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角的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研究

2015-09-20寇凤梅史建国李莹华

关键词:青壮年空心化甘肃省

寇凤梅 史建国 李莹华

摘 要:根据调查显示,甘肃省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首先,劳动力人口的总抚养率高达35.47%,农村老龄化现象严重;其次,农村转移劳动力中青壮年为主体,男性人数比例高于女性,外流劳动力中高中、中专和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第三,由于城乡比较收益悬殊,进城务工者返乡致力于农村发展建设的意愿降低,多数农村陷入青壮年劳动力供给不足、现代农业发展乏力的困境。为此甘肃省要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农民的增收渠道,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劳动力就近打工,做到打工与农业生产兼顾;继续改革和完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各种制度,使农民能平等享受社会保障,切实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空心化”现象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国城市化率从1980年的13.6%骤增到2013年的53%,城镇化建设加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附能力。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将近有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且逐年有不断加快发展之趋势,于是不少农村地区相继出现了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和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相互交织的“空心化”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是指外围新房、内部旧房闲置的“外扩内空”现象;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是指随着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剩余人口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引起农村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结构的变革。相对而言,经济意义上的“空心化”现象在我国农村比较严重。本文所谓的农村空心化特指经济意义上的农村空心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进城务工,乡村出现人口空心化,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期间偷生、超生现象较严重,对我国人口控制提出挑战,加大了国家政策落实的不公平,也影响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经济意义上的空心化现状如何?我们于2013年7月在甘肃省14个地市50个村进行了村干部和农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了4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391份,废卷14份,有效问卷共计377份,从中获取问卷调查一手数据资料,部分数据取自于《2013年甘肃发展年鉴》,据此对甘肃省农村空心化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对空心乡村整治进行了展望,试图为保持甘肃乡村地域系统良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甘肃省农村人口空心化现状

甘肃省属于干旱少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绝大多数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业对农民的吸引力降低,农业产生的推力促使大量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农商的比较收益差距越拉越大,城市对农村的人力资源产生很大的拉力。为了尽可能使得家庭收入最大化,许多年轻、文化程度较高的优质人力资源优先转移,农村的“推力”与城市的“拉力”使甘肃省农村“空心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农村常驻人口以儿童、妇女和老人为主,加剧了甘肃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的短缺,继而形成“越穷越留不住人,越留不住人越穷”的恶性循环。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人口外流引起很多严重的社会后果。

(一)甘肃省人口抚养比重过大

由《甘肃农村发展年鉴2013》数据可知,1997年与2011年相比,甘肃省年末总人数增长69.99万人,男、女性人数分别增长30.45万人、39.54万人;其中男性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从51.26%下降至51.09%,女性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从48.47%增加至48.91%。

所谓人口抚养比重是指人口总数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包括总抚养比、老人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我们选择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甘肃省14地市农村人口抚养比重,高达35.47%。总抚养比从高到低的次序为:临夏州→甘南州→平凉市→天水市→陇南市→庆阳市→定西市→金昌市→武威市→张掖市→白银市→酒泉市→嘉峪关市→兰州市。其中临夏州、甘南州总抚养比超过了41%,因为在总抚养中少儿抚养占了较大比重;老人抚养比从高到低的次序为: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定西市→临夏州→兰州市→天水市→白银市→金昌市→酒泉市→嘉峪关市→武威市→张掖市→甘南州,最高者为平凉市和庆阳市,说明这两地市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少儿抚养比从高到低的次序为:甘南州→临夏州→天水市→平凉市→陇南市→庆阳市→定西市→武威市→张掖市→金昌市→酒泉市→白银市→嘉峪关市→兰州市。其中甘南和临夏州少儿抚养比超过了30%,因其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实施的允许生育二孩的计划生育政策,少儿抚养比高。随着农村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留守在农村中的主要是老人和少儿,其中少儿与劳动力年龄人口数的比例居于20%—30%,老年人的比例为10%左右,这说明青壮年劳动力所承担的主要是子女抚养及教育方面的负担,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选择外出务工,有的甚至将子女转到城镇读书,这又引起了农村人口的转移。

(二)甘肃省男青壮年外流严重

随着甘肃省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吸引了大批农村人口的迁入。甘肃省农村常住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0年为1911.38万人, 2011年为1611.59万人,12年间共减少299.7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将近25万人次。农村常住人口下降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主要原因为农业收益偏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等。

我们随机选取甘肃省50个村庄,通过对村干部的咨询以及实地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劳动力外流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资料数据可知(表略),在参与调查的村庄中,农业户籍人口总和达56279人,其中有19806人次外出务工,占总农业人口的35.19%,留守人口中老人和少儿所占比重为35.47%,那么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在总户籍人口中所占比例大约为29.34%,按照甘肃省劳动力的性别比可知,留守农村的29.34%的劳动力基本上是妇女,男性青壮年劳动力过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现代化方式的转变和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以2011年为例,甘肃省农村男性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达175.78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量的71.68%,女性劳动力转移人数为67.08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量的28.32%。这说明,性别观念在转移劳动力就业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力,农村女性在非农产业就业的机会相对少于男性。除了行业差别之外,劳动力自身受教育的程度、工作经验及劳动技能等因素均可以导致这种差别的产生。另外,中国传统思想以及农村妇女在家庭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客观上也是造成农村外流劳动力性别比例差距大的重要原因。

