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中药油剂辅以口服汤剂综合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疗效观察
2015-09-24阚全程李晓萍费炳红崔正军
阚全程,李晓萍,费炳红,崔正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药学部;2.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河南郑州450052)
系列中药油剂辅以口服汤剂综合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疗效观察
阚全程1,李晓萍1,费炳红1,崔正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药学部;2.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河南郑州450052)
烧伤后残余创面是指烧伤治疗后期,多种原因所致的反复溃破、经久难愈的创面,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糜烂、局部苍老、肉芽血肿形成,角化的表皮痂壳下潜藏小脓点,造成虫蚀样点状小溃疡,较严重时溃疡面及糜烂面成片状融合,对已愈合的周围创面侵蚀,影响了康复进程及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1]。制定科学有效方案是治疗此创面的关键。应用我院自制的系列传统中草药“1号油剂”及“2号油剂”,治疗此类创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治疗组63例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1.5岁;其中青壮年烧伤36例,儿童患者21例,老年患者6例;单肢体烧伤18例,两肢体烧伤26例,四肢均有烧伤13例,仅头面部烧伤3例,全身烧伤3例;放疗灼伤7例、电烧伤9例,天然气燃烧爆炸烧伤6例,化学试剂、热水、热油烫伤22例,炉火烧伤9例,水蒸汽烫伤10例;浅Ⅱ°烧伤17例,深Ⅱ°烧伤16例,Ⅲ°烧伤12例,Ⅱ°、Ⅲ°混合烧伤18例;烧伤面积10%~20%TBSA11例,20%~30%TBSA9例,30%~40%TBSA13例,40%~50%TBSA7例,50%~60% TBSA10例,60%~70%TBSA9例,80%~90%TBSA4例。
本组患者经此方法治疗前,均曾应用西医方法换药或手术植皮等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因仍有散在残余创面,后邀请中医科会诊,改为中医中药方法治疗。
1.2治疗方法
1.2.1中药油剂外用治疗:首先用无菌剪刀将油剂1号及油剂2号的纱布条剪为若干小片,分别置于无菌弯盘内,然后用无菌镊子钳取油剂1号纱布条小片在烧伤残余创面部位湿润清洁,然后再另钳取干净灭菌纱布,擦拭此部位,这样交替重复进行2-3次,尽可能地使残余创面没有污垢、脓痂、分泌物。或用无菌剪刀剪去老化、角质化表皮及失活组织,然后将剪成稍大于创面的油剂2号纱布片敷于创面部位,外用一层无菌纱布覆盖,其外再覆盖保鲜膜,灭菌干纱布覆盖固定,隔天换药一次。每次换药步骤如前所述,清洁创面、敷药、包扎、固定。直至新鲜肉芽填平创面或稍低于创面,然后再用油剂1号纱布条覆盖,直至表皮完全覆盖整个创面。
1.2.2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因患者体质不同,体内环境的差异,在烧伤残余创面局部敷药的同时,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配以大剂量黄芪为君药的个体化治疗汤剂,达到补气消肿、托毒排脓、促进气血循环等目的,改善患者的体内环境,促进伤口愈合。
1.3评价指标
1.3.1量化评分:参考相关文献对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量化评分[2]:①创面出血情况。创面经纱布擦拭,少量出血,自行停止,计1分;创面经纱布擦拭,出血量稍多,轻按即可止血,计2分;创面经纱布擦拭,出血量多,经按压一段时间后方止血,计3分;②疼痛忍受度。清洁擦拭创面过程中,患者不感觉疼痛计1分;清洁擦拭创面过程中,稍感到疼痛,但能够忍受,计2分;清洁擦拭创面过程中,非常疼痛,需用止痛针止痛的,计3分;③分泌物情况。应用此药物,再次换药时,见创面有少量分泌物,但没有湿透外敷辅料,计1分;应用此药物,再次换药时,见创面有大量的分泌物,湿透了外敷辅料,但其外没有再另加辅料、纸巾等,计2分;应用此药物,再次换药时,见创面有大量的分泌物,已经湿透了外敷辅料,其外需另添加的辅料、纸巾等也已湿透,计3分;④药物局部刺激而产生皮疹、皮炎情况。应用此药物后,局部皮肤没有出现红斑、皮疹、皮炎,局部不痒,计1分;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皮疹、皮炎、发痒,但可以忍受,计2分;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皮疹、皮炎、发痒,不能忍受,需用药物治疗应用此药物后,计3分;⑤化脓感染情况。应用此药物后,局部没有出现化脓,计1分;局部有星点脓胎出现,计2分;局部出现大量的脓液,计3分。
1.3.2疗效评定:痊愈:残余创面周围皮肤逐渐向中心蔓延,覆盖整个创面,有效率大于或等于95%;显效:残余创面周围皮肤逐渐向中心蔓延,覆盖部分创面,并有瘢痕组织出现,有效率大于或等于70%,却小于95%;有效;残余创面被瘢痕组织覆盖,局部凹凸不平,有效率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70%;无效:残余创面一直没有被覆盖,有扩大之势,有效率小于50%。
1.4统计学处理
部分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配对设计轶和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应用此系列中草药油剂治疗的63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创面均被覆皮肤,最长治疗周期为23d,最短则为10d。其中两例少儿仅仅使用两次油剂2号,其余时间均使用油剂1号并外敷纱布条包扎,最后2~3次使用含浸泡油剂1号的重磅真丝外敷加压包扎,创面逐渐被皮肤覆盖,无渗出,无突起,光滑平整。个别患者最后几次没有按照此方法敷药,出现瘢痕。
