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建政治意识在当代的表现及其清理

2015-09-23林广梅

卷宗 2015年9期
关键词:表现

摘 要:当前,在我国政治领域内仍存在一些危害着党和社会健康肌体的封建政治意识,如官本位、权力崇拜、宗法觀念、任人唯亲、官商勾结、封建迷信和重人治轻法治意识,这些封建残余思想意识对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形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找出清理对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封建政治意识;表现;清理对策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DFB13123) ,主持人:林广梅。

1 封建政治意识在当代政治领域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封建政治意识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虽然新中国建立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这种政治意识的残余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并产生着消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

1.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官本位思想。官本位是从封建等级观念演化而来的。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一切俸禄、礼教,甚至服饰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志。政治领域以等级尊卑为本,讲究人的名份,这就决定了人们“崇上”意识的形成,同时培植了等级森严的官本位制和特权制,形成了“官贵民贱”现象。建国后,这种身份制在显现之处已不复存在,但在某些政治领域尚以隐蔽的方式存在着,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形形色色的特权、等级制,如“论资排辈”现象比较普遍;在群众中“父母官”意识浓厚;无论是对行政人员还是专业技术人员任用习惯于挂靠行政职务等级。于是旧的格式化的政治框架逐步由具有革新机制的政治框架所取代,上下级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缺乏平等意识。

2.存在对权力的高度崇拜现象。在封建制度下,立宪、生杀等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长期以往就形成了权力的绝对化、无限化、至上化和万能化,于是皇权崇拜、权威崇拜盛行,而民众的政治权利则相应被弱化、被淹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维系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崇尚权力有了新的演绎,一部分干部作风不民主,听不进不同意见,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即使是错误的意见也要求别人绝对服从。这种现象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权力崇拜的后果导致了现实中权力过分集中和难以对领导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的不良局面。

3.封建宗法观念依然存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这种宗法制是一种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祭祀祖先、承继宗统、区别亲疏的法则和制度。在旧中国大部分农村以宗族为中心,设有族长,族长对族人有统治权,甚至有生杀大权。于是,宗族与政治关系融合。在家与族同构的政治模式下,宗族关系就构成了政治关系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经过土地改革,许多族长同时是地主恶霸,受到惩罚,宗族随之解体。但近几年来,宗族观念有所抬头,许多农村以建祠堂、修族谱为纽带,宗族势力抬头,族权与政权勾结成为农村新的封建势力。

4.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这是古代的门阀制度。任人唯亲是从门阀作风演化而来的,是封建主义吏治腐败的一种表现。诸如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等都与此有关。任人唯亲至今仍有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政治领域大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培植亲信,以人划线、拉山头搞帮派,结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利益圈子。这种不良风气和落后观念至今仍遗存于政治生活中。

5.存在官商勾结的现象。官商勾结在封建社会已经延续二千多年,官员及其亲属经商主要靠封建特权,经营有利可图的项目。另外,商人不惜以重金对官员行贿,是吏治腐败的重要表现,当前,官商勾结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一些党政干部利用手中权力,进行权钱交易,腐化堕落,使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

6.一些边远地区封建迷信思想盛行。这是近年来发展比较严重的现象,许多地方修庙、造坟、 “迎神送鬼”,一些封建书籍充斥市场。不但百姓相信这些迂腐的东西,而且有些党员干部也参与其中,顶礼膜拜。

7.重人治而轻法治现象依然存在。中国封建统治的基础是‘礼不是铁面无情的冷面孔,而是温情脉脉的软禁锢,“仁”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起初则是重血缘、讲亲情,感性大于理性。当这些观念长期渗透进国民的心灵深处就被继承下来,形成礼法一体的人治模式。中国儒家政治文化的礼法关系定位为“德主刑辅”;法家政治文化强调法治,但它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而只是把法当作权力的工具,即用严刑峻法来体现权威统治,实即变相的人治。如今,某些政治领域下级对上级“唯命侍从”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某些领导干部凌驾于制度之上就是变相人治的表现。

2 清理封建政治意识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权力理念,认清主仆关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决非是“为民做主”。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应该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的监督,用权必须为人民,人民是主人,掌权者是公仆。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必须牢固树立为民造福,为民做事;要树立依法用权、依法行政的坚定意识。近几年,反腐倡廉、社会监督、新闻监督等有效监督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权力制衡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各级各类“一把手”的监督,必须从体制上创新,采取强有力的分权、制权、监权等一整套创新的机制来达到。另外,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教育培训等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都清楚地认识到,参与政治是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充分激发公民的政治热情,使广大民众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主动地关注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这样,可以进一步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监督和制衡。

2.树立法治观念,加强法治教育。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确定的治国方略。在现实中,不少的地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法治观念十分淡漠。加强法制教育,任何行政活动不能超越法规,不能凌驾法律之上,任何违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受到阻止和追究。广大领导干部形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观念,才能确保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环境。

3.扬弃传统的德治思想,推进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在我国历代各种治国思路中,德治思想提出最早,论述最多,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德治思想是儒家学派的最基本的主张,强调“三纲五常”等建立在封建等级制度上的一整套礼仪规范,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不可避免地走向“人治”。现代的德治则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德治,是把德治与法治看作同等重要意义的德治,德治是实行法治的根本保证。法与道德均属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上层建筑。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强制力,而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护;法律则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强迫人们遵守。无论从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都离不开道德保证,再完备的法律都是靠人来执行的,特别是对执法者说来,如果道德水平低下,就会把法律作为谋私或滋生腐败的工具和土壤。法治与德治的实行,首先,要做到依法治吏,以德治官,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实行,其次,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对合法行为的保护与奖励,既可以培养领导干部的守法意识,又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观念。

4.破除迷信,倡导科学。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是辨证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准则。党和政府必须通过对领导干部不断的教育培训,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形成思想上牢固崇尚科学、尊重科学、践行科学的良好风气。具体办法:一是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中组部和人事部制定的《2006年-2010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增设科学素质内容。此外,还将在公务员年度测评考核、晋升考核和培训计划中增加科学素质的考核。随着考评、培训的不断推进,领导干部的科技素养会有较大提高。

由于这些封建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人际交往、等方面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加强党内领导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强党内外民主监督力度,以早日清理、肃清这些残余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法治国家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林广梅(1964-),女,吉林长春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表现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