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子单人操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分析①
2015-09-19黎良发
黎良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 广东广州 510420)
第12届健美操世锦赛男子单人操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分析①
黎良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 广东广州 510420)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是由操化动作、难度动作、托举与配合以及复杂多样性的过渡与连接动作组合而成。通过对第12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操的前7名运动员的成套中所做的过渡与连接动作进行观察、统计,根据其连接的空间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在本届比赛中,男子单人操的成套中使用了大量的B-C-A类型的空间的腾空变换。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发展趋势已经不亚于难度动作的发展。
竞技健美操 世锦赛 男子单人操 过渡与连接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成套动作的运动项目。成套动作中,过渡动作是指从一个造型、状态、风格、位置转换到另一个形式的动作,用以连接成套中两个不同主题或段落,动作空间允许改变的三大空间(地面A、站立B、腾空C)。而连接动作是指连接两个不同的动作,该动作本身没有空间变化。过渡与连接动作可选用舞蹈、体操、艺术体操、技巧、武术等体育项目的元素。在成套动作编排中,过渡与连接动作不仅能使成套动作具有流畅性,并且起到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使成套动作更具有多样性、发杂性与创新性,甚至可以成为成套动作的亮点,是体现成套动作编排设计的主要内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12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操决赛前7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录像逐一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
2 讨论与分析
2.1 过渡与连接动作的阐述
过渡与连接动作是一个部分的两个方面,过渡动作是从一个造型、状态、风格、位置转换到另一个形式的动作,用以连接成套中两个不同主题或段落,动作空间必须改变三大空间(地面A,站立B,腾空C)。而连接动作是指两个不同内容的动作,该动作本身不允许空间变化。根据连接动作所连的内容来分,可分为操化-操化、难度-难度、操化-难度、难度-操化、操化-托举(集体)、难度-托举(集体)六个类型,而男单就只有前三种。
2.2 第12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项目的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编排分析
竞技健美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艺术裁判的评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在本届世界健美锦标赛中男子单人操的运动员们已经打破以往较简单的过渡动作的空间转换、运动轴及连接动作的衔接的方式。而大量采用了较复杂、多样性空间转换和较高难度的运动轴的过渡动作以及灵巧的衔接方式。通过使用多样性的过渡与连接动作使成套看起来更具有创新,给人一种不同的视觉效果。
2.2.1 过渡与连接动作空间的转换特征
过渡动作的完成空间必须改变,而连接动作一般不发生空间转换。在成套动作中过渡动作常与部分难度动作一起共同承担着运动空间的转换任务,实现地面(A)、站立(B)、和空中(C)3个运动空间的过渡。使成套动作中不同动作内容形成流畅的衔接,空间的层次起伏明显,使运动员的表演具有艺术闪亮点、更具有观赏性。
通过表1显示,一次的空间转换类型分为2种类型;A-B、B-A,而运动员A-B的空间转换运用较多,如单膝跪地起。A-B的空间转换在本次比赛7套成套中运用最多的一个成套次为5次。B-A的空间转换,如弓步下地,7套中6套采用了一次,中国队才用了两次。1次的空间转换常运用在与难度动作的连接上,如直角支撑转体-单膝跪地起。两次的空间转换分为4种类型:B-C-B;B-A-A;B-AB;B-C-A。而这一类型的过渡与连接动作是展示空间的起伏、如腾空,这一类型中间没有间歇,不参与任何难度动作。成套中运动员采用B-A-B和B-C-A较多,B-A-B大部分成套采用一次,如弓步下地,单膝跪地起。而B-C-A,7套成套中运动员最少都采用一次,第一名运动员I v a n P a r e j o和第三名的中国运动员黎良发采用了三次B-C-A的转换,如后空翻成俯撑等。三次以上的空间转换类型分为;B-C-A-B、B-A-C-A,这一类的空间转换较为复杂,B-C-A-B,如鱼跃前滚翻站起。B-A-C-A,如肘撑踺子后团成俯撑。
