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U模型的货币流通速度解释
2015-09-16潘雪阳
【摘要】基于MIU模型框架,分析消费和储蓄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发现居民越重视当期消费,则货币流通速度越快,而居民越重视货币持有量(储蓄),则货币流通速度越慢。中国货币流通数据显著慢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具有高储蓄的习惯,对未来生活的保障比当前的消费更让国人看重,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居民则更看重当前消费,对储蓄的需求较低。
【关键词】MIU模型 货币流通速度 储蓄 消费
在当前中国经济转轨时期,货币增速率长期高于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和,成为众多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货币增速快于GDP和通货膨胀增速之和,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GDP/名义货币供应量)下降。货币学派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居民的支付习惯以及财政金融制度等因素,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规律性。但是这种观点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1990年,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是1.22,此后则持续下降,到了2012年已降为0.53。为什么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会持续下降?
要了解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之谜,首先要了解经济中合意的货币存量是多少。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货币是不存在的,商品交换和各种贸易活动被假设为无需货币参与而能够无障碍完成。把货币引入新古典模型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内涵货币效用模型(MIU)和现金预留模型(CIA)是较为著名的两种。MIU模型由西德洛斯基(Sidrauski,1967)首先提出,现在被广泛运用于货币经济学研究。该模型假设经济人除了消费商品外,直接持有货币也能获取效用,从而使得在均衡状态时,其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CIA模型由克拉奥(Clower,1967)首先提出,该方法明确规定消费品必须使用货币进行购买,使得经济人必须预留一定数量的货币以购买消费品,因此在均衡状态下,经济人必须持有数量为正的货币。CIA模型引入货币的方法体现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
在CIA模型中,货币只是作为交易媒介存在,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并没有得到体现。CIA模型中的行为人的效用全部来自于当期消费,行为人每期保留的现金全部是用于在下一期购买消费品。因此,在CIA模型中,不存在作为价值储蓄功能的货币。然而在现实中,尤其是在中国,家庭储蓄具有非常庞大的规模,这些储蓄并不仅仅是为了近期的消费而存在。许多家庭具有长期储蓄计划,其中除了一部分是为了未来消费,更多的部分则是为了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产生。这会导致行为人每期最优的货币持有量大于下一期的消费水平,CIA模型无法体现这一点,而MIU模型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MIU模型,持有货币本身就会产生正的效用,虽然这被很多人批评是为了确保货币有正的需求而走的一条捷径,因为持有货币这种印刷品本身而不消费的话,作为理性人很难从中得到效用增加。但是,正如瓦什(2004)所指出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保险,那么,即使从不真正花费掉,货币也会产生效用。”中国家庭的长期储蓄,更多是为了保证未来生活的平稳性,类似于购买了保险。因此,持有货币能产生正的效用的假设更符合中国的情况。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MIU模型为基础,研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非常多。国外的经济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货币流通速度是否稳定,以及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各种因素。
关于货币流通速度是否稳定的问题,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都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从经验数据来看,新货币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1963)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内是稳定的,其根据美国近100年的数据资料,计算出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每月约递减1%。然而,Bordo和Jonung(1981)则提出了货币流通速度的U型结构假说,他们研究了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100多年以来的货币流通速度,发现在二战之前,这些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呈下降趋势,而二战之后,货币流通速度呈上升趨势。从理论模型方面看,在标准的CIA框架下,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但是,当CIA模型引入信贷或者谨慎性货币需求等放松现金约束的条件后,货币流通速度将不稳定。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很多,包括居民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资本市场价格走势、制度变迁、产业结构、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以及民众的消费习惯和对各种经济因素的心理预期。目前来看,各种研究的结果众说纷纭,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托宾(1956)认为货币需求的增长慢于收入的增长,使得收入增长后货币流通速度上升,而弗里德曼(1959)、Ezekiel和Adekunle(1969)以及Santoni(1987)认为货币需求的增长快于收入增长,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货币流通速度是下降的。此外,凯恩斯学派的一些学者认为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有显著的影响,而货币学派的弗里德曼等则认为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几乎无影响。类似的争议也存在于通货膨胀率、汇率等因素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有关研究中。由此可知,不论是在理论分析方面,还是在实证分析方面,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争论和不解之谜。
(二)国内研究综述