(三)甘肃省文化素质高的劳动力外流严重

2011年甘肃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为18—45岁的劳动力,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90.6%,而18—35岁年龄区间内的劳动力占全部转移劳动力的62%,表明转移劳动力主要为中青年劳动力。究其原因,从成本——收益角度看,青年人迁移的机会成本较小,由于大都还没有组成家庭,自由性更大,劳动技能和工作、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均不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并且比年长者可能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预期收益也较大。因此,在外流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中,青年人所占比重最大。

依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达到7520人,高中和中专的有12686人,初中程度和小学程度的人数分别为31213人和32504人,文盲人数占到了222.22万人。虽然从1982年—2011年,文盲率从50.91%降到了8.69%,但文盲绝对人数依然最多。

甘肃省2005—2011年农村外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基本情况为:外出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人在转移劳动力总量中所占比重从3.89%减少到2.73%,小学程度从20.86%减少到15.64%,初中程度从55.97%减少到53%,高中程度从12.15%增加到17.75%,中专程度从4.61%增加到6.02%,大专程度2.52%增加到4.86%。由此可见,甘肃省农村外流劳动力中主要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而且随着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推广,社会的进步,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呈现出以资本技术替代劳动的趋势,这就要求企业职工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素质以适应这种新形势。这客观上促使农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开始由数量型向素质型的转变,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农村转移出来的主要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中青年劳动力,依据总抚养比来看,甘肃省14地市平均总抚养比为35.47%,其中最高的临夏州42.6%,最低的兰州市为28.05%;少儿抚养比平均为24.64%,其中最高甘南州为33.04%,最低的兰州市为16.64%;老人抚养比平均为10.83%:其中最高平凉市为12.83%,最低的甘南州为8.88%。据此可知,甘肃省劳动力人口的总抚养负担重,尤其是老年人的抚养率很高,说明甘肃省农村的老龄化现象严重。甘肃省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非常严重,高素质的青壮年职业农民短缺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二、甘肃省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影响

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城镇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持续推进,同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在城乡比较收益悬殊的情况下,返乡致力于农村发展建设的意愿降低,因此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使多数农村陷入青壮年劳动力供给不足、现代农业发展乏力的困境。人口空心化对甘肃省经济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如下:

1.部分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村居民常年居住  于城镇,但农村仍然保留宅基地和承包责任地或将农田使用权让渡给村里的种植大户使用的情形,形成了农村中的“空户”和“准空户”的空心化现象。同时外出打工农民多数为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精英人才,其过度流失造成了农村的人才的“短板效应”,大多数农村出现农业女性化、村民底层弱势化、文化的缺失化和精神生活贫困化等问题。

2.农业劳动力稀缺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经营中农民尽可能利用农药、化肥、机械等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投入,由于缺乏科学施肥的相关知识,普遍存在不科学施肥的现象,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减产的恶性循环现象;同时,由于缺少年轻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机械化无法提升,出现大量土地被抛荒或隐性撂荒等现象,耕地利用程度下降,对甘肃省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3.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老人养老和留守儿童照看问题凸显出来。甘肃省农村老人“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占农村家庭的比例高达40%,出现不同程度的“老无所依”状况,留守老人养老、医疗和生活保障等问题日趋严重;留守儿童与务工父母长期分居,留守儿童面临亲情缺失、教育监护缺失和安全保护缺失等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敏感、偏执、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进城务工人员长期出门在外,传统血缘、家族以及庭伦理亲情观念日趋淡薄,与留守家园的配偶在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和待人处事的方式等方面差距有拉大之势,而留守妇女承担繁重的体力劳作同时,面临情感危机、家庭矛盾乃至离婚等危机。

农村空心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必经过程。农村人口的过度转移,导致了农村人口、土地、产业的空心化,甘肃省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对甘肃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分析得知,农村人口的外流主要原因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所获劳动报酬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太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务工代替农业生产,因此甘肃省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力度,培育农民的增收渠道,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当地农村人口就近打工,做到打工与农业生产兼顾;要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解决贫穷落后农村的交通、水利问题,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因地制宜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帮扶农村“能人”就近创业;要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完善留守儿童的监护制度,保障合法权益;鼓励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行动,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与妇女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救助,使这些农村弱势群体心理健康;要继续改革和完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各种城乡隔离的制度,使农民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大致相同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1).

〔2〕张茜,张俊.农村空心化现象的经济学解释[J].生产力研究,2008,(8).

〔3〕杨宝琰.人口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挑战与对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4〕董青青,范迪军.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5).

猜你喜欢

青壮年空心化甘肃省
The Interaction of Everyday Discourse and Professional Discourse—A Study of Generalized Argumentation in the Medicalization of Sleep*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
青壮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