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旅游业发展状况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15-09-17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商业会计 2015年14期
关键词:人口数量人均收入城乡居民

(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了以国民消费为主体的大众旅游新阶段。1999年的国庆“黄金周”标志着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起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消费支出是衡量旅游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综合性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居民收入的增多;二是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这一点大多数学者都能达成共识。但是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对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对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因素分析主要是套用国外的理论,缺乏结合我国国情和居民实际情况的研究;其二,对国内旅游影响因素的评价以定性为主,缺少使用数学模型对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的评估研究。因此,本文将根据近些年的数据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一)影响因素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更重要的是,它能衡量旅游消费所需外界环境的完善程度;GDP指标越高,相应的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等公共基础设施越完善,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国民的富裕程度愈高,人民的精神需求层次愈高,消费观念愈强。经济的增长对消费有着强烈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类似旅游业这样的高端文化消费。因此本文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影响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见下页表 1,单位:亿元)。

2.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会影响居民的消费观,收入相对宽裕的居民,才可能在解决衣食温饱之后进行旅游消费,城市和乡村的居民消费观也有所不同,此处综合考虑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能更客观地反映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国内消费总支出的影响 (见下页表 1,单位:元) 。

3.人口数量。人口数量的多少会影响旅游人次,从而影响旅游收入,甚至是旅游市场,由于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2005年人口数量已达到13亿,因此巨大的人口规模是促进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发展的有利条件。本文收集到共20年的相关数据,见下表,包括1994—2013年的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人口数量(见下页表 1,单位:万人)。

(二)模型的建立

1.设定模型。为了清晰地判断居民收入、人口数量及GDP的改变是否带来了旅游消费支出的变动,在此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GDP、人口数量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我们选取如下模型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其中,Y为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单位:亿元),X1为国内生产总值(一至四季度的累计值)(单位:亿元),X2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单位:元),X3为人口数量(单位:万人)。

2.估计参数。在设定模型的基础上用Eviews 7.0软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三)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GDP每增长1亿元,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就会增长0.0373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每增加1元,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就会减少0.213155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人口每增长1万人,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就会增加0.110974亿元。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并不一致。

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由模型回归结果可以得到:R2=0.991006,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2)F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ɑ=0.05,在F分布表中可查 F (3,12)=8.74<440.7561故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人口数量对国内旅游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3)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ɑ=0.05, 由分布表可得 tα/2 (12) =(12)2.179,由表1可知模型中各变量对国内旅游消费支出有较弱的影响。

3.计量经济学检验。(1)自相关性检验。运用D.W统计量检验,建模过程中的基本假设之一是随机误差项不相关,表现为 Cov(i,j)0,其中 i、j=1,2,…,n。 如果出现 Cov(i,j)0,其中 i、j=1,2,…,n,即对于不同样本点随机误差项之间不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某种相关性,也就是出现了序列相关性。采用D.W检验法来检验模型的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性。该回归方程可决系数较高,回归系数均显著。对样本量为16、三个解释变量的模型、0.05显著水平,查DW统计表dL=0.633,dU=1.446,模型中 du<DW=1.934764<4-du,显然模型中无自相关。(2)异方差检验。运用怀特异方差性检验,结果p值都>0.0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此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3)多重共线性检验。运用klein判别法,X1,X2,X3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因此要修正多重共线性,修正后的模型为:

X2去掉后,消除了多重共线性,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各项计量指标令人满意,而且从经济上是符合实际的。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受GDP,人口数量影响较为显著,我们确定为最终结果。(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增加0.026435亿元;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数量每增加1万人,国内旅游消费支出增加0.075634亿元。(2)统计检验。拟合优度:修复多重共线性后的可决系数为0.990890,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表1 1994-2013年相关指标数据

三、政策建议

(一)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模型可知,国内生产总值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显著,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化旅游企业改革,积极引导各类资金投资旅游业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旅游行业“十二五”规划、《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等国家层面的旅游产业政策的带动下,更多地方性的旅游利好和优惠政策也不断出台,成为助推旅游业发展的强力催化剂。另外,我国大中型国有旅游企业与世界一流的国外旅游企业相比,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还落后很多,这一点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很不适应。因此,当前我国旅游企业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实现品牌化、网络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经营,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二)更深层次地挖掘国内旅游市场

现阶段国内旅游市场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的重要影响,跟发达国家的旅游产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既定的人均收入水平下,政府应加强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提高,从而扩大消费支出。城市居民是旅游消费最主要的群体,因此,旅游业高增长将伴随着整个城市化进程。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这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另外,我国有着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尤其是政府在 “三农”问题中实行增加农民收入等各项政策后,农民的消费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国内旅游企业应该在保持城镇居民旅游支出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大开发适合农村居民的旅游项目来吸引其旅游消费。

(三)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要发展国内旅游业应首先发展国内的交通运输业,近年来,动车及高铁的建设,尤其是城市客运专线的开通,使居民的出行极为方便,旅游的辐射范围也随之拓展。未来旅游业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周期。同时,公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的作用极为关键,对其他旅游运输方式和其他旅游基础设施具有带动作用。许多景区地处穷乡僻壤当中,正是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跟不上从而影响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加快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意义重大。因此,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四)倡导红色旅游,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提高国人文化素质和爱国热情,建设和谐社会,很有必要。因此,由政府出资,免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旅游服务,并结合实际,完善各红色旅游项目的建设,从而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爱国热情,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世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特别是美国把战略重心回归亚太地区的大环境下,很有必要通过红色旅游,迅速抓住时机,提高国民爱国意识,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高综合国力。

猜你喜欢

人口数量人均收入城乡居民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风险的对策分析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首超15岁以下人口
国家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韩明年人均收入有望破三万美元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新疆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