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与教学探索
2015-09-23刘书文
刘书文
摘 要: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关系着学生的知识掌握,更重要的是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的培养,而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又关系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系着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要注重课堂提问的是否有效、是否具有引导性、是否具有高效性,它决定着高效课堂的实现。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9-0119-01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只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或发现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需要的就是创新性的想象力,需要的是一个人真正的“会”思维。由此可见,会“学”不如会“问”,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之美,只有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推进中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那么课堂提问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就从笔者的一线教学经验来进行一些浅尝辄止的探索分享。以引起大家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新的重视。
1 问题提出过于笼统化、单调化
课堂提问要有预设性,但这种预设性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循序渐进性,具有启发性与创新性。作为老师我们要明白,我们的提问不是给学生“制造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能发现逻辑中的悖论,即实际中的矛盾或问题,进而让学生在思维中产生震撼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也就是说我们的提问是为学生铺设思维通道,而不是“制造问题”。例如,对“数学归纳法”这一节课进行教学时,有老师一上来就提问:“什么是数学归纳法?”然后让学生自己看书先了解,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有学生回答说:“数学归纳法,就是数学中的归纳方法。”说的同学与老师哄堂大笑,其实这种提问可以说无效的,起不到任何的教学作用,相反只会平白无故的在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其实我们这样做可能会收到不一样的课堂效果:我用了一个小学都会的“动脑筋”,1、3、5、7,问后面的一个数字有可能是什么,学生都会,接着问,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会把一条规律性的东西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其实这就是归纳法,此时学生瞪大了眼睛感觉不可相信,就这么简单。此时教师要继续发问,7后面的数字大家都知道,谁能告诉我第100个、1000个10000个数字是什么呢,顿时学生傻眼了,有在纸上奋笔疾书的,也有发呆的,更有学生认为老师你傻啊,让我们做这事,不是讲归纳法吗。此时才归于本课时的重点——归纳法,告诉学生归纳法就是通过不完全列举先通过观察与想象得出一般性的规律,但为了表明自己的观察所得规律是否正确,我们就必要要证明了,这一过程就是归纳法了,小学时我们是看,今天我们是算,是证明而已。顿时学生恍然大悟,学习的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时间也在不经意间逝去。由此可见,好的提问引导可以提供数学课堂效率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自己的教学衍生出非常重要的课堂资源,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谓课堂提问不可简单化、笼统化,要有一定的预设性与生成性。
2 提问超出学生理解能力与范围
从教学实践中看,很多初中生从初中到高中感觉思维的跨度很大,很多无法及时转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就要从学情出发,了解学生本身的知识层次与思维层次,切忌生搬硬套,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所提出的问题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范围,从而对学生造成“厌学”与过早放弃的情况。如理解映射这一概念时,比起提问“什么是映射?”,不如设计以下问题:
A=B=R,f:取相反数;A=B=R,f:平方;A=B=R,f:乘3加1;A=Z,B=R,f:取以2为底的对数;A=N,B=Z,f:取绝对值。
教师预设提问:①以上哪些对应是映射?哪些不是?为什么?②判断依据是什么?接下来老师逐步引导映射这一概念中关键字词是什么?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思考,而不是老师抛出问题,学生会或不会,教师进行略讲、祥讲或不讲,伤害了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接着引导:你认为映射这一概念包含几类对应关系?通过上面有顺序、有预设性的提问,无疑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带进了一个自己思维的空间里,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还能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学生加深理解掌握映射这一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后面的函数、反函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合理性
原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认就要求采用“教育上合理的提问方法”进行提问。也就是说如果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并且能在不照搬课本答案的前提下,有着试图找到答案的冲动与行为,就可以认为这样的教学提问是“教育上合理”的提问。例如,过于简单化但不具备引导性的问题会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作几个平面?”对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毫无困难的回答:“一个”。这样的问题问了等于没有问。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问题信息量应适中,过大或过小都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失去了提问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