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就是世界一流水平!”

2015-09-18王孝祥

中国石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探井气田分公司

□ 本刊记者 王孝祥 贺 彦

重点探井上钻前,至少经过从基层研究院到集团总部领导专家4轮严谨详细的论证,这是保证探井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勘探分公司在四川盆地共部署实施“1字号”探井27口,63%钻获中高产工业气流,而全球“1字号”探井成功率不到30%。集团公司领导高度肯定:“这就是世界一流水平!”

所谓“1字号”探井就是在一个新的勘探区块,实施的第一口预探井。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说:“一口预探井要成功,关键是准确预测地下油气层,给钻探提供精准的目标。要做到准确预测就必须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

严细论证预探井

时光回到2006年初,普光气田勘探如火如荼。为尽快落实普光之后新的战略展开接替阵地,分公司已提前在有可能成为接替区块的川东北通南巴地区实施地震勘探和钻探,但没有取得战略性重大突破;在元坝地区实施二维地震勘探,没有发现大型构造目标。新的接替区块不明朗。

当时分公司机关在昆明。2006年2月1日,大年初四,温暖的春城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没有回家过春节的分公司勘探处与研究院的专家们一大早来到会议室,继续研究川东北地区的新老勘探资料。连续几天,他们一直沉浸在这些资料里。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就是这一天,他们通过反复分析研究,在元坝地区的地震剖面图上发现二叠系飞仙关组至长兴组地层存在异常反射。大家十分激动,通过深入讨论和分析,认为长兴组至飞仙关组地震异常体可能是良好的礁滩储层,元坝地区第一口预探井应该针对这一目标论证。

20天后,初步研究结果和论证方案出来了。科研人员通过对元坝地区1000余公里的新老地震剖面进行精细解释,明确了长兴组至飞仙关组台地边缘相地震异常体范围,初步落实了元坝地区礁滩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和规模,论证了元坝1井。分公司勘探研究院专家对论证方案进行认真讨论后,觉得飞仙关组至长兴组地震异常体的范围圈定不够精细,要求科研人员把研究做细做深,进一步完善方案。

3月初,方案第二稿出来后,分公司勘探处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讨论,提出还须进一步细化礁滩储层的发育特征和范围。

3月中旬,分公司组织专家对方案第三稿进行审查,提出了更细的研究和修改建议。

3月底,集团公司组织专家对分公司提交的元坝1井井位部署建议进行研讨和论证,批准了分公司的论证方案,同时提出了更严更高的研究和修改要求。

经过4次认真论证和修改,元坝1井部署方案终于获得总部同意。2006年5月26日,该井肩负石化勘探人的新希望开钻。2007年10月,钻获50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成为元坝气田的发现井。

郭旭升介绍说,分公司的重点探井特别是“1字号”探井上钻前,至少经过从基层研究院到集团总部领导专家4轮严谨详细的论证,这是保证探井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 野外勘探攻坚克难。王孝祥 供图

精细刻画大气藏

一张坐标清晰、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元坝气田主力产层长兴组沉积相图,从上往下,依次用深蓝、浅蓝、蓝绿、浅绿、灰绿等5种颜色把2亿年前一片汪洋的元坝地区由深到浅进行填色。在图的左下部分蓝绿至灰绿地带,用粉红色标出4个长条形台地边缘生物礁,用嫩黄色标出2个台地边缘浅滩,用浅红色标出2个台地生屑滩,这8个礁滩体是元坝生物礁气藏的藏身地,里面还散布着用淡墨色和十字星标出的探井名字。分公司总地质师胡东风说,这8个礁滩体平均埋深6673米,面积530平方千米,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086.93亿立方米。

2011年7月,元坝气田第一期探明储量评审过程中,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的专家看到这张图时赞叹说:“勘探工作就得这样做精做细,这张图称得上勘探研究的经典作品!”