2.2.2 过渡与连接的衔接功能
过渡与连接动作重要的功能是能把成套中段落或不同动作的内容之间进行衔接,使成套动作变的流畅,使成套融为一体。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包含难度、操化、过渡连接。因为难度动作有些需在地面完成,只能靠过渡动作来连接地面难度动作的开始,这样有利于成套动作的流畅性。地面难度动作完成后需靠过渡动作将运动空间转换到站立状态才能进行操化动作,这样有利于操化动作的连接流畅,完成质量。所以在成套中过渡与连接动作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转换运动空间、借助惯性或缓冲惯性、改变动作路线与方向、调整身体位置、调整节奏、调整成套中音乐所适当的编排、调整运动员自身的体能分配。过渡与连接的合理运用,使成套动作连贯流畅,更好地保障难度及其他动作的完成质量,提升成套动作的整体表现效果以及闪亮的观赏性。
表1 男单运动员成套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空间的转换类型
表2 男单运动员成套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类别及名称
2.3 对男单项目成套动作中过渡动作出现的类型和动作名称
通过表2看出,本届世锦赛中,A-B、B-A,两种类型使用的次数相对较多,B-C-A也使用的较频繁。B-C-A-B、B-A-C-A这两个类型,少许能力较强的运动员运用了这样复杂多样性的空间转换。从表2看出,第一名是来自西班牙的选手I v a n,他最显为突出的是他的柔韧性,不管任何过渡与连接动作都是运用他的强项柔韧性来完成的,而他这次成套中的开场过渡动作是采用了体操动作中空翻类型的动作演变成健美操的过渡动作,肘撑踺子后团成俯撑,这个过渡动作具有3次空间转换,是B-A-C-A类型,观赏性非常高。还有一些过渡与连接动作都非常吸裁判以及观众的眼球,如半前软翻成坐地,同样采用了体操动作中的空翻类型,再此加上他的个人特点柔韧性来完成,既简单又巧妙。还有那些翻身片腿360°,跪地搬腿转体360°更独特的体现了他的个人特点。
第二名选手来自罗马尼亚,其过渡与连接动作并没有很大的特点,他都是采用了一些健美操传统的基本过渡与连接动作,大部分才用前滚翻下地、单膝跪起,这样的过渡动作虽没有特点,但完成简单。
第三名选手来自中国的黎良发。他的成套动作最为明显的体现出他的个人特点与能力。他的过渡与连接动作也是在这次比赛中的亮点,他总共采用了11次过渡与连接动作。例如:单腿起跳后空翻、后空翻360°成俯撑、360°鱼跃前滚翻、这些过渡与连接动作全部采用体操动作而演绎的过渡与连接动作,通过对健美操的悟性去创新的过渡与连接,充分体现出其过渡的高难度、高技术、高技巧并突出个人的能力、独特、竞技与观赏性。
并列第三名是来自罗马尼亚的选手,该选手的过渡与连接动作是采用一些普遍的下地的过渡连接动作改成跳跃至空中再下到地面,如:正踢反转下地,稍微改变下就变成跳跃正踢反转下地,这也是一种新的创新,但这种过渡动作较于简单,但作为地面过渡动作该选手还是比较新颖,如肘撑挑身起,远距离来观看这个过渡动作,相似肘撑小翻,给裁判和观众一种视觉上的错觉,此过渡动作在成套中消耗的体能不大,由此看来还是比较有创意的一个过渡动作。
第五名和第六名选手同样来自法国,采用的过渡也是很有创意,如:单腿起跳后直360°成叉下,单手转体360°成跪,也是今年过渡与连接动作中的其中之一的创新,无论从空间的变化,难易程度来说,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完成该过渡,该过渡超越了难度动作的难度性。该过渡动作,需要很好的身体控制能力,空中身体的灵活性,空中的知觉度,才能完美完成此过渡动作。
第七名是来自意大利的选手,该选手选用的过渡动作较少,采用的都是一些基本的过渡与连接动作。
2.4 对男单项目成套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艺术价值和艺术评判的关系分析
