聋哑学生;解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106—01

聋哑学生由于受听觉的限制,导致语言障碍。虽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接近空白,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发达。本文针对聋哑学生的这一特点,提出了几点策略,以帮助聋哑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课堂教学环节趣味化

课堂教学环节趣味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谜语、游戏等趣味活动,从而减少聋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 以激发聋哑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妈妈买了20块糖,小明吃了9块,还剩多少块?”;“有8只小狗,又跑来了3只,现在有几只?”时,学生通过表演或演示会很容易理解“还剩”、“现在”的确切意思,从而确立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而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二、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他们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 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聋校数学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和聋哑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由此喜欢上数学。

例如,在教学“有3个笼子,每个笼子里放4只鸽子,一共有多少只鸽子?”时,可以用玻璃球代替鸽子,用盒子代替鸟笼,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一般聋哑学生不懂每个的含义,看到问题后面的“一共”认为应该是用加法,只是片面地理解题目的意思。教师让学生把3个盒子里各放4个球,之后观察这3个盒子的数量,得出3个盒子里放的玻璃球是一样多。这样就可以告诉学生每个盒子里是4个玻璃球,也就是3个盒子里任意一个盒子里面都有4个玻璃球,要求这3个盒子里总共有多少个球,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为什么用乘法而不是用加法解题。

三、课堂教学方式开放化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方式开放能充分调动聋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利用开放式教学策略实施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 在教学“小数加法的应用题”时,教师带领聋哑学生去超市购物,每人买几样, 尽量买几元几角的物品,要求每个学生保管好购物的电脑小票。课堂上通过投影仪显示放大的电脑小票,看这里的钱都用什么作单位,怎么表示的,应付金额是怎样得来的。由于这一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实践,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教学难点很快被突破。

四、课堂教学手段动画化

聋哑学生因听力有限,身心发展也必然带有特殊性。对于全聋哑学生,可以以目代耳。利用多媒体就可以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它提供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可以使聋哑学生在获得对象的较全面的信息的同时,实现感官功能优势互补,把生理缺陷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例如,在学习应用题“树上原来有5只鸟,飞走了3只,树上还有几只鸟?”时,学生由于口头语言的缺乏,书面语言学习的滞后,单纯看题无法理解。教学中,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具体,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较快地理解题意。

五、课堂教学思想主体化

课堂教学思想主体化,是指让聋哑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聋哑学生对事物、对问题的理解认识肤浅,常常带有局限性,但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强。因此,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可以做游戏、组织竞赛等等。

例如,在教学:“蔬菜批发站运来124筐萝卜,上午卖出45筐,下午卖出60筐,一共卖出多少筐?”在实际教学中确实碰到学生看到“一共”就草率地将几个数一起加起来,但当创设一定的情境,表演一下卖蔬菜的过程后,就会发现“124”这个数根本用不到,只是题目叙述时的背景说明。

总之,只有掌握聋哑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才可以开展好特殊教育工作,将聋哑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残而不废的有用人才。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聋哑学生解题能力数学教学
谈聋哑学生手工制作的教学
“学生错误”之我见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
初中数学“圆”教学浅析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