那么,这样一张精细的气藏图又是怎么刻画出来的呢?它是分公司勘探研究院和相关协作单位200多人,从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花了2年半时间绘制而成。绘制过程中共完成元坝地区21口探井约346米岩心样品采集和描述,以及8000余次样品分析测试;完成21口井的单井层序地层、沉积相划分和连井对比分析;绘制长兴组沉积与层序地层格架图、连井层序地层格架图、地震层序地层格架图、沉积模式图、沉积相图等地质图件共计55张;完成元坝地区5层、每层2189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编制重要沉积时期成果图件共计35张;完成元坝礁滩相带约1000平方千米储层综合预测和流体检测研究,编制储层预测成果图共计15张;完成元坝礁滩相区三维提高分辨率处理,满覆盖 650平方千米。

该公司按照这张图优化勘探部署,原计划打40口探井优化后变为30口,节约勘探投资12亿元;探井成功率92.3%,超出世界平均水平50%;其中10口探井单井产量超百万立方米,打出了国内罕见的高产气井群。

严实跟踪钻探研究

行话说,钻头不到,油气不冒。勘探研究和部署要变成勘探成果,必须靠钻头来实现。而保证钻头向着油气勘探目标挺进是现场跟踪研究的首要任务。

胡南方是分公司一名已有30余年工作经历的地质工作者,前20年从事野外地质和室内研究,近十多年一直在钻探现场开展钻井地质跟踪研究。他自信地说,在他开展过钻井地质跟踪研究的地区,什么样的地层出什么样的岩心和岩屑,不同岩心和岩屑具有怎样的含油气特征,自己了如指掌。这也是分公司对勘探现场每一名地质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

但每到一个新的勘探区块,地下情况与相邻的成熟勘探区块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并紧密结合实际对每一口探井特别是“1字号”探井开展地质跟踪研究,科学指导钻探。

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井焦页1井的钻井跟踪研究给胡南方留下难忘的记忆。在全井钻探过程中,最难控制且必须控制好的关键,也是最主要的地质目的,就是确保斜井段下靶点和水平段全部落在优质页岩气层。为确保达到钻探目的,钻头进入海相页岩层后,胡南方等地质技术员全天驻井跟踪研究。

2012年7月15日,焦页1井斜井段进入下靶点时,胡南方将钻出的岩屑与该井在直井段同一层位钻出的岩屑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地层提前,认为按原井眼轨迹控制方案钻至水平段,很有可能钻穿优质页岩层,造成脱靶。这一分析引起了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专家迅速赶到现场组织处理。研究处理方案时,胡南方等现场地质技术人员提出,为确保中靶,最好将靶点垂深上提20至30米;但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一计算,上提20米大大增强了造斜应力,造斜难度增大,即使造斜成功,水平段钻进将非常困难。随后,他们围绕既要确保实现地质目标,又要确保安全钻进这个两难之题,连夜进行分析、计算和研究,最后决定将靶点垂深上提15米,同时满足地质和工程的需要。

按照调整后的方案实施,焦页1井水平段井身控制精准,测井解释证实水平段在优质页岩气层中穿行,气层钻遇率100%,这为该井试获高产页岩气、成为涪陵页岩气田发现井奠定了良好基础。

类似这样的典型细节,在分公司的勘探和科研工作中俯拾皆是。该公司员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细节决定成败”的深刻内涵,践行着“严从细中来,细在实中求”的理念,并以“严细实”作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和勘探成果。

猜你喜欢

探井气田分公司
延安气田集气站的无人值守改造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500米以浅探明万亿方页岩气田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深水探井井筒完整性失效风险评估
基于RTree与矩形碰撞检测的探井文字标注避让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General Electric’s Innovation
COACH Inc. in 2012Its Strategy in the “Accessible”Luxury Goods Market
IWI美国分公司ACE GAR1651步枪
我国首口超深水探井测试成功
我国首口超深水探井测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