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

2015-09-21陆曦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36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技法命题

陆曦尹

新课改实施以来,占据语文试卷半壁江山的作文,一直就是新课改的焦点。相关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以命题的方式,对作文的命题形式、写作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和实践,以期来推动中学作文教学。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我们同时要认识到,作文教学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为了更好的推动作文教学,笔者特以作文的命题与写作为切入点,依据自己的教学体验,来谈谈我的思考。

一、从唯重技法向重视人文积淀转变

从话题作文到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作文命题开始多元化。但是作文命题形式的多元化,并没有真正推动作文教学,反而由于此前对话题作文研究的好处驱使,使得更多的人投入到对各种命题形式的写作方式解读和技法研究中,以期推导出优秀作文的标准模式。学生在写作中,亦步亦趋地跟着考试满分作文,学生真实的生命和内在的思想人格已经荒芜。作文演变成了一场近乎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而这与作文如做人的要求相悖。我们提倡“我以我手写我心”,“写作连接着真实的生命”……但是作文中的“我”早以不见踪迹,作文写作已经变成一场写作者与阅卷人的斗智斗勇的较量,学生的写作以追求高分为追高目标。

写作并不排斥技法,而且,掌握技法,是写作入门的最快形式和激发写作兴趣的好方式之一。可是,技法不应是写作的最终最高追求。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人格。”

具体到新课程的目标上来,就是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让学生在写作中实现人文陶冶,获得人文积淀。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则就首先需要我们的写作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回到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途径上去引导学生作文。也就是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先要引导学生、启迪学生,激活学生被尘封的灵魂,引领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并引导他们发现蕴藏于其中的美。只有这样,写作才能够变成他们发自内心的冲动,也才不会仅仅将写作看成一种技术活。唯有这样,几年或者几十年过后,当他们已经忘记所写的作文内容,可在写作体验中激发的对生命美的感悟依然充斥着他们的内心,引领者他们去辨别生活的真伪。

而这才是我们需要盛装在写作中的营养品,才能够让写作为学生的人文积淀奠基。唯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学生才能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

二、从随心所欲向科学体系转变

前面所谈的对作文技法的重视和追求,是师生建立在考场作文写作基础上的。而对于平时写作教学该如何指引,我们的教师是模糊不清的。我们能够说出写作是“物——意——文”的转化过程,但是具体该怎么引导学生转化,却没有一个清晰的引导方式。我们的写作教学还没有明晰的、规范的写作序列,没有对写作知识的层级划分。

对于文章的重要性,古代就有 “经国之大业”的说法。但是该如何去逐渐提升写作能力,却缺少鲜明的指导,于是教写文章就如禅宗的教徒弟。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谈论如何写作的书却很少,或者只是个人偶得式的片言只语。这些,都加剧了写作的神秘感。

新课程实施后,五个版本的教材都有意识的强化了写作教学,可是体系依然不明朗,使得教师指导作文教学“无枝可依”。而在具体的写作要求上,不管是在高中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作文教学内容重复太多,而且而且要求基本相同。

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老师都依据自己和他人的习得经验来指导学生写作,这些大都缺少系统和连贯。在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有老师按照文学体裁来教学,有老师按照考试要求来开展教学,有的老师按照考场评分标准来指导学生的作文。而更有人随意出个话题或者题目来让学生写作,通过对优秀作文的评讲来让学生领悟写作技巧。

对于写作教学,纵览世界各地,对作文教学都是有一个明晰的知识体系的。因此我们的写作教学并不是如古人所说的那般玄奥,它完全是可以构建一个明晰而连贯的写作知识体系。这个写作知识体系的构建,要以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为理论指引,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

这套写作知识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构建这套写作知识体系,要在体系内部具有区分度、连贯性、层级性。就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说:“编制课程与教学时,都要把一个学科与一套行为目标分解成一系列任务和活动。如果分解得当的话,便能导致学生发展认知与情感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是教育过程的预期结果。”

三、从关注风花雪月向关注现实世界转变

潘新和教授指出:“命题者紧跟形式,表明命题者对语文课程的言语性质认识不清,企图把‘政治性凌驾于‘言语性之上,把语文课当作政治课或者思想品德课。”

而随着近年对语文性质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新认识和解读,语文的“言语”性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为了强调作文与政治脱钩,在考试作文命题中,渐渐地把感性和抒情性提升到重要位置。从学生的写作实践来看,学生在作文中大谈风花雪月,追求纯美语言,全无现实世界。

在观照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法国的考试作文命题后,孙绍振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西两种作文命题方式的区别所在:“中国重在感性抒情,而西方,主要是美国、英国,还有法国,则以哲学和人生的思辨为主,激发批判的、分析的理性反思。”抒情与哲理本无优劣,可学生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我们学生的写作正在远离生活,正在不断往故纸堆里探究。而这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矛盾。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遵照课程要求,我们的写作应当更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和需要,为他们走上社会运用语言文字,从事写作奠基。

当然,作文教学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它需要社会全方位的参与,循序渐进,稳中求进。不要为了逞一时之能而铸成大错。让一大批学生成为实验的牺牲品。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技法命题
手绘技法表现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写作知识的呈现路径
由“类”到“个”,写作知识开发有理可循
作品一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秀秀台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反思中学写作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