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下调贷款利率是不够的
2015-09-23陆岷峰李琴
陆岷峰 李琴
宏观背景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因此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率的升降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变化,从而对社会消费、投资和经济运行产生必然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每一次利率调整,都是在其特定的经济金融背景下进行的,而且每一次利率的调整也有其预期的经济和金融目标。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经济疲软时,国家会采取降低利率的政策,即资金价格下降,从而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内需扩大,企业投资增多,增加社会财富;当一个国家经济过热时,国家一般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政策,即资金价格上升,从而市场流通资金减少,居民消费需求减少,通货膨胀会得到抑制,物价降低。
当前,“新常态”作为我国经济面对的挑战,具有“速度、结构、动力”三个特点,且三者均与利率的杠杆作用紧密相关。第一,经济增速放缓。2015年1季度我国GDP经济增速下滑至7.0%,而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一国陷入类似的经济困境时,政府总会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来刺激萧条的经济;第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传统行业已经相对饱和,小微企业、服务业、新兴产业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并且凸显出明显的优势,大量的投资机会也就伴随而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国家和企业的投资成本;第三,经济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技术的开发是一项长远而且浩大的工程,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到创新技术实现应用需要充足资金的支持,因此,利率的高低将决定投资成本的多少,灵活运用利率杠杆是应对当前经济增速持续下降的有效手段。同时,利率是构成实体经济运营的重要成本。提高或降低利率都会直接影响企业资金链的成本,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的快慢。
2013年7月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全面开放,商业银行迎来了利率市场化的新时代。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竞争加强,利息收入份额也会减少。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贷款定价原则和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将是商业银行的升级转型的重要一步。作为特殊企业的金融机构追逐利益最大化仍是其根本宗旨,因此,单一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基本原则是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即贷款定价与业务成本和风险状况相挂钩。商业银行作的利息收入减去存贷款业务管理费用和贷款风险。但是,商业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的高低是多种经济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仅考虑风险和成本,还要综合考虑物价、历史利率、GDP增长率、国际上资金价格、汇率等因素。因此,研究基准利率必须从全社会多种因素来进行分析。面对目前社会各界对通过利率下调来剌激实体经济发展的预期,准确判断我国利率下调空间对于正确利用利率杠杆、及早科学提出应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应对经济增速快速趋缓的态势,无论从实践上还是政策预期上,都将聚焦点集中到调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2014年11月和2015年3月,人民银行先后两次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2014年11月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不对称下调25个基点和40个基点,2015年3月存贷款基准利率对称下调25个基点,中央人民银行将这二次利率调整定位于中性操作,充分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推动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回归合理水平。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市场利率有所下降,社会融资问题整体有所改善。但是当前我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外部需求波动较大,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经济和物价双重下行压力。实际利率相对于历史平均水平而言仍较高,为继续适当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间。2015年5月的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又推进的一大步。
如图1和图2所示,经过历时六个月的三次降息,短期六个月至一年贷款利率达到了近15年来最低点,定期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已经接近了近15年来的最低水平。对于目前我国在降息政策方面的一系列大手笔做法,国内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降息对楼市、购房者、股市、银行业、实体经济的影响情况的观点。大部分专家认可当前的降息政策,认为利好于当前经济形势,但是还有一些专家对此表示担忧,认为降息政策对当前经济下行的病症是“治标不治本”的,突破我国经济下行的瓶颈还需另谋他法。
银行贷款利率下调弹性空间十分有限
理论争议
在降息是否有利于促进实体企业发展这一问题上,我国社会各界人士对此争论颇多,对于降息持支持态度的一方来说主要认为降息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可称之为“降低融资成本说”。对于降息持怀疑态度的一方观点一般分为两种,可以概括为“股权融资论”和“脱实向虚论”。支持“降低融资成本说”的观点认为,央行在2014年11月22日的降息具有拐点性质,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资本市场无风险利率,非常有利于稳固和改善实体经济,加快了降低融资实体成本的进度,同时,降息有助于以贷款基准利率为定价基准的小微企业、三农、房地产降低融资成本。
然而反对观点认为,只有按基准定价的中长期贷款才会受益于降息,主要是大企业大项目的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等,尤其是财务压力偏高的大企业。对于政府更为关心的中小企业,其利率早已充分市场化,和基准关联度不高,因此降息对他们作用有限。“股权融资论”着眼于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认为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较高,要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靠一味降低信贷融资资本并非长远之计,而且融资渠道过于依赖信贷资金不利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因而,发展直接融资市场,鼓励企业通过股权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脱实向虚论”的核心观点是,央行投放的流动性和释放出的利率变动信号无法精确定向,这是资金“脱实就虚”的根本原因,且随着股市财富效应的扩大,大量资金辗转进入股票等权益类产品,挤占了实体经济中的资金,压缩了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资金,使得银行出现“惜贷”现象,影响了信贷链条的通畅情况。
上述理论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降息的看法只是就事论事,缺少了看待问题以点带面的前瞻性和长远性。第一,利率的下降短期看可以大大降低像房地产这样的高负债率的大企业的融资成本,长远看有利于防止楼市硬着陆并直接刺激了购房者按揭购房的热情;第二,2015年第二次降息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准备金利率的1.3倍跃升至1.5倍,存款利率上限上浮空间提高了,一些非风险偏好的股民会因股市高风险转而将资金存放金银行,但是整体来看降息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对股市长期走牛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第三,央行的连续降息对商业银行而言是负面消息。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到达1.5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只差临门一脚,而随着《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会加快,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到来将会使得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鉴于此,银行业必须尽快调整盈利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抢占中小企业客户群市场,配置一定高风险、高利率的资产,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集约化水平,实现转型升级;第四,目前我国连续降息以期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和合理货币投放的阶段性目标,在这个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信号定位不准确和效果失衡的问题。
