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015-09-22石丹
石丹
(浙江省浦江县实验小学)
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石丹
(浙江省浦江县实验小学)
数学课程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数学知识效能化、作业内容拓展化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步骤。
应用意识;解决问题能力;生活化
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认识到现实世界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究其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因此,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做好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许多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头脑中难以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在含义,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数学知识传授与数学知识应用之间的联系来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亲身经历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和交流、调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过程活动化
动手操作是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动手操作。例如,在“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活动中,每个学习小组都有若干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要利用这些体积一定的小方块摆出各种长方体,并在下表中记录结果。这样就有人发出操作指令,有人操作,有人记录。
操作指令 长 宽 高 体积一排摆5个小方块摆这样的4排摆这样的3层……
通过大家的合作就会得到若干个长方体的记录情况,观察讨论后就会发现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了技能,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主动性、创造性得到释放,潜能得到挖掘。当然活动教学的开展涉及很多具体问题:比如如何分组更为科学,教具和学具的严重缺乏,课堂上活动设计的探索性容易被老师的指令性代替等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
三、数学知识效能化
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具体的事物中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完“厘米、米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出这样一个题目:“如果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你怎么测量出教室的长度呢?”学生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想到用“手掌”来测量;有的学生想到用伸开的“手臂”来测量;有的学生想到用“眼睛”目测,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米;还有的学生想到用“脚步”步测;有的孩子还想到用绳子测量,回家用尺子量绳长……我感觉经常出这样一些解决问题的题目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内容拓展化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主渠道,课外活动及作业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必要补充。数学知识的学习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上的知识拓展到课外,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无限的课后应用知识的空间。
(1)给他们布置一些日常活动中即可完成的作业,不像单纯的书面作业那么枯燥,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就参与了数学学习。如:测量家中各种家具的长度;了解自己家里一天用几个塑料食品袋;去超市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并做记录……这些调查访问、评估性质的作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他们很乐意去做,当他们顺利地完成之后,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事情需要用“数学”来体现。(2)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写数学日记和数学周记;(3)做数学手抄报等等。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数学应用意识薄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必须学会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学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1]王铎全.教师之友[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
[2]Lynda Fielstein,Pd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陶春旭.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法[J].课程教材研究,2005.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