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地理专用教室的思考
2015-09-24于从明林静
于从明 林静
摘要:文章分别介绍了1991年、2002年和2013年作者三次抢抓机遇,创新建设地理专用教室的过程,主要包括筹建背景、主要设备、管理和使用方式、收获与不足。文章最后从三方面概述了筹建地理专用教室的感想与思考。
关键词:地理专用教室;主要设备;管理和使用方式
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来,经历了三次创新建设地理专用教室的过程。每次都收获不少,本文侧重将三建地理专用教室的思考与探索与大家分享。
一、第一次筹建(1991年)
(1)筹建背景。学校扩建,班级增多。由于地理教师增加,原先的地理教具根本不够用,学校决定添置一批新的教具。为方便地理教具的贮存和管理及使用,决定在实验中心三楼腾出两个房间作为“地理专用教室”。
(2)主要设备。由于条件限制,当年只购置了一批常规的地理教学用具。主要有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十余个大小不等的地球仪,地理教学投影片(塑料胶片)和两台简易的教学用投影机,还有部分师生自制的简易教具。另外有罗盘、锤子和一些地理教学图册、填图册。其中,最先进的是一台三球仪。
(3)管理和使用。由地理教研组长兼管,配备一册“地理教具使用登记簿”。教师根据自身教学需要,课前到“地理室”领用相应教具。领用和归还都自行登记,要求归还需及时,以保证其他教师及时使用。有些投影胶片只是一些空白的塑料纸片改装而成,教师可用黑水笔在胶片上自制简单的地理图表、知识提纲或地理练习题等。
(4)收获与不足。这种“地理室”投资小,节省空间,既经济又方便。但是教具过于简单,数量有限。由于经常被教师借用到各班教室里,容易污损。特别是数量占优的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投影胶片,有的模糊,有的损坏,使用周期很短。教具与教学内容不配套,仅部分章节有教具,而且缺少动态的立体化教具,形象生动性不足。此外,教师对教具的使用都高度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导致教具有时异常紧缺,有时却长时间闲置无人问津。
二、第二次筹建(2002年)
(1)筹建背景。校庆50周年。为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完善各学科的教学装备,学校决定筹建第一个正式的地理专用教室。目标是建成“本地仅有,全县一流”的地理专用教室。为此,学校在新科技楼二楼专门划定一个大教室作为地理专用教室。
(2)主要设备。在第一次置办的常规地理教具基础上,首先决定完善地理室的教学用具。比较系统地补充了天文、地质地貌、大气、水文、生物及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旅游等单元的教学装备。在专用教室顶部布置了一部天文教学用星座模型,同时,购置了一批立体地形图、大小不等的世界和中国专题地图模型,以及洋流、水循环、大气环流、热力环流等动态演示仪;增加了一批地理实验模型,如泥沙沉积实验装置,气温、气压、风速测定设备;还添置了一批岩石圈教学用的岩石、矿物、土壤、化石样本;增加了一批人文地理专题地图;并购置了许多教学视频、教学光盘等教学软件。特别需要说明本次筹建增设了师生自制教具的专用展示柜台。考虑到作为专用教室,各种教学仪器的数量也大为增加,特别配备50多套学生桌椅。
(3)管理和使用。为方便师生教学教研,学校为地理专用教室配备了一名专业电教人员。他不仅要负责常规设备的指导使用,还要制定专用教室的管理制度及使用章程。同时,依据地理组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负责与相关地理教师做好课前、课间和课后的具体衔接工作。课外还要定期对教具进行统计、整理、维修、保养,以及一些对外接待服务工作。
2002年9月起,由地理教研组长牵头,以地理组成员为核心,本校正式开始尝试开发利用地理专用教室的具体功能。首先要求本校地理教师积极使用专用教室,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全组教师共同研讨每节课的得与失。再由组长汇总各种细则,形成方案和制度,逐渐推广为常态下的普通教学课。模式成熟以后,再对外进行交流,展开区县之间的合作研讨。
(4)收获与不足。最大特色是教具类型更齐全,教学功能更强大。不仅以前许多不能做的演示能够进行,而且课堂互动性增强,学生兴趣更高,特别是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作用很大,并在本县经常开展地理学科教学竞赛和地理实验技能比赛活动。教师和学生自制教具的展示是专用教室的一大特色,如演示气温与气压、密度关系的电子加热魔力棒、乒乓球地球仪、黑白气球和晨昏环、水力发电站自制模型等。但是,受本省推行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模式变化的影响,专用教室的实际作用仍远未发挥到位。
三、第三次筹建(2013年)
(1)筹建背景。搬迁新校区。随着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以及新课改的发展变化,借搬迁的大好时机,瞄准新课改和地理教学发展新趋势,结合新时期的现代教学技术,向学校申请重建一个“本地样板,全市一流”的区域性多功能现代化示范性地理专用教室,争取打造成现代地理教学的样板和旗帜。
(2)主要设备。本次筹建地理专用教室首次添加了电子教具,尝试发挥电子软件和电子平台的地理教学功能,包括电脑、演播台、多功能投影仪、摄像机及演示屏、电子白板,并和校园网、互联网相通。不仅可以同时向多个班级甚至多个学校进行“实况转播”,还可以随时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及演播各种微课、微视频课件。本次筹建还添置了一批新型的天文设备,如旋转天体星象仪、透明天球仪、数字星球、天文望远镜、移动星图等,第一次引进环境监测相关仪器设备,如气象与环保监测仪。
