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扮演法在口腔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20杨静谊何文喜朱庆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五年制口腔医学角色扮演

杨静谊,余 擎,何文喜,张 莹,孔 辉,朱庆林,陈 衍

(陕西西安710032:1.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2.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科;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口腔医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充满了人文因素,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就是一门学问。在当今中国,医闹事件层出不穷,与患者沟通不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沟通教育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医生基本上是在行医后才逐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在医患矛盾如此严重的今天,使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就逐步学会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角色扮演,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互动活动,人们通过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可以分享和感知经验与心得。我们在牙体牙髓病学的教学中进行了角色扮演法的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1 教学对象和方法

1.1 教学对象

以我校2006、2007级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八、五年制学生46人为教学对象,其中五年制大四学生36人,八年制大五学生10人,均处于集中学习口腔医学临床专业课阶段。

1.2 方法

牙体牙髓病学专业课安排在五年制的第七、八学期,八年制的第九、十学期,角色扮演法教学在学年末理论课的学习结束并经过几次病例讨论后开始实施。将五年制同学分成6个小组(n=6),八年制同学分成2个小组(n=15),各小组自行组织讨论准备病例,并安排2~3位同学扮演患者、家属,其余同学扮演医生及助手;相互作为对手的小组通过抽签随机决定。每个小组均安排1名讲师或讲师以上资历的临床医生作为辅导老师。

角色扮演法教学结束后,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于“角色扮演法”教学方式的反馈意见。共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46份,调查内容见表1。

2 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角色扮演法”教学活动的学生中,95.7%对自己的表演感到满意;93.5%认为课堂所学知识对临场发挥有促进作用;97.8%认为这次活动对即将到来的临床实习有帮助;所有学生都肯定了辅导老师和点评专家的作用,并对将来担任评委表示期待。但17.4%的学生不敢肯定对交流的对象表示了足够的尊重,21.7%的学生对自己语言表达缺乏自信(表1)。

表1 学生对角色扮演法的反馈

3 讨论

“角色扮演法”教学属于情景式教学法的范畴,是借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认知与感情、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1]。医学是与人打交道的学科,“角色扮演法”教学能将认知与感情整合到医学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由于偏重操作,长期以来对人文与技术的结合重视不够,使得学生走向临床后,在与患者的交流方面缺乏自信,经过多年的临床磨练才“自学成才”,因此,我们在口腔专业本科生中开展了“角色扮演法”教学的尝试。所有学生对将来担任评委表示期待,97.8%的学生认为这次活动对即将到来的临床实习有帮助,这表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改革是欢迎的。其原因,除了前述学习人文知识和能力的迫切性外,还在于“角色扮演法”教学一改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为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我们引入了“一对一”的竞赛方式,互为对手的小组在现场抽签决定。这不但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还利用了青年人争强好胜的特点,激发他们去系统复习、归纳所学知识,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准备病例,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应对对手的挑战。“角色扮演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均有专家随堂点评,学生准备的病例、对病例的解析尽管有不完善之处,但其态度是认真的,对于刚刚学完理论课的学生来说,做到这些已是难能可贵。比较而言,对病例的准备要强于对病例的解析,这不仅是因为病例准备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组内可以充分讨论,而病例的解析是现场完成,对知识的归纳水平、对语言组织能力的要求更高[3];还在于在病例准备过程中,有辅导教员的“有限卷入”。

“角色扮演法”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积极性,教师不能介入太多,但不能完全不介入,完全不介入容易产生较大偏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病例的准备是关键,如果病例准备不好,就会导致病例解析时的困惑,因此我们给各小组安排了辅导教员,主要作用就是在病例准备时实施教员的“有限卷入”[4]。实际过程表明这种“有限卷入”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既通过病例准备的准确性来促使学生自己把握课堂学习与讨论的尺度,又通过病例解析使得预先设计的角色扮演适当超越了课程标准的范畴,这些超出预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自我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十分有趣,对于他们的认识提高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角色扮演法”教学也揭示了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乃至通识教育阶段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例如,17.4%的学生不敢肯定对交流的对象表示了足够的尊重,21.7%的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表达缺乏自信,这些都提示,长期以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远远不够,这也是我国通识教育和专科教育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5]。

[1]周璿,王左敏,周源,等.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开展情景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中国病案,2013,14(11):63-65.

[2]李莹,张锡之.小组合作与角色扮演相结合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5):501-504.

[3]马静洁,李浩南.角色扮演法在培养护生沟通能力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07,27(2):60-61.

[4]胡洁琼,张玉峰,黄翠,等.角色扮演法在口腔临床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医学,2012,40(1):39-42.

[5]陆晓庆,陈宁,李谨.体验教学在医患沟通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80-81,108.

猜你喜欢

五年制口腔医学角色扮演
欢迎订阅 欢迎邮购2022年全年《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2021年第十六届中国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结果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征稿征订
角色扮演游戏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口腔医学
角色扮演
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