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上异乡的茶

2015-09-26刘亚华

饮食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亚华吹气花生米

◎刘亚华

爱上异乡的茶

◎刘亚华

那年和老公刚刚谈婚论嫁,他带我去远隔几百里外的婆婆家。那一幕让我至今难忘:我看见很多人围着一个桌子,手捧一个大碗,对着碗口使劲地吹气,然后在热气腾腾的碗里深吸一口,喝得酣畅淋漓,好似面对的是一碗上好的佳酿,那神情,简直享受极了。桌子上,摆着一坛萝卜条,吃时要蘸红红的剁辣椒,咬一口,酸辣爽口。还有些油炸的小吃,都是自家做的。一堆人围着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好不快乐。

那是我第一次喝这么古怪的茶,碗里放着绿豆、芝麻、花生米、生姜和茶叶,经滚烫的热水冲泡后,炒熟的各种食材泛着阵阵香气,白的芝麻,绿的绿豆,红的花生米相映成趣,格外好看。但它们都沉在碗底,要使劲地对着碗口吹气,芝麻、绿豆、花生米才会争先恐后地浮上来,这时赶紧用力吸上一口,那些美味,便陆陆续续奔向嘴里了。细细嚼着,慢慢品着,满口生香,再吃几根辣萝卜,边喝茶边聊东家长,西家短,那确实是一段幸福快乐的团聚时光。

喝这样的茶,也需要一些技巧。会喝的人,会在反复的一吹一吸之间,将碗里的绿豆,芝麻这类吃得一粒不剩;不会喝的,只喝到茶水,却喝不到花生芝麻,最后还得用筷子或勺子消灭残局。刚结婚时,我属于后者,跟女眷一起喝茶,她们都会笑我这个外乡的媳妇,连喝茶都不会。因为喝茶,我也常常被老公讥笑:“嫁给我了,得从喝茶学起。”

仔细想来,喝茶并不难,也许是我心里还是有些抗拒,觉得他们这种喝茶的方法很不文雅,有碍观瞻。不像我们家乡人,端一杯上好的清明茶,杯子是陶制的,精巧可爱,或者沏一壶龙井,晒着太阳,慢慢品。他们用碗喝茶,似有些豪放之气,多半的人还大有“三碗不过瘾”的气势。大声地笑,大声地谈论,仿佛一切快乐,就在这喝茶之中了。我真的无法理解。

他们也有些语言我是听不惯的,譬如,把脖子说成“颈伉”,把“骨头”说成“规头”,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买卖两字根本不分,听了半天,你也不知道他们是需要买东西还是卖东西。我抗拒着这里的一切,越来越思念家乡。

孩子出生后,我的心才渐渐地安定下来,闲睱时,也泡上一碗茶,试着将碗里的芝麻、花生吸上来。晚上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婆婆就会捧出一摞碗,在碗里搁上花生、芝麻、绿豆、茶叶,倒上开水,一人捧一个碗,边看电视,边聊天,边慢慢喝。日子久了,也觉得他们这种喝茶的方式是极其可爱的。我渐渐地习惯喝这种茶了,也渐渐地喝出了婚姻的真谛:嫁一个人,是嫁给他的家庭,嫁给他家人的习惯,既然选择了他,就要学着接纳他们。现在的我,操着一口流利的本地土话,端一个大碗,不用一筷一勺,吹吸之间,也能出神入化般,将碗里的芝麻扫得一粒不剩了。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是故乡。”就那样爱上异乡爱上茶,且过且珍惜吧。

猜你喜欢

亚华吹气花生米
愤怒情绪对延迟折扣的影响:确定感和控制感的中介作用*
四粒花生米
吹气龙
乌云
花生米翻跟头
为什么说大话叫吹牛?
炸花生米省油又香脆的小妙招儿
你摊上事了,租个“婆婆”回家过年
租“婆婆”惹麻烦,意外突发官司缠身
你摊上事了,租个“婆婆”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