另外,还专门为学生配备若干台电脑,供他们利用计算机开展网络探究学习活动。首次将地理专用教室分为若干功能区,主要有教学演示区、学习活动区、教学用具陈列区、地理网络信息展示区、地理习作展示区、地理书刊区等。
(3)管理和使用。学校专门委派一名地理教师外出接受专业信息技术培训,要求系统掌握数字化地球和“3S”技术,熟练掌握新式软件和与地理教学结合的技术,学会使用电子技术管理地理专用教室的技能,开发校园网络电子平台的综合功能,并能对广大师生进行相关技术和平台利用的培训教育。同时,学校要求电教组配合地理组共同建设、管理和使用地理专用教室。
本期地理专用教室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教室”,而是将专用教室功能更加拓展延伸,集演示、实验、教学、教研、展示和对外交流于一体,开创在县市范围内以点带面辐射示范和创新教研的模式。还将地理专用教室与本地其它学校的演示装备直接相通,与本校普通教室联网,共享资源。任何一个公共的教学教研过程,都可通过动态视频实时实况传播,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4)收获与不足。由于正在创建过程中,具体优点与不足有待今后使用验证。近期显示的优点是教学方式更多样化,教学资源来源渠道更多元化,信息传递更高效化。教学过程更形象直观,教学效果更显著。缺点是设备投入成本大,技术要求高,特别对地理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短期内推广难度较大。
四、主要感想与思考
1.坚持基本原则
(1)贴近学生发展,服务教学教研。地理专用教室要高效服务于地理教学,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理解和学习兴趣提升,利于教师教研和课程的开发,这是任何时期建设地理专用教室的首要原则,也是建设的基本方向。
(2)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平台。地理专用教室的规模大小、投入多少,应与学校的办学规模、人力财力和发展方向相适应。切忌一味追求大而全、多功能、现代化的专用教室。脱离实际需要,没有相应水平管理和使用的专用教室,则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
(3)科学实用,“软硬兼施”。创建地理室要着眼于简便实用而又非常科学的软件建设。一套普通教学光盘可以容纳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优秀的教学课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还可以广泛传递交流,资源利用效益非常高。
(4)与时俱进,坚持创新。主要表现在创新建设、创新管理、创新使用三大方面。鼓励师生不断创新自制教具、创新使用专用教室,开创性应用现代技术管理和利用各种教学设备,是地理专用教室管理者和使用人员的长期任务。
(5)团结协作,统筹安排。高效有序地使用好地理专用教室,必须在团结协作、统筹安排、合理分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和学科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科学有序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专用教室的高效利用。
2.注重科学管理
(1)制度建设规范化。科学可行的规章制度,能为地理室长期有序高效运作奠定基础。大体包括:地理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原则和基本要求;地理实验室仪器配备标准与人员配备要求;地理实验室管理制度、学生守则、管理员职责;地理实验室的教学工作要求等制度的建设。
(2)专用教室使用常态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管理与使用,只有常态化使用,才能真正发挥专用教室的作用。注意防止地理专用教室的使用特别集中在某一时间段,或全部空置的状况。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管理与使用,才能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不断推陈出新。
(3)定期检查维修教学设备。充分利用原有资源,有计划地对教学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障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周期性和有效性。
3.创新使用方法
(1)使用方式多样化。地理室不仅可供学生听讲、讨论,还可进行演讲、观摩、填绘地图和地理实验、地理制作、地理游戏、地理竞赛等;教师可以展开同课异构、各显身手,探索基于数字地理教室的观摩课、公开课或竞赛课以及地理教室使用技能培训;组织邀请广大同仁一起研讨《中学地理专用教室装备标准》、《科学高效使用地理专用教室的方式方法》等;还可用以展示动态地理信息、地理景观、风土人情、地理科学家、地理新发现和新成果以及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野外考察报告、地理小报及小论文等学习成果。
(2)经营与使用系统化。注意收集各种教学过程资料,形成各种教学资源。日后不断完善增补,不仅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更能保证专用教室的使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要求教师使用专用教室录制的每节课都拷贝到CD中,交回地理室贮存保管。
(3)示范作用扩大化。充分发挥专用教室的辐射作用,发挥电子平台现代化传播功能,经常对区内和区际学校进行示范性教学教研,开展互动交流,不仅能扩大学科影响力,提升学校办学层次,还可加强区际之间教学教研的互动交流,促进区域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