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建设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

2015-09-25纪港盛

就业与保障 2015年8期
关键词:自贸区

纪港盛

摘要:伴随着自贸区的建设,大量境外汽车涌入中国市场,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自贸区汽车进口现状和我国当前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状况的分析,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建议由政府牵线搭桥,校企合作,共同来加强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自贸区;进口汽车;维修人才

培养

自从2013年9月我国首个自贸区在上海成立后,全国掀起了一股自贸区热,2014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时,对已有的上海自贸区进行扩区。自贸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贸区的流程改革,加速了汽车整车进口的通关速度,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汽车平行进口,凭借自贸区的改革春风也实现了正规化。

一、自贸区汽车进口的现状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福州江阴港整车进口的状况。江阴港区自获批整车进口以来,大力引进国际知名汽车品牌运营商、汽车进口代理商、授权品牌经销商,并为其量身打造整车物流方案。截至2014年年底,已吸引40多家整车进口企业入驻福州保税区内。国检福州保税港区办事处不断优化检验流程,目前江阴口岸整车进口通关通检效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每辆外贸进口整车的平均检测时间由原来15分钟缩短到8分钟,车辆从拆箱到交给货主只需5~7天。2014年江阴港区整车进口量达9500辆,同比增长122%,其中外贸整车进口2300辆,同比增长5.35倍。江阴港区外贸整车进口量目前在全国新批的整车进口口岸中排名第一。2015年1~5月,福建检验检疫局福州保税港区办事处共检验放行进口汽车1974辆、货值719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7倍、2.12倍。

在整车进口中,平行进口汽车是自贸区建设的一大亮点。接下来我们以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为例来看看汽车平行进口状况。从理论上来说,平行进口汽车由于避开了各经销商,如大区经销商、4S店等中间商,消费者可以直接向平行进口汽车经销商购买,省去了大量中间环节且定价不受约束,因此在价格上相对具有一定的优势。

与4S店相比,因车型、配置等带来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越高的车,平行进口能够实现的价差空间越大。平行进口汽车能实现10%~20%的价格优惠。

与授权渠道相比,平行进口汽车的优势在于价格和款型,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优质的售后服务保障。汽车作为大件消费品,售后服务的重要性不能仅仅体现在有无保险和“三包”,更多的还应是后期的维修费用。平行进口汽车由于售后服务、维修费用较4S店高,因此在价格上,优势就没那么明显。

为解决这些后顾之忧,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试点进行大量的尝试。除了建立展示交易中心和平行进口汽车公共服务平台,将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多品牌维修等功能集于一体;建立平行进口汽车售后服务网络和大型综合售后中心,通过加盟、授权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家平行进口汽车维修网点,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进口汽车售后服务基地。

自贸区的优势,便于世界先进车型进入园区,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了国内的品牌和车型,同时自贸区对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管理等专业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通过上海自贸区在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思路和做法,我们可以看出唯有做好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才能把平行进口车的优势进一步体现出来。因此提高现有汽车维修人才队伍的总体水平,培养出与国际接轨满足市场的汽车维修人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当前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状况分析

在我国汽车维修企业中,从事一线作业的维修人员主要包括机电维修工、钣金喷漆工、技术总监、车间主任等。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汽修行业存在200万的人才缺口,其人才缺口还在不断扩大。目前,汽车行业有超过50%的企业表示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用工荒”。而且我国汽车维修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偏低,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相关报告指出:在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中,以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为样本比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及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分别为30.4%、43.1%、26.5%,而发达国家分别为15%、50%、35%。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

(2)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8.5%、51.5%、10%,而发达国家分别为20%、20%、40%。

(3)企业内部培训不足。由于国内汽车维修企业在人才培训上投入不足,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大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经过系统技术培训的人员比例偏低。当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维修人才缺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跨越发展,培养出适应自贸区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汽车维修人才,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二)政府牵线搭桥,校企合作,

共同培养人才

自贸区的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才。在人才市场化的今天,如何培养符合产业导向、企业需求的人才是值得各方思考的问题。对此,我们建议:学校可以更多地与走在市场前沿的企业合作,定向招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培养特定专业人才,与企业一同解决汽车维修领域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而作为企业,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从招生开始一直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同时可以借助学校的优势,尝试设立企业培训学校,设立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项目,从而解决企业内部人员专项技能学习的问题。

要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除了学校、企业两方面共同努力外,政府的发改、人社部门牵线搭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方面,我们借鉴新加坡的政、企、校合作培养专项人才的做法。面对经济所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新加坡形成了一个由政府引导沟通,企业为主体,成立多方合作的项目来培养市场紧缺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学校、企业建立各自的实习基地,取长补短,灵活培养学生和员工。比如学生通过某一专项技能考试,就可以先去相应岗位参加顶岗实习,这种“学好,马上就实践”的方法。充分发挥在企业建立专业生产实习基地的优势,弥补校内实训设备短缺和更新不够快的问题。

在校内建立实习基地不仅有利于在校生的专业学习,而且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就汽车的新工艺、新技术进行专项培训,解决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

(三)走出去,请进来,优化师资

队伍结构

以前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更应该是自来水。当代的老师们要有自己的管道,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走出去——专业教师到自贸区汽车企业下厂实践。目前,很多学校的汽车类的师资队伍结构相对单一,主要是高等院校汽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于自贸区新品牌、新车型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缺少了解,缺乏实践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把现有的汽修老师送到自贸区企业去锻炼,进行生产实习。同时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和专业发展的方向专门进行某一方向的实践。从而丰富了老师们的实践经验,也开阔他们的视野,为培养自贸区汽车企业所需的汽车维修技能型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其次,请进来——从汽车企业中选拔工作多年的技术技能人才到学校任职或兼职。主要让他们承担实践方面的教学或定期开展一些专业性的讲座。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水平,引进或聘请这些企业的技能型人才,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四)紧贴实际,增强服务意识,

进行课程改革。

2014年前三季度,福建检验检疫局福州保税港区办事处累计受理报检进口汽车1419辆,原产于日本的汽车1081辆,占全部进口汽车的76.18%;此外,福州江阴港进口汽车品牌还实现多样化。这些车原产于日本、美国、英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日系、美系车占据了极大的市场,相关汽车企业对于能看懂日语、英语的维修技术资料的人才需求尤其迫切。因此应在以后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有所改变,增设相应课程。

从根本上讲,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近年来,汽车维修专业发展迅速,已从以前的以维修为主慢慢发生变化,越来越重视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汽车维修已是服务行业了。适应自贸区的发展要求,学校并不能只局限于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应该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岗位意识、知识检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

要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离不开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和企业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学校要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最大限度地使人才培养计划得到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自贸区
港口企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跨境融资途径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建立中加双边自贸区的前瞻性分析
福州平潭自贸区法律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融资与税收视角下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自贸区制度创新及发展趋势
自贸区视角下高职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