2.1量化评分
根据烧伤残余创面治疗前后的出血情况、疼痛忍受度、分泌物、局部刺激性、皮疹皮炎与化脓感染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63例患者治疗前后各评价指标评分比较(分?±s)
2.2疗效评定
痊愈56例,占88.8%;显效4例,占6.3%;有效3例,占4.7%,总有效率达99.8%。
2.3不良反应
应用此系列油剂的前1~2次,个别患者的残余创面周围出现荨麻疹样的皮损反应,局部奇痒。残余创面的坏死组织经此油剂作用后,液化渗出,停留在创面周围,浸渍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所导致。这种情况会随着分泌物的逐渐减少而消失。
3 讨论
中草药油剂1号,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促进表皮生长的功效;油剂2号具有较强的祛腐生肌、消肿散瘀止痛、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内有郁金、煅石膏、元胡、苍术、白及、血竭、防己、黄柏等成分;用大剂量以黄芪[3]为君药,以白芍、赤芍[3]为臣药的口服汤剂,以补气升阳,利水排脓、托毒生肌、消炎止痛,“气旺则血行,血行则瘀祛,瘀祛则肌肉生”,再辅以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调节体内环境,促进伤口愈合。使用上述系列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免去植皮的手术环节,避免了植皮手术时的麻醉和感染风险,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时间。因上述油剂所用溶剂是植物油——麻油或橄榄油,油本身具有高渗透状态,具有抑菌作用,生产过程高温熬炼,达到“滴水成珠”状态,包装后经过钴60射线灭菌,因此该油剂本身无菌。清洁创面所用的油剂1号,内有中药材黄芩、黄连、黄柏[4]等成分,它们三者共同的成分是“盐酸小檗碱”,“小檗碱”具有较广的抗菌谱,所以应用油剂1号清洁伤口创面可以达到临床上常用消毒剂如碘伏、络合碘、酒精等的消毒效果,且保护创面。因常用的消毒剂如“碘伏、酒精”之类的消毒原理是该类药品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将菌类的活性物质---蛋白质氧化变性而失去活性,消毒剂在消毒灭菌的同时,也将创面表层新生的菲薄组织---蛋白质同样被氧化而破坏创面,而应用此类油剂恰恰避免了这方面的副作用,因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此类油剂的亲脂性,较易软化创面表面的痂壳及不断脱落的角质层与皮肤油脂形成的污垢,经轻拭即可达到清洁的目的。换药时疼痛轻,患者易于接受。另外此种亲脂油剂,覆盖残余创面后,使创面与空气隔绝,避免了空中的有害物质继续对创面的损害,使外源性细菌无法直接再继续接触创面,不仅保护了创面,同时也为创面提供了湿性愈合的环境,利于创面修复。
油剂2号含有血竭、郁金[5]等活血化瘀成分,能够改善创面及周围组织的微循环,诱导新生毛细血管重建,通透性降低,血流量加大,改善组织缺氧,促进静脉回流,不断改善瘀血组织的血运,使濒临死亡细胞逆转,为残存组织中的潜能再生细胞提供营养,激活干细胞,利于肌肉皮肤的生长[6],其中的血竭素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也能抑制真菌的生长;该油剂中含有的煅石膏能够清热敛疮,苍术、黄柏、防己[7]等燥湿利水促使局部湿邪的排出,防止湿邪对局部创面的继续浸淫,利于创面的愈合;该油剂中还有一种中药—白及,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它能促使机体免疫力增强[8],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因而促进创面愈合。
[1]承宇,闵文华.203例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处理[J].中华烧伤杂志,2005,21(1):71.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6-306.
[3]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8-419.
[4]杨琪伟,杨莉,熊爱珍,等.赤芍和白芍抗炎作用的UPLCMS代谢组学初步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6):694-697.
[5]栾耀芳,孔祥山,吴国英.黄芩,等.8味中药对MRS的抑菌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5,45(11):74.
[6]周宓.湿润烧伤膏治疗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烧伤疮疡杂志,2012,24(5):390-391.
[7]牛永红.几种中药抗炎有效成份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10,26(13):169-171.
[8]邱红梅,张颖,周歧新,等.白及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24:676-678.
编辑/张惠娟
河南省科技厅重大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22101310200)
崔正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
2015-03-15
201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