具体而言,政府一再降息释放流动性,但是大量资金绕过实体经济流向了虚拟经济比如股市,造成了股市短暂繁荣的假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政府利率政策的实施。同时,降息对解决政府一直关注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效果也很有限。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居民储蓄率的不断压缩,同业竞争日益加强使得银行愈发谨慎投资,中小企业依旧摆脱不了自身“先天不足”所带来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次,目前中国实体经济中存在产能过剩、创新不足、利润率低等诸多问题,对资金的吸引力不足,要解决实体经济疲软的问题,一味加大信贷投放并非最佳选择。融资渠道过于依赖信贷资金不利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利息支出过高导致企业现金流枯竭是当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原因之一。下一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应进一步确立经济发展中心地位,合理分配实体与虚拟经济利益回报,加快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等,引导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
本文赞同降低利率可以直接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的观点,并认为,降低利率会促进实体经济尽快恢复增长,但是利率下调不仅仅受实体经济需求影响而调整,还受制于利率历史水平、GDP增速、国际上资金利率水平、物价、汇率等因素。
影响贷款利率的因素
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因素十分复杂,除了直接的贷款利率必须覆盖风险和成本外,物价、历史利率、GDP增长率、国际上资金价格、汇率等也是影响利率水平的必须考究的因素。本文仅从存款利率对贷款利率水平的约束、贷款利率的历史水平的平均值推算以及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三个重要因素来分析。
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存款利率水平,这是商业银行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持适度的利差是商业银行盈利持续性的前提,也是制定贷款利率水平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利率制度仍实行双轨制,2013年我国进行了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贷款利率全面从“计划轨”转变为“市场轨”,而存款利率下限已经开放,上限可上浮到30%。针对我国的这一利率特色,运用利率双轨制模型研究了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对贷款利率水平的影响。结果比目前我国各项贷款利率水平都要高,表明目前我国贷款利率没有下调空间。
历史贷款利率水平。存贷款利率水平往往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和延续,这个水平一般是相对稳定的,从我国近十五年贷款利率水平来分析,基本上是围绕平均贷款利率上下浮动。2012年7月6日至2015年5月10日央行启动了4次降息,2012年7月6日的各项贷款基准利率水平已经低于近15年的历史平均水平,随着央行降息力度的加大,相对于历史平均贷款利率,2015年5月10日的6个月内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了9.11%,6个月至1年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了16.80%、1年至3年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了12.32%、而3年至5年贷款基准利率及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则分别下降了15.00%和15.17%。可见,贷款利率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因此,从历史贷款利率水平来分析,贷款利率已无下调空间,或者说,一定要强制下调可能诱发由于利率水平的过低引起的其他经济问题的发生。
在理想的物价作为单一变量的情况下,当物价持续上涨时,银行利率也会上升;反之,则下降。但是银行利率的变动并不与物价水平紧密同步,具体的影响情况还要从长期和短期的情况来分析。国外有人对此做出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来看,银行利率与物价水平呈负相关,即银行利率随着物价的升高而降低,而长期来看,二者则为正相关关系。如图3所示,近5年来我国物价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自2011年7月开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全国物价水平下降161.54%。此后虽然物价仍有所浮动,但是幅度都比较小,物价水平远远低于2011年水平,其间关系从消费增长率的变动也可见一斑(图4)。因此,短期物价水平的下降将使银行利率提高,这也从反面说明了我国贷款利率下调空间微乎其微。
GDP增速。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银行信贷也逐年增长。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根据对银行贷款影响经济增长机制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贷款利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GDP就会上升0.6个百分点。由此可知,降低贷款利率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图5显示的GDP增长率却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虽然贷款利率与GDP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负相关性不可否认,但是名义贷款利率与GDP增长率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盲目、片面、一味地降息以期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结论与建议
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调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贷款利率定价不仅仅是价格覆盖风险和成本,还受制于多种因素制约,不能因为调整利率造成价格等其他问题的出现,即解决一个问题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综合各个影响利率的因素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已无下调空间,如若强行继续下调实体经济非但不会因此而发展,反而会造成实体经济的损伤。
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速途径要多元化。解决实体经营困难,降低贷款利率是方法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当前解决实体经济发展困难除了灵活运用好利率杠杆作用外,还要更好的实施国家当前宏观经济调整战略,加快“一路一带”推进步伐,加快城市群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创新驱动增强经济的发展动力,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根本办法还是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其核心竞争力。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我国的贷款利率同国际上的平均水平相比实际上并不高,同时,贷款利率在企业的直接成本中也不高,推高企业融资成本的实际上是由于申请贷款而增加的各类非利率成本,如少数金融机构规定贷款企业必须沉淀一定规模的存款,额外购买银行的理财、保险等产品,以及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后贴现再开票等,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因此,监管机构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治理。
积极实行差别利率政策制度。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利率杠杆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十分重大的调节作用,政府要积极利用好财政手段与利率杠杆的协调使用,通过实施差别化的利率,鼓励支持的产业发展,同时,利用财政手段调动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利率的积极性。
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是大趋势,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全面放开,存款上限已可上浮到50%,在商业银行仍以利差为主要收入前提下,如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必然会上冲,短期内对实体经济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利率市场化可以考虑对存款上限有条件地放开,如可先放开大额存款、定期存款,等到实体经济面发生根本好转的情况下再全部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