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想象的评价与指导
2015-09-25胡忠祥
在一节省级评优课上,一位教师上苏教版七(上)第六单元郭沫若先生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整个课堂设计精心而有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教师让学生任意选择诗歌中的一句话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优美的画面。一位男生便选择了诗歌中非常有意味的“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一句进行想象,他的回答富有诗情画意:“牛郎提着一盏红红的灯笼,牵着织女那芊芊玉手,自由自在地在美丽的街市上闲游,那美丽的织女害了羞,两朵绯红的云霞跃上了她白皙的脸庞。……”
课堂上,这样的回答似乎很“应景”——老师和同学都自发的给予高度评价(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是面露喜色,点头赞叹,学生则是笑着并且给予相当热烈的鼓掌)。抛开回答中所涉及的青春期少男少女们对于爱情“羞涩”内容等朦胧的认识,这位同学的回答却引发我们对于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拓展想象的深刻反思——很多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忽略了对学生拓展想象的评价与指导。
反思一:这样的想象真的好吗?
一般情况下,教师初次听到上述学生的想象,的确会有惊喜之意。的确,这位初中生充分调动了平时生活中的观察体验和阅读积累,对牛郎织女幸福的爱情生活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拓展想象,从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阅读期待等角度来看固然值得肯定,但是从课堂教学中的想象的特点看,课堂教学中的拓展想象属于有意想象中的再造想象,是根据他人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上述学生的想象内容:“牵着织女那芊芊的玉手”、“那美丽的织女害了羞,两朵绯红的云霞跃上了白皙的脸颊”等,突出表现了七年级学生对于夫妻间幸福生活的简单幻想。如果稍微引导学生去联系牛郎与织女的历史背景,两人的年龄、职业、身份等诸多因素,我们可能会发现这样的想象的确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的答案。因为再造想象,要求自始至终都要“想不离象”、“寓意于形”,“形意如一”。课堂上,“怎么想”看似只是学生个体的事,但是其实“怎么想”都不能脱离这里所依托的“象”。再造想象有着特殊的约定性。只有基于此基础上的想象才能称之为正确的想象。
其次,从阅读教学中实施拓展想象这一环节的目的来看,设计想象环节主要目的不是专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不是为了展示学生的想象才华从而为课堂增添精彩,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从这个出发点看,这位同学的想象不但没有提升班级同学对文本的理解,反而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误入歧途。如果联系诗歌作者郭沫若先生在诗歌中写牛郎织女这一故事传说的用意,就能发现:作者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不是为了表现两人爱情的甜蜜,而是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并没有因为时代的黑暗而放弃希望,他通过改写神话传说,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所以学生回答中的想象虽然看似美丽,但是却暴露出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偏差。其实,郭沫若先生在诗歌中所期望的不是牛郎织女两人爱情甜蜜,而是期望即使像他们一样命运悲苦的人们都能够过上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幸福生活;来启发我们更不应该对未来失去信心,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
反思二: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和引导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呢?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多元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并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同时也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由此,我们可以确立第四学段阅读教学中评价与指导学生想象的三条原则:
一是规范想象的要求:基于对生活的艺术再现和对文本的正确理解
如前所述,阅读教学中的想象属于再造想象,必须明确规范学生想象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基于对生活中真实的艺术再现,即符合生活常理和人之常情,不能脱离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不能违反生活的常识。同时,阅读教学中再造想象还不能脱离文本内容的规定性,必须根植于文本,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是明确想象的目的:基于对文本理解的丰富与深入
课程标准表明,阅读的目标是“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前提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尤其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主体性极强,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故而阅读教学中的拓展想象必须明确其实施的目的:指向于更加丰富和深入的文本理解。
三是指导想象的方法:基于学生想象的特点,导向想象的更高层次
再造想象是人们在进行文艺欣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活动,想象对于人们的创造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紧密联系,它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及活动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想象,可进一步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所以,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渗透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正确的想象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前提是扩大学生脑海中记忆表象的数量,充分储备相关的形象(即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想象的正确方法,如:⑴粘合。上述案例中,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既考虑到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时代与身份等因素,又能与当今日常生活中夫妇两人幸福生活的“闲游”的场景进行巧妙结合,就会产生非常巧妙的想象内容,也会加深对幸福、自由的深刻理解。⑵夸张。为了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可以进一步对诗歌中牛郎织女的幸福自由生活进行夸张,不把重点放在织女的“芊芊的玉手”“害羞后两朵绯红的云霞”等等,而是突出在“天上的街市”中“闲游”时的那份“凭虚御风”般的自在与轻盈。⑶典型化。在前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特定历史背景中的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男女代表“牛郎织女”的的进一步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对牛郎织女“闲游”时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进行生动描写,通过想象来表现人民对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4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0,(6).
[3](法)萨特著,杜小真译.想象[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1).
[4]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5]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0).
(胡忠祥 江苏省淮阴中学 2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