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测度

2015-09-16卫梦婉

时代金融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珠三角长三角

【摘要】本文计算了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变异系数及Moran's I指数,测算该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进行比较。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对中原经济区未来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协调发展度 中原经济区 珠三角 长三角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选择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于局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落后地区追赶发达地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中原经济区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本文以促使中原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为目的,测算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并对中原经济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各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共同提高,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趋于减小;二是指区域内部单元之间的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指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是引导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解决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问题,实现各区域共同富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的研究方法

我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测度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有张伟丽(2013)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定义了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等四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覃成林等(2011)从三个维度定义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即经济联系程度、经济增长关联性及经济增长差异。本文借鉴这些学者的研究方法并结合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选取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来测算经济差异程度,最后利用全局Moran's I指数来测算经济联系程度。

其中,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如(1)所示。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分析

(一)经济增长差异测算

文中以人均GDP为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进行测量。为消除不同年份物价水平的影响,采用以2000年人均GDP不变价为基准,对其余年份进行计算获得不变价人均GDP。变异系数能较全面地反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变异系数值越大,说明各个地区经济增长越偏离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均值,离散程度越大;变异系数值越小,说明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均衡。本文考察时期为1991~2014年,每3年取一个指标,经过公式(1)的计算,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原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1991~2014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计算。

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是整体呈现递减的状态,即经济区内各县市的经济增长差异在逐渐减小。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变异系数下降趋势相对中原经济区较为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因地区经济规模总量大、交通网络较为发达,各城市经济之间相互带动,形成高水平经济圈,因此区域经济差异逐步缩小。而中原经济区各县市经济增长之间虽有相互影响与带动作用,但由于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增长变异系数减少幅度较小。

(二)经济联系程度测算

中原经济区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县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中原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状态Morans I指数

由表2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的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都在0.30附近,说明该区域具有相对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但是,从整体上来看,Moran's I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区域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减弱。通过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比可以看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Moran's I指数较大,说明该区域空间相关性强于中原经济区,但这一差距在逐年减小。

(三)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测度

本文利用区域经济联系程度(Moran's I指数)和经济增长差异(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这两个指标来测度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其中,前者为正向指标,后者为负向指标。为避免人为设定指标权重的偏差,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求出各指标的方差贡献率,并将其作为相应指标的权重,将得到的综合分值作为中原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度,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中原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度

由图1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明显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1991~2014年间,中原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趋势缓慢,较为平稳,处于0.30~0.46之间。与此相对应,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区协调发展度则都呈现出平稳下降的趋势,尽管这一趋势并不明显,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减小。

四、结论

结合本文对三大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分析及中原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参考处于同等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时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所采用的政策建议,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中原经济区应进一步深化区域分工,建立互动合作机制,强化区域内经济活动的联系与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良性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其次,加强中原经济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完善交通网络,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快速、无障碍的流动。最后,加强中原经济区内部的金融合作,推动建立符合资源市场化配置要求的中原经济区金融合作组织体系和金融合作联动机制,带动各县域经济实现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9-14.

[2]张伟丽,李建新.中国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演化分析[J].经济地理,2013(06):8-14.

[3]杨贺,刘金平,蒋正举.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级层次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05):31-35.

[4]范柏乃,张维维,贺建军.我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的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3(04):135-140.

[5]张伟丽,杨慧敏.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经济协调发展及空间格局演化分析——兼与长三角省际边界区的比较[J].经济经纬,2015(01):6-11.

作者简介:卫梦婉(1994-),女,河南淮阳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中原经济区珠三角长三角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中原经济区崛起的金融风险防范探讨
中原经济区旅游业金融支持研究
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几点分析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武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力及资源优势分析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