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在杭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策略研究

2015-09-20蒋满意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体育运动课外

蒋满意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在杭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策略研究

蒋满意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针对杭州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以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干预手段,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出在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的策略。

阳光体育运动;在杭高校;体质健康;干预策略

一直以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近年来根据国家高校体质测试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干预策略,这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该政策的颁布开启了全新的学校体育与教育发展的新思路。[1]高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大学生是国家将来的栋梁和重要领域的人才,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其日后的工作效率,对社会发展极其重要,这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2]高校体育工作者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是每个体育工作者的职责。因此,对大学体育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良好契机,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必要的干预,是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杭州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682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 463名,女生 219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为了全面系统了解研究内容,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络检索工具对阳光体育运动及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相关关键词进行搜索和查询,查阅到相关研究方向的期刊及硕博论文40余篇,全面掌握本研究相关领域的进展和趋势,为研究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开展方向。

1.2.2 访谈法

走访了杭州市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详细了解各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和各高校大学生测试的体制健康状况,并记录了各位教授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第一手真实资料及各高校大一学生一年前后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分析问题和寻求对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690份,有效问卷682份;发放教师70份,回收70份,有效问卷66份。通过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通过问卷获得各高校改善学生体质的措施和方法

1.2.4 体质健康测试法

依据国家最新颁布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对杭州高校大学生的身高、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50米、800米及1000米项目进行测试。

1.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对文献资料、调查信息及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理论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后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变化分析

在杭各高校的大一学生在经过一年的阳光体育运动锻炼后,对一年前后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显示(见表1),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说明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影响不显著。

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表2、3),尤其是肺活量和耐力跑项目提高明显(P<0.05),说明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肺活量和耐力跑项目影响显著。

表1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后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变化(N=682)

表2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后大学生身体机能、素质指标(N=682)

表3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后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变化(N=682)

2.2 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策略分析

2.2.1 正确的指导思想

只有在正确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导向下,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才能得到真正改善,当前整个社会非常重视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健康问题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3]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产生并得以开展,所以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策略首先要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4]阳光体育运动的精髓是希望大学生能够在太阳底下进行身体锻炼,提高大学生身体锻炼意识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阳光体育运动的出现是国家基于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的担忧,多年以来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状况一直处在下降趋势,为了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来促进广大学生进行身体锻炼,青少年身体健康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就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成为了这一目标的指引方向。“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在贯彻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时刻以学生的健康改善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所有阳光体育运动安排的形式及内容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真正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2.2.2 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毋庸置疑,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主要还是取决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良好的体育教学能够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尤其是体育教学的改革要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宣传和开展,体育教学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促进课堂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将体育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中,促进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课同时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5]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是体育工作者关心和努力的方向,在教学理论上的研究是很丰富,但在实际效果上并不理想,很多教学模式不能够大面积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教学效果。体育教学的改革要紧随阳光体育运动要求,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契机,积极探索实用、可行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贴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活动开展好坏的重要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是否愿意进行体育锻炼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体育课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和兴趣程度,所以体育教师要肩负起这一责任积极对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和改革,适应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想及技能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平台,达到终身体育目的。[6]

2.2.3 丰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不是体育课堂就能解决的事情,现在高校体育课程安排一般是一周一次的体育课,大一、大二是必修课,三、四年级为选修课。[7]体育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要求。因此,体育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成了体育课堂的有益补充,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和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要在平时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展现和提高,这个过程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指引。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也需要体育教师指导和帮助,通过学校的统一安排,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深入挖掘,丰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积极调动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锻炼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游戏或体育团体表演,加强体育社团的集体效应,开展多种体育项目相互补充的体育综合娱乐活动,采取多种方式丰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2.2.4 建立体育竞赛机制

体育项目的竞争性特点是体育最大魅力之一,没有体育比赛体育活动就缺少活力,在体育比赛过程中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提升,体育兴趣得到加强,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大锻炼。[8]体育比赛的类型、强度及形式是多种多样,比赛的规则也不一定完全按标准执行,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其相应特点,在进行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及体育锻炼目的,建立体育竞赛机制。体育竞赛要建立稳定和长期的机制,根据体育项目不同建立不同项目的竞赛,比赛规则可以修改但必须始终如一的贯彻和执行。同时学生比赛应该是学生自己组织和实施,体育教师的任务是培养不同体育项目的裁判员和竞赛组织的工作人员,让学生自己组织和管理比赛并形成稳定的机制,最大限度利用阳光体育运动调动所有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积极性,使每个人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

2.2.5 加强保障措施

体育项目开展好坏有赖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学生体育锻炼硬件和软件的保障,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场馆设施、经费投入、监督检查和评比制度等。[9]

其中体育设施是不可忽视的硬件保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是非常快的,但要使学生持续的进行锻炼还是要依靠良好的体育设施保障。高校要积极进行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保证学生体育锻炼场地、设施数量和质量达标,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并根据体育锻炼需要满足现在大学生需求。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及体育部门监督检查相应工作要及时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育项目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奖励和评比制度,促进大学生锻炼和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热情。[10]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和预警制度,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

3 结语

在杭高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同程度有所提高,在杭高校在阳光体育运动影响下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多种方法和途径丰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加强保障措施的体质健康干预策略。

[1]孙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4,(34):209-211.

[2]司庆洛,曾红卒.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中不良行为的干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80-85.

[3]井红艳.多元视角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长效机制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4):25-28.

[4]侯志红.体育教学中的干预策略对大学生体质与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5]陈海春.福建省汉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分析及干预策略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6]覃立嵩.江苏大学大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4.

[7]董新军.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效能分析[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4):63-67.

[8]肖奇.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3,(S2):51-52.

[9]代狄,冯伟.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阳光体育运动模式研究进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3):66-67.

[10]丛洪岩,李小伟,刘辉.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与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87-90.

【责任编辑:黄素华】

Hangzhou University Students’Physique Health Interven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Sunlight Sports

JIANG Man-yi
(Zhejiang Economic&Trade Polytechnic, Hangzhou 310018, China)

By literature data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nd with a view to Hangzhou university students’physique health,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refer to the sunlight sport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exercise habits and improve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putting forward physique health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sunshine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angzhou;physical health; intervention strategy

G807.4

A

1671-9565(2015)04-083-04

2015-10-30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在杭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策略研究”(编号D14WH 06)阶段性研究成果。

蒋满意(1978-),女,湖南岳阳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体育学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体育运动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转动小脑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