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下初中语文教科书对残疾人关注的研究
2015-09-25张瑾
张瑾
引言
有研究表明,健全人对残疾人持显著的负性内隐认知评价,但阅读残疾人正性行为描述性材料可减弱该效应。因此,基于文本阅读的间接接触可改善公众对残疾人的负性内隐认知偏见。[1]
语文教科书中的文学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从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每一个作品给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联想,给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心理体验。通过联想和心理感受等方面的联系,形成对相似事物的固定思维。
在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残疾人形象的作品正是健全学生与残疾人接触的一次体验。那么作品中的残疾人形象和描述势必影响健全人对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的认知。如果拿捏的不够妥帖,自然就会造成思维偏见。作品中过分的赞许性评价或者过于不堪的残疾人形象的展现都会难以真实表达当下社会残疾人群体的现实生活状况,却很容易使学生对残疾人有偏面的了解。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接班人,一旦对残疾人认知出现偏差,势必不利于社会的大融合,不利于残疾人群体得到社会公平、公正的待遇。
一、我国当下初中语文教科书对残疾人关注的研究
(一)残疾人形象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呈现
以初中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残疾人关注度的研究。6册教材,共有174位作者(包括所有课后习题篇目中出现的作者),其中有3位是残疾人,占1.724%,分别是出现在:
1.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现在第7册上册的第7课《短文两篇》课后习题与第8册上册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人物简介:伟大的前苏联作家,坚强的无产阶级作家。因为家境贫困,11岁起就开始当童工,15岁就上了战场,在16岁的时候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导致23岁就双目失明,25岁的时候身体也瘫痪了。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30年代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2.海伦·凯勒,出现在第8册的下册的第五课《再塑生命》中。人物简介:因在十九个月的时候得了猩红热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但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和自身的自强不息下,掌握了多国语言,成为了一名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的伟大的作家。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等。她同时还是一名教育家、慈善家,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3.司马迁,出现在第9册上册的第21课《陈涉世家》中。人物简介:中国西汉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与思想家。因为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到了宫刑。但仍旧发奋图强,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从教科书中提到的各类角色的角度出发,6册书中共统计到的各类角色875个(包括所有课后习题篇目中出现的角色和非人物角色),残疾人角色4名,占0.475%,分别是:
1.《塞翁失马》中善术者之子,出现在第7册上册第30课《寓言四则》中。人物简介: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2.贝多芬,出现在第7册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和第九册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人物简介:他是一位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受家庭的拖累一直到三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乐。从1976年开始,贝多芬听觉已经开始逐渐衰弱,但凭借自己的毅力,他战胜个人的痛苦和绝望,成功创作出《英雄交响乐》。
3.保尔·柯察金,出现在第8册上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人物简介:他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是从工人子弟中成长出来的无产阶级战士;他是一位当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后,仍然不向命运低头的,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生命誓言的角斗士。
4.海伦·凯勒,出现在第5课第八册下《再塑生命》中。她既是课文中出现的一名残疾人角色也是一名残疾人作者。人物简介已经在上文中有过阐述。
根据以上数字的统计,我们发现带有“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理念”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收录的残疾人形象或者残疾人作者的数量所占课文比例极少。收录中的残疾角色类型都是以常见的肢体残疾、视、听觉残疾为主。
(二)作品主题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呈现
我们总是很容易被人物的最终评价所影响,教科书中经常出现的残疾人物常被我们用简单的成功或失败草草收场。殊不知探索作品主题的呈现方式才能真正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1.回归心灵,吟咏生命
教科书中生动刻画了海伦·凯勒童年时代的形象,看到了一名残疾儿童的纯洁心灵。那是一颗向往光明、快乐、自由的心;是一颗想活出自我,活出希望的心;是一颗不求怜悯清新脱俗的心。
这个从小就生活在黑暗里的孩子,和所有普通孩子一样纯真任性,只不过因为听不到和看不见使她多了一些愤怒和苦恼。如书中自述:“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这不正是无数正遭受自身缺陷折磨的残疾人的呐喊吗。庆幸的是海伦·凯勒的呐喊似乎感动了上帝,6岁那年终于迎来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沙莉文。读过《再塑生命》的人大多不会忘记唤醒海伦·凯勒灵魂的那次关于“WATER”的拼写:“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以后,海伦似乎抓住了开启智慧和情感的大门,学会了用新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妙的感受。这是对生命的歌颂。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啊,因为活着就有希望!
