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经济类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5-09-24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李霄

办公室业务 2015年3期
关键词:全程化就业指导云南省

文/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李霄

云南省经济类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问题分析及对策

文/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李霄

目前,云南省经济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指导内容浅显、目标短期化、指导队伍非专业化等问题,而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建立健全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从系统性、针对性出发开展工作,是提高云南省经济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云南省;全程化就业指导;对策

全程化就业指导是指从大一开始分层次、分阶段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它涵盖大学生涯的全过程,内容体系主要包括职业规划指导、专业技能指导、择业技巧指导和创业意识指导。云南省经济类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本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考虑云南省经济类学生的个性特点、职业规划,行业特点、用人单位人才标准等诸多因素。本文就云南省经济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符合云南省经济类毕业生现实需求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对策。

一、就业指导问题分析

为了对云南省经济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对所在的学院08、09级100名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问卷调查,主要问题包括:

A:你对本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如何?

B:对于高校就业指导,你最希望获得什么?

C: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困惑时,一般会向谁请教?

D:你认为学院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调查结果分别如表1、2、3、4所示。

表1 你对本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如何?

表2 对于高校就业指导,你最希望获得什么?

表3 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困惑时,一般会向谁请教?

表4 你认为学院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由此可见,目前云南省经济类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就业指导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待专业化。担任就业指导的人员通常为学院辅导员,其具备的学科背景各不相同,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加之每天要处理大量繁重的学生事务,无暇专心研究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方法不能及时在工作中实践。此外,学校提供统一就业指导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每一位就业指导老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去指导学生,指导队伍有待专业化。

二是指导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学院采取讲座的形式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主要以说教为主,内容虽然广泛,但是实践性不强、缺乏深层的战略指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个性化指导工作不系统、不到位,很多学院只是简单的在大四阶段采用与同学一两次面对面谈话的作为个性化指导,没有专业理论的支撑,无法做到根据学生个人的性格能力特点来开展:个人探索——职业探索——能力素质准备——职业定位这一系列个性化指导过程。

图1 全程化就业流程图

二、全程化就业指导对策

(一)全程化就业指导的优势分析。传统的就业指导重结果,轻培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内容浅显,形式单一,指导教师缺乏专业化,因此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构建专业化队伍,从大一开始分层次、分阶段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充分考虑其性格特点、职业兴趣,职业定位,以此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

全程化就业指导存在以下优势:1.全程化就业指导是实现人职匹配论的有效途径。人职匹配论提出只有个人的职业要求与特性相匹配,才能确保其在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和投入性。全程化就业指导是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从入学开始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个人的职业兴趣,从而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别和发展方向。2.全程化就业指导有利于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全程化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择业指导、升学指导、创业指导六方面。系列课程建设成为全程化就业指导重要内容,课程管理归口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中心将对专业授课教师的培养和授课水平的督导负责。

(二)云南省经济类学生的就业特点。从近年的毕业生流向来看,毕业生中有60%左右的学生选择在省内就业,只有不到10%的同学选择到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在省内就业的学生中,有60%左右的毕业生的就业目标集中于省会城市,不愿意去偏远山区就业;从行业流向来看,学院毕业生就业行业相对集中,毕业生中有近50%的同学进入到银行工作,近20%同学选择到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工作,近15%的同学选择读研或出国深造,不到1%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有待朝多元化就业结构方向发展。

(三)云南省经济类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对策。1.全程化就业指导流程。全程化就业指导分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侧重点不同,一、二阶段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为重点,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三、四阶段以提供实战服务为重点,明确职业定位,帮助学生择业为核心。(见图1)

第一阶段(大一):通过新生专业教育,了解本专业学习内容、发展前景、就业方向。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择业观,探索工作世界,制定大学四年的目标,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

第二阶段(大二):重点为就业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教育、就业指导、个人人生规划三方面,不断改造、提升、完善自我,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就业能力。

第三阶段(大三):突出个性化指导,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通过校友回访座谈、到用人单位实习,参加各类招聘会,培养各类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工作道德、工作技能。

第四阶段(大四):注重实战服务,包括择业、创业、升学指导。开展各类讲座,宣传相关就业政策,进行就业形势分析,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指导;举行考研、出国经验交流会。

2.全程化就业指导措施。(1)建立健全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全程化就业指导是一项集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负责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发展与创业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评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做好就业心态调试;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邀请行业专业人士来讲述行业人员职业规划、开展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实践、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拓展训练、模拟炒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演讲比赛、礼仪大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建立学生个人全程化就业指导资料库,分层次、分类别强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我国从2004年起开始推出个性化就业指导,内容包括职业测试、就业心理调适、职业生涯发展、行业分析等方面,这对学生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提高就业质量、稳定就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每个同学的职业目标不同,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平均每年10%的同学在国内读研,5%选择出国读研,70%的同学选择在金融机构工作,1%的同学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针对毕业生流向的差别,这就需要在大一阶段通过个性化职业指导,明确同学的职业兴趣和方向,建立个人全程化就业资料库,制定个性化的生涯指导方案,在全程化就业指导时有不同的侧重点,通过实践——反馈——修正——实践,几个步骤来实现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除需要在建立健全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组建专业化教学队伍,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分层次、分类别强化个性化职业指导方面下功夫外,如何指导云南省经济类毕业生“走出去”到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指导毕业生扩宽就业领域,指导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今后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积极探索的重点。

[1]杨文坤.高校本科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析[J].琼州学院学报,2009 (6).

[2]田爱民.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教育新模式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郭开宇.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 (7).

猜你喜欢

全程化就业指导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全程化探究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