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社会 记录历史 勿忘人民
2015-09-24赵德润
文/赵德润
卷首
守望社会 记录历史 勿忘人民
文/赵德润
当代中国新闻界最有影响的作品,出自我的恩师之手。1966年2月,穆青、冯健、周原一起深入豫东兰考采访,写出了传世之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文章发表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在一个月内连续发表8篇社论。
今天重读这篇作品,仍然感到一种正气,一种风骨,一种时代精神。1966年2月,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在那样的历史关头,报道通篇讲的是为让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一个优秀县委书记怎样带领群众战胜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故事。在“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通讯没有一句阶级斗争;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年代,作者笔下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枯草在寒风中抖动”。焦裕禄的事迹感人,作者的胆识和魄力同样感人。
1990年,穆青、冯健、周原重访兰考,又写出《人民呼唤焦裕禄》。文中发出警示:“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也有少数干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受到不正之风的影响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他们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了九霄云外,背离人民,违法乱纪,成为大潮奔泻中的泥沙。
当前,值得严重注意的是,在有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干部作风不正,官僚主义严重,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甚至滋长了腐败现象。
有的人随意侵犯群众利益,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一切向钱看。群众气愤地把这“三乱”比做新的“三害”。
重读三位老记者25年前发出的警示,不能不对他们的敏锐的洞察力肃然起敬!《经济日报》当年在刊登时,总编辑范敬宜写出了著名的评论《不信东风唤不回》。
90年代初期,《经济日报》等几家国内报纸又重新刊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重播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齐越当年播送这篇通讯的录音。一篇新闻作品的生命力、影响力在几十年中长盛不衰,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穆青对青年记者成才讲过著名的三要素:一是先做人再做文;二是注意积累,不要急于求成;三是要经得起挫折。穆青预见到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三条要素占其一,可见带有规律性。
穆青有句名言:记者要善于发现美好的东西,把它挖掘出来奉献给人民。当年他领导下的新华社组织了许多成功的典型报道;穆青也非常重视舆论监督,新华社通过内参和公开报道揭露了很多大案要案和腐败现象。
穆青在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有网友问:请问穆老,您怎么看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力量?有些地方的领导以大局、稳定等理由给揭露问题的报道制造重重障碍,影响了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发挥。请问您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批评性报道?
穆青回答说:批评是为了进步,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这是舆论监督的目的所在。但我反对凌驾于大局之上的批评,更反对站在党和政府的对立面指手画脚。那样于事无补,反而把局面搞乱。我觉得新闻单位的责任应该是“为政府分忧,替百姓解难”。
有成就的新闻工作者各有不同的命运,却有着共同的对生活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
(该文系10月24日赵德润先生在北京容介书院举行豫记首场读书会做关于《记者使命与新闻理想》讲座的节选,题目为编辑所加;赵德润,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