2.塑造人格,身残志坚
比起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贝多芬和司马迁其实都是在成人之后遭遇不幸才成为残疾人的。他们在残疾以前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作品的主旨与前者不同的是强调的应该是人在遭遇变故后的身残志坚的品质。
先来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保尔·柯察金。之所以将两者放在一起,因为保尔·柯察金不但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创作的主人公也是他本人的影子。他们都是无产阶级战士,是无产阶级作家。他们的残疾是在后天的恶劣的战争环境下造成的。没有受伤以前,他们自身的苦难生活练就了坚定、刚毅、顽强的性格。他们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他们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史学家司马迁也不例外。整理文献、编著史籍不仅是父亲的遗愿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志向,即使身受酷刑,也不忘初衷。
3.还原现实生活,展现个性气质
作品《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直抒胸臆与命运抗争的表现手法,将贝多芬还原于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里,着重对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的展现。它刻画已经耳聋的贝多芬与客人会面以及回忆自己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文中的大音乐家也渴望被人理解。“‘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作品尽显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当贝多芬在家无端被打扰,他会心烦意乱;当有人想拜访了解他,他会感动落泪;当提及残疾带来的病痛,他也会叹息软弱。
4.残疾人形象的出现只是一种教育工具
教科书中还有一个残疾人形象就是出现在第7册上册《塞翁失马》中的善术者之子。作品是借马亡入胡、将胡马归、子骑马折其髀和父子相保之间的祸福转化寓意人们遇到的好和坏的事情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才是作品最终要表达的主题,里面摔断腿的儿子只是起到一种教育工具的作用,没有不可替代性。
(三)语文教科书关注的残疾人地位
社会中每一位成员在这个社会体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习惯将这个称之为地位。[2]这个地位通常是由一个人的经济、政治、学术等等多方面综合而成。通常我们经常用一个人的职业和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一个人的社会地位。[3]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残疾人职业身份如下:
序号 姓名 性别 残疾类型 职业 社会评价
1 奥斯特洛夫斯基 男 肢体视力多重残疾 苏联伟大作家,无产阶级战士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
2 海伦·凯勒
女 视力听力多重残疾 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可以说用笔征服了世界。
3 司马迁 男 其他残疾 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4 善术者之子 男 肢体残疾 不详 无
5 贝多芬 男 听力残疾 音乐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6 保尔·柯察金 男 肢体视力多重残疾 作家,无产阶级战士 不向命运低头的角斗士
表格中可见除了在一篇寓言故事的古文中一笔带过的残疾人形象善术者之子职业状态不祥外,其余五位残疾人形象都是在作品中作为主人公形象出现,职业高尚,而且社会功能发挥已经超过健全人。在健全人中能获得如此社会地位的人恐怕也是寥寥无几。
二、教科书关注残疾人视角的问题分析
(一)教科书中的残疾人与社会残疾人现状的差距
通过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关注的残疾人形象的分析与当下社会残疾人现状的对比,我们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差距:
1.从教材关注的残疾人数量和比例来看:该套教材共有6册,共有174位作者(包括所有课后习题篇目中出现的作者),其中有3位是残疾人,占1.724%。从教科书中提到的各类角色角度出发,共统计到的各类角色875个(包括所有课后习题篇目中出现的角色和非人物角色),残疾人角色4名,占0.475%。但仅以1987年的残疾人调查为例,全国残疾人至少5164万人,占当年总人口数的4.9%,如今已是2015年,比例可想而知远高于这个数。可见教科书中对残疾人的关注比例远远低于社会现实状态下的残疾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例,其对残疾人的关注度是不够的,有待加强。
2.从教材关注的残疾人类型出发,教科书中出现的残疾人类型不多,以常见的肢体残疾、视、听觉残疾为主。社会当下残疾人种类却是多样化的,它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在教材中诸如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的几乎没有,现实生活中这类残疾的公众认知度也很低,真正有所了解的健全人群体也大多集中在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领域。
3.从教材关注残疾人的主题出发,教科书中残疾人实现理想的成功案例的多次叠加便会出现教科书编撰者未曾意料到的问题,它在客观上,暗示着某种逻辑和观念:“没有奋斗,没有成就,持续奋斗,终能成就。”其实奋斗和成就经常不成比例,只是教材特别突出个人“奋斗”,相比之下,影响成就的其他因素就显得微乎其微。[4]慢慢地,在大多数人看来,名人或是英雄就应该有奋斗史和奋斗后理所当然的成就。这种只要付出就有回报的刻板效应是值得我们斟酌。