过渡与连接动作在成套中具有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衔接成套中难度动作与操化动作的核心,贯穿这个成套的流畅性。根据国际竞技健美操艺术分评判的规则,在成套中成套动作的创编总分为10分。其中包括:(1)动作编排(最高4分);(2)操化内容(最高3分);(3)表现与音乐(最高3分)。过渡与连接动作属于成套动作编排,它分为:(1)操化动作;(2)难度动作;(3)过渡与连接动作。它是根据这三个内容、过程、空间及相互关系进行评价,从动作编排的评判标准中(A成套动作的动感与流畅性;B成套动作的复杂与创造性;C成套动作的选择多样性;D比赛场地、空间的有效使用和在场地内所有成套动作的时间顺序上的安排)。在本次世锦赛中,运动员都采取了具有复杂与创造性的过渡与连接动作,他们引用了舞蹈、体操、艺术体操、技巧、武术等体育项目的元素。使过渡与连接动作变的具有多样性、观赏性。在采用这些多样性的过渡连接时,要看适不适合在成套动作中采用。根据国际竞技健美操违例动作规定:(1)使用所有围绕矢状轴和额状轴的转体动作;(2)所有的用手支撑的动作身体成垂直线;(3)任何违背人体自然姿态的动作,例如身体后屈、转膝、足尖起。但在这次世锦赛中,过渡与连接动作允许使用前滚翻、后滚翻的动作。任何的过渡动作只要不经倒立位置,偏侧就可以,可以使用肘撑避免垂直倒立的位置。过渡与连接动作在动作编排中的每项评定指标中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操化动作组合和难度动作都不在动作编排评分的范围。2.5创造性的过渡与连接动作是成套的艺术闪亮点
此次比赛的冠军西班牙选手Ivan,他个人的柔韧性非常惊人,对于一名男子运动员,既然有如此的柔韧,甚至超越女运动员的柔韧性,他的难度分达到了4.15分,而且做每个难度动作时运用所有的过渡与连接动作非常新颖流畅,完成分8.95分,让人意想不到,艺术编排也得到了所有裁判的肯定,得到了9.1的高分。还有第三名的中国选手黎良发,凭借他的高强能力、以及独特惊人的高技巧独一无二的过渡与连接动作,并且高质量、高创新、大幅度、流畅的完美完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过渡与连接动作是艺术价值的体现是实现段落与不同动作内容之间的流畅过渡与衔接,从规则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对过渡与连接动作艺术价值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2)在本届比赛中,A-B、B-A、B-C-A三种空间转换动作使用相对较多,同时男单选手也少量采用了三次的空间转换的类型BC-A-B、B-A-C-A。
(3)在本届比赛中,大量引用体操动作中而演变成健美操中的过渡与连接动作,使过渡与连接动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其发展不亚于难度动作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再下一周期的国际规则中的新特点:滚翻、手翻等绕额状轴运动的动作被采用,对违例的动作逐渐放宽限定要求,拓宽了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创新设计空间。使健美操更具有观赏性。
3.2 建议
(1)教练员与运动员应充分重视过渡与连接动作在成套动作中的作用,同时,加强过渡与连接动作的专门训练。
(2)运动员应加强综合上肢、腰腹、弹跳、爆发力量以及柔韧性与协调性的能力。
(3)过渡与连接动作应大胆借鉴舞蹈、体操、艺术体操、技巧、武术等体育项目的元素。用这些元素来演变成健美操成套中的过渡与连接动作,使过渡与连接动作变的复杂、多样性、巧妙、新奇、闪亮。但在借鉴这些元素编排时,注意违例动作。
(4)编排过渡与连接动作时,不要只想着创新、新颖、巧妙,而运动员没有能力能表现出来,因为好的过渡与连接不能很轻松自如的在成套中表现出来,反而会因此丢失掉大量分数,因此要根据运动员的自身能力,去适当的分配过渡与连接的难度性和顺序,所以在成套中过渡与连接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5)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编排设计应综合考虑成套动作与音乐结构特征,考虑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前后衔接内容的特点,充分体现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编排设计的巧妙性与艺术价值观,将充分的把握成套动作的总体艺术效果。
[1]国际体操联合会.2009-2012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M].中国健美操协会印刷,2009.
[2]李育林.新周期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的艺术价值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30(6):53-56.
[3]胡向红,谭晓冬.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功能与设计要求[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58-60.
G831.3
A
2095-2813(2015)01(c)-0008-03
黎良发(1991—),男,广西人,健美操国际级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