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经济新常态研究

2015-09-23李凌敏

卷宗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新常态

李凌敏

摘 要:新常态是近年来被提出的,直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概念,同时也给社会其他领域带来了重大轰动效应。这一新概念从提出到在政治、法治、党建、文化等各领域的广泛思考和引用。本文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概念特征入手,并对其成因进一步探究,通过科学认识和深刻分析,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变化

早在2014年,习近平同志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做了明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只有科学认识新常态,才能更好适应新常态,自觉引领新常态。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一方面使国内经济的增长步入了可控和相对平衡的运行新区间。另一方面也受到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房地产调整和深层次结构变动等综合力量的作用,使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剧。然而,“新常态”仍保持着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基本面和重要战略期的良好预判,它所带来的除了困难、挑战和风险,更有一派大好的发展机遇。这也就预示着,中国经济“新常态”孕育着一个正在崛起之国家将拥抱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发展机遇。

1 深刻认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1)新常态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是我国经济经历较长时期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高速增长阶段之后,将要进入一个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内部结构全面调整、重塑、升级和再造的必经的历史过程。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也表现出速度变化快、结构优化升级、动力转换加速和多重风险并存等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阶段的新特征。

(2)新常态的成因

经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在条件共同作用,促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是符合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效应迫使世界范围经济结构进行深度调整,中国也不例外。此间,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虽未被打破,但更多的是一种倒逼压力。要想化危机为契机,我们必须必须主动出击,转换压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提质、增效、升级。

第二,内在条件的变化,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也是决定经济增长阶段性转换的依据。我国经济之所以进入新常态,根源在于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的变化。在我国正处于当前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殊时期,这也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了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风险多变的主要特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新常态。

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机遇

我们都知道,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中,刚刚经历了“四次阵痛”,即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去产能化”、房地产调控、大气环境治理“去污染化”和地方政府金融负债高的“去杠杆化”。这一方面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不得不艰难承受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人口城镇化新机遇

人口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将促进消费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将出现新一轮的巨大需求,包括投资和消费两方面。根据一项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4.77%。当年并指出今后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优化经济空间格局,建设更多的城市群。随着近年来的建筑热不断升温,当前我国的城市群多达30个,并计划在今后5—10年间,使建筑群规模扩大到606个,力争人口规模达到城市总量的82%,经济规模达到城市总量的92%。当前我国正在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是围绕着城市群建设要求发生的。也就是说,城市群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核心和只要支撑,未来的竞争不单纯是产业竞争,更是城市群的竞争。

(2)发展低碳经济新机遇

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在新常态影响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合格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政府对倡导绿色低碳经济的不断呼吁,预示着低碳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特别是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将出台的大社会背景下,绿色经济发展为企业搭建了更大的商机平台,初步估算将拉动“治大气”、“治水”、“治土”方面的投资中几万亿元。

(3)经济服务化发展新机遇

经济新常态势必拉动消费升级,而消费升级又会推动公共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向前发展。此前世界银行已经发布预测数据:到2030年,我国社会产业结构将随着服务业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而出现重大调整。而经济服务化的新常态使企业面临重大调整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如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物流业和互联网有关产业等诸多领域都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趋势引领下,若能将政府与市场的大手有力结合,尽量扩大民间投资,将对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社会信息化发展新机遇

中国在历经“四大阵痛”重挫之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经济新常态引擎下,要想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实现社会信息化是有效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这里所说的信息化主要包括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两方面内容。简言之,所谓的产业信息化就是在传统的生产经营中引入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化则是意味着在国内各领域掀起一场“互联网+X”的新产业革命(也就是德国人所说的“工业4.0时代”),就如当下最为常见的“互联网+制造业”、“互聯网+金融”、“互联网+学习”等具体形式,而“互联网+城市信息化”的智慧城市已处于遍地开花的爆发式发展时期,也将给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为有的新机遇。

(5)产业的上水平化发展新机遇

要想对冲我国现行的经济下行压力,必须提高产业结构的水平,使其从低到高过渡发展,在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集中经济发展新兴产业。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创新是最好的催化剂,应重点从技术、产品、组织、商业模式和市场等几方面进行创新,积极构建创新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推动合作创新,让企业自主主宰创新,构建发展平台经济运行模式。

(6)经营国际化道路发展新机遇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权威数字统计报告称: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净输出国,战略转型已到了关键时期。光实现产品国际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让世人所知的“中国制造”成功完成“中国所有”的模式转型,进而走上一条投资立国、创新品牌、整合全球资源的国际化运营路线。

此外,经济新常态也少不得创新驱动,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新常态建设的良好“双轮驱动”,不断加强市场和政府的携手推进,将创新与创业有机结合,把握好当前的创业创新浪潮,也将是中国经济大阔步发展的重大机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区经济发展要实现稳步前进,就必须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预判未来趋势,深刻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严把端正经济工作指导思想这一道最紧要关卡。坚持新常态、新趋势、新思维,将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但当下的经济新常态并非一种稳态,一旦出现供需不等就必须进行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潘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探索——三谈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N].中国青年报.2o15年3月4日02版

[2]邵宇.全面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N].华夏时报.2015年8月8日

[3]刘玉辉.科学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J].红旗文稿.2015年第 15期

[4]左小蕾.新常态是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J].理论参考.2014:53-54

猜你喜欢

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新常态
浅谈俄罗斯“茶”文化及其在俄语中的反映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汉化及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