同时一味的以仰视视角和崇敬心态看待这类残疾人,这与现实社会中大多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残疾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缺乏群众基础,没有代表性。虽然我们知道正面的对残疾人进行描述有利于减小健全人对残疾人负性内隐认知评价,但也不能忽略大部分残疾人生活的真实状况。
4.从教材关注的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与社会地位而言,教科书中出现的残疾人在社会残疾人群体中属于“高大上”的一类,可谓古有文学家,今有教育家、慈善家。但当下社会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占一半以上,小学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与大学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呈大幅度递减趋势,使得很难有较好职业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自然不够理想。
5.从教材关注的残疾人与社会成员的人际关系(如与健全人的接触状况)出发,教科书中关注的残疾人着重描写残疾人的个人努力奋斗经历,或者着重突出努力后的成就,却很少有呈现残疾人的社会生活一面,比如他们是如何保持与社会成员的沟通交流,如何参与社会生活?这与当下为融入社会而在困境中的大多平凡残疾人来说过于理想化。
(二)教科书对残疾人的包容性不足的社会因素
语文教科书中关注的残疾人角度缺乏对当下社会的残疾人的包容性的原因除了最为精选的教材自然不可能那么面面俱到之外,与大环境下社会对残疾人的排斥也是有所关联的。
我们虽然一直在倡导人文关怀,自然也少不了倡导对残疾人的关怀。但是真正融入观念、教育、职业的关怀却还是不容乐观。正如前文就有所提及的健全人对残疾人存在不同的错误的残疾人观,就已经在观念上开始对残疾人进行排斥。从观念排斥衍生开的教育、职业排斥更是屡见不鲜。很多残疾人无法步入正常学校就读。即使残疾人进入特殊高校,学到专业知识,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毕业之际又得面临来自职业排斥。类似的排斥内容很少在教科书中得到体现,但事实的残酷性每天都在上演。
(三)教科书受社会文化影响没有平视残疾人
教科书作为一本育人教材,需要有先进的观点,不能为了教化而教化,有时候教科书中为达到方便学生理解主旨的目的,涉及的残疾人角色常常只是边缘人物,会简单地随意弱化;如果是残疾人角色是主要人物,又会被无限制地加以赞美。这些都说明教科书受到传统的社会文化的一些影响,没有以平视的角度去看待残疾人。
三、对教科书关注残疾人视角的一些建议
(一)普遍性与差距性共存
教科书中残疾人虽然也经历了残疾带来的绝望与痛苦,但都努力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并且都因为自身的奋斗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种精神品质值得每位社会成员学习,但与当下绝大部分残疾人现状存在明显的差距。适当地增加关注残疾人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平凡残疾人形象更有利于推动社会融合。
(二)增加教材内容的包容性,力求做到客观平视的角度进行描述。
在教科书作品中常会给人这样的误解:比如在教科书常简单地把聋人想象成完全听不到也不会说话的人,事实有的聋人虽然听不清说不明却是会发声的;教科书中的盲人也常以什么也看不见的形象示人,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盲人是可以看见只是很模糊,所以他们的字会很大。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看似无关痛痒,实则会造成很多误解。
这些都是由于教材内容不够丰富客观所致,包容性不够,需要选取更多的生活化的残疾人作品,客观平视地展现残疾人形象。
(三)试着改变教科书建设的传统习惯,加强健全人与残疾人的互动性
既然语文教科书最为重要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那么是否可以在语文教科书中多增设语文实践活动环节,加强健全人与残疾人的互动性。要想转变健全人对普通残疾人的负面内隐态度,人际接触效也是一种好办法。研究表明参加过为残疾人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照顾过残疾老人的医学院学生,做过自闭症儿童跟踪调查的实习生都会比远离残疾人群体的健全人更为正面看待残疾人。那么拓展教科书内容,加强与残疾人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残疾人的认可度,有助于社会融合。
(四)提倡学生个性阅读,增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语文教科书中的作品需要学生的不同思想的碰撞。如果教科书中的作品一味地固定标准无疑具有排他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教科书中对残疾人的关注也可以是隐性、渗透的,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探索,也许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
结语
语文教科书对残疾人的关注不失为社会融合进程中的一个有力平台。所谓的社会融合就是希望社会对于每个成员都表现出平等、尊重、共享。那么我们除了呼吁和帮助残疾人群体努力适应社会的同时,自己则更需要在观念上包容他们,行动上走进他们,文化上碰撞他们,语文教科书不正是给予残疾人和健全人融入彼此精神生活的一场体验吗?
(本文系2014年浙江省高等学校访问学者专业发展项目“大陆和台湾语文教科书对残疾人群体关注的比较”[FX2014218]成果。)
注释:
[1]周艳艳,马婷,张锋.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内隐认知评价及其可塑性——基于文本阅读的间接接触的启动效应[J].应用心理学,2014,(4):347.
[2][3].奚从清.残疾人问题研究[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58.
[4]张计兰.我国当下小学语文教科书对残疾人关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25.
(张 瑾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