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现象,国内的研究较多。易纲(2003)、左孝顺(1999)等认为,中国经济在转轨时期,货币化进程的推进,导致货币需求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速,从而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谢平和张怀清(2007)提出,货币化程度的提高虽然能够解释M2/GDP的持续上升,但无法解释中国M2/GDP高于其他国家的事实,因为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的货币化程度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其认为银行主导的金融系统和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是导致中国M2/GDP异常高的主要原因。汪军红和李治国(2006)认为,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张杰(2006)认为,政府对影响体系的控制是中国高货币化结果的基本原因,在经济改革背景下,政府部门、银行体系和居民之前存在特殊的“互补”关系,这种特殊的金融制度导致了中国的高货币化结果。余永定(2002)、刘志明(2001)等学者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是M2/GDP异常高的重要原因。黄桂田和何石军(2011)认为,利率和汇率管制等金融抑制行为导致了M2/GDP偏高,并经过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抑制至少导致现有的M2/GDP偏高30%的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大多数学者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即M2/GDP升高)的原因集中在中国经济改革时期特殊的经济金融制度上,这些研究缺乏理论模型支撑,结果的合理性存在一定的疑问。赵留彦(2006)扩展CIA约束,研究货币流通速度在扩展CIA模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扩展的CIA框架下,货币化和信用化对货币需求和流通速度的影响并不确定;在哈罗德中性条件下技术进步并不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但是赵留彦(2006)的实证结果却表明,技术进步促进了产出增长,并且在短期中会使得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与其理论模型得结论不相符。此外,赵留彦(2006)发现,中国的货币化和信用化在总体上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上升,这与易纲(2003)和左孝顺(1999)等的结果正好相反。
二、MIU模型及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一)模型框架
可见货币流通速度v与技术因子(A)无关,而与α、β、θ、δ、a和b有关。
观察(19)式,可以发现,系数a反映了效用函数中,消费(ct)和货币持有量(mt)的相对重要性。如果a越大,则效用函数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越高,货币持有量所占的比重越低,即消费相对于货币持有量更重要。反之,若a越小,则货币持有量相对于消费更重要。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知,货币流通速度与MIU模型的效用函数中当期消费的重要性正相关。当期消费越重要,则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反之,货币持有量对效用越重要,则货币流通速度越慢。
为什么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明显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慢?我们认为重要原因是中国人更看重储蓄,即MIU模型中的货币持有量带给中国人的效用增量明显高于其带给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的效用增量。随着储蓄持续增加,货币存量相对GDP的比重越来越高,即货币流通速度越来越慢。中国人重视储蓄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根据IMF公布的2013年数据,中国的储蓄率高居全球第三,国民储蓄总额占GDP比重超过50%,而同期美国的国民储蓄总额占GDP比重仅为17%。
至于中国人为什么看重储蓄,相关的文献多如牛毛,主要观点有:一是中国的传统消费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习惯于省吃俭用,而不是提前消费;二是保障机制缺失导致国人的预防性储备很高,以应对子女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未来的高额消费;三是投资渠道偏窄,投资体系不完善。
四、结论
本文基于MIU模型框架,分析了消费和储蓄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本文的结果是,居民越重视当期消费,则该国的货币流通速度越快,而居民越重视货币持有量(储蓄),则该国的货币流通速度越慢。通过对17个国家或地区的实证数据分析,验证了本文的上述结论。本文认为,中国货币流通数据显著慢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具有高储蓄的习惯,对未来生活的保障比当前的消费更让国人看重,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居民则更看重当前消费,对储蓄的需求较低。
本文的结果说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慢并不是一个违背经济规律的奇异现象,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储蓄率的逐渐下降,货币流通速度将会缓慢回升。
参考文献
[1]汪军红,李治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财经研究》2006年第9期.
[2]张雪,耿中元,翟雪.《国外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综述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1期.
[3]左孝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中国的例证(1978-1997)》.《金融研究》1999年第6期.
[4]赵留彦.《货币化、货币流通速度与产出——扩展的CIA经验与中国约束》.《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5]谢平,张怀清.《融资结构、不良资产与中国M2/GDP》.《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6]Friedman,1963,“Money and Business Cycle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45(1):32-64.
[7]Bordo and Jonung,1981,“The Long-run Behavior of the Income Velocity of Money: A Cross Country Comparison of Five Advanced Countries,1870-1975”,Economic Inquiry,Vol.19: 96-116.
作者簡介:潘雪阳(1979-),男,湖北钟祥人,经济师,经济学博士,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