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2例住院死亡患者回顾性分析
2015-09-26徐长妍
潘 峰,牛 丰,赵 佳,徐长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与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影响因素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否会对住院患者死因起到一定的影响,为了解住院患者死因的变化规律,笔者对某院2004-2013年住院死亡患者病死率及死因等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从某院病案首页录入系统,检索2004-2013年住院患者703644例,分做新医改前后两个5年阶段对比,其中2004-2008年住院患者218559例,新医改后2009-2013年住院患者485085例,同时期住院死亡患者分别为4518例和6894例。死因分类按主要诊断进行统计。主要诊断按ICD-10编码。
2 结果
2.1 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及顺位
某院2004-2013年住院患者病死率为1.62%,新医改前后5年病死率分别为2.07%和1.42%。由表1可见,“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与“呼吸系统疾病”是10年间住院患者死亡的三大主要死因,2004-2008年占全部住院死亡患者的62.10%,2009-2013年占全部住院死亡患者的62.35%。前后两个5年间比较,“消化系统疾病”、“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患者构成比均降低,其中以“消化系统疾病”死亡患者构成比下降尤为显著,前后5年比较构成比下降了3.31%,其次为“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及“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前后5年比较构成比分别下降了1.55%和1.39%。前后两个5年比较,“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肿瘤”、“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及“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他处者”的死亡患者构成比均升高,其中以“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的患者死亡构成比上升尤为显著,前后5年比较构成比上升了5.37%,由5年前的第8位死因上升至5年后的第4位;其次为 “肿瘤”的患者,前后5年比较构成比上升了1.66%,前后5年死因顺位均为第2位;“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患者,前后5年比较构成比上升了0.65%,由5年前死因顺位的第11位上升至5年后的第10位。
2.2 住院死亡患者性别构成及病死率由表2可见,前后5年间比较,男性和女性住院患者病死率均下降;男性住院患者病死率前后5年均高于女性住院患者;男女住院患者前后5年病死率比由2004-2008年的1.31∶1增长到2009-2013年的1.52∶1。
2.3 住院死亡患者年龄构成
由表3可见,前后5年比较,0-28天、29天-1岁、1-14岁及80岁以上住院患者死亡构成比均升高,其中,0-28天住院死亡患者构成比升高最为明显,前后5年构成比上升5.9%;其次为80岁以上及29天-1岁住院死亡患者,前后5年构成比分别上升为3.82%及1.17%。其余年龄组的住院死亡患者构成比均下降。
2.4 医保与自费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死率比较
由表4可见,前后5年比较,新医改后5年住院患者人数增加122%,死亡率下降0.65%。医保住院患者构成比明显上升,且医保患者病死率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自费患者病死率的下降幅度,经卡方检验χ2=91.117,P<0.0001,医保患者和自费患者的病死率存在差异。
表1 2004-2013年11412例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及顺位
表2 2004-2013年住院患者性别构成及病死率
表3 2004-2013年11412例住院死亡患者年龄构成
3 讨论
根据以上分析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4-2008年某院住院患者病死率为2.07%,2009-2013年病死率为1.42%,对比前后5年,住院患者病死率降低0.65%。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构成比下降明显,这与近年来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注重及该院不断提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硬件设备是分不开的。但“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与“呼吸系统疾病”依然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因素,这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1-2]。它们集中体现在脑出血、脑梗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肺癌、肝癌、胃癌、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尤其是肿瘤患者死亡构成比上升了1.66%,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四十岁以后定期体检,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尤为重要。
表4 2004-2013年医保与自费住院患者病死率
某院住院死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009-2013年男女患者死亡构成比之比为1.52∶1,与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3]及姚科等人[4-6]的研究结果相符。这与男性公民的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心理压力、社会压力较女性大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较大关系。男性公民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加大力度宣传吸烟和嗜酒的危害,减少其诱发疾病的几率,提高高危职业的安全保障,有利于降低男性的病死率。
本文统计住院死亡患者年龄构成中,0-28天患者前后5年死亡构成比上升5.9%。2009-2013年该院新生儿住院患者19275人,死亡686人,病死率为3.56%,明显高于全院同时期病死率1.42%。死亡主要疾病为低出生体重儿或早产儿、新生儿先天异常、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这些疾病是造成“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和“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的死因构成逐渐增高的主要原因。产前检查能够有效减少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7],因此应大力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和遗传病筛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孕前及孕早期出生缺陷干预,减少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以降低先天性异常的发生率[8]。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强化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责任心,特别对高危孕妇,要实行专案管理,以降低各种原因造成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发生[9]。在全省建立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对于没有抢救能力的医院要通过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及时快速地将患儿转到上级医院抢救,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发生。
目前,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剧,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热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立老年病康复机构,开展老年病人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加强老年病专科的建设,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的老年病医疗队伍,才能有效降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10年间医保患者病死率为1.43%,而自费患者病死率为1.99%,医保患者病死率远低于自费患者病死率。2009年开始的新医改要求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我国包括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内的参保患者覆盖率达90%以上[10],目的在于实现医药费用的合理分担。2009-2013年某院医保住院患者393 020人,占总住院患者的81.02%,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应继续扩大医保的覆盖率,提升医保患者报销比例,加强医生对患者用药的监控,严禁不合理应用乙类、丙类药物,在尽可能减少患者承担住院治疗费用的同时,更好的让患者得到及时的医治,降低患者病死率。
总之,重点防治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提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水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增大医保覆盖率、减少患者自费金额,对于减少住院患者病死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加强新生儿科与老年病科的学科建设也应是今后医院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1]柳伟伟,孟丽华,王 磊,等.325例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6,23(2):167.
[2]刘玲希.住院死亡病例1716例疾病构成的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874.
[3]陈 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15.
[4]姚 科.我院2005-2010年住院病人死因统计分析[J].西南军医,2012,14(2):237.
[5]钟玉霖,陈楚玉,杨业春.2003年-2011年某院住院病人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3,(4):36.
[6]朱灵颖,朱娅娅,罗丽莎.台州某三甲医院2007-2011年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1):154.
[7]刘衍华,王 萍,卢占凯.妊娠期产前检查与妊娠结局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6).
[8]方 明.武进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J].江苏卫生保健,2009,1l(3):41.
[9]张晓茹.367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2011,06(5):610.
[10]沈春瑾,张丽梅,岳晓云等.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