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出版社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探索
2015-09-16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875
吉 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875
传统教育出版社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探索
吉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875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育出版社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清楚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要扬长避短,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路径。
关键词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优势和劣势
传统教育出版社面临着传统纸质图书需求萎缩和新兴产业冲击的双重威胁,在继续保持传统纸质图书优势的同时,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是传统教育出版社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传统教育出版社必须要明白自己在观念、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要清楚自己的转型之路究竟如何走。
1 传统教育出版社的劣势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劣势,主要有:观念滞后、人才缺乏、资金缺乏等,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1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观念滞后
面对汹涌澎湃的互联网大潮,传统教育出版社最大的劣势是观念上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就是对数字化冲击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数字出版未来替代传统图书的必然性估计不足。传统教育出版社大多是纸质教辅图书时代的佼佼者,靠教材和教辅图书的规模效应和丰厚利润过着安稳日子,对咄咄逼人的互联网企业缺乏认知,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2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互联网思维
尽管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上喊口号已经很久了,但更多地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纸质图书的电子化、网站建设等浅层次上,根本没有介入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这与传统教育出版社普遍缺少互联网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在互联网思维中,用户体验备受推崇,传统教育出版社却普遍缺乏对用户需求和体验的尊重和了解,产品的研发基本还基于经验和小范围的市场调研,营销更是缺乏基于大数据统计和分析的精准营销,为用户提供售后服务的理念更是少得可伶……
1.3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技术乏力、资金缺乏
传统教育出版社无论是现有人才储备,还是在吸引优秀人才进入的机制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缺陷,无法应对以技术见长的互联网企业。在资金方面更是如此,互联网企业依靠其卓越的经营理念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传统教育出版由于在传统纸质图书经营过程中利润微薄,自有资金和引进外资均无优势可言。
2 传统教育出版社的优势
尽管传统教育出版社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劣势,但是传统教育出版社也一定要看到自身存在的诸多优势。
2.1 传统教育出版社更加熟悉基础教育的生态环境
作为我国教育出版行业的主力军,传统教育出版社比任何企业都更加熟悉我国的教育生态环境。传统教育出版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不但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渠道,也更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教师需要什么,以怎样的销售模式才能更有效,制定怎样的定价策略才能够既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又不至于增加家长的负担,产品是适合零售还是适合征订……所有这些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2.2 传统教育出版社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
无论数字出版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是呈现方式如何新颖,对于用户来说,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用户最希望出版商所提供的内容能够帮助他解决自己最棘手的问题。传统教育出版社经过多年积累,积累了丰富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资源,这些内容涵盖了同步、专题、考试等各个领域,延伸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
2.3 传统教育出版社具有畅通的线下销售渠道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纸质图书时代就与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新华书店、民营书店等进行了长期的合作,在了解教育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建设了畅通的线下销售渠道。这些销售渠道为教育出版社在纸质图书时代创造很好的销售业绩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这些线下销售渠道依然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3 传统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尝试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出版社必须要进行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在思想上取得统一的情况下,更要清楚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积极主动,决不可固步自封,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途径,争取取得一定的成就。
3.1 量入为出,以点切入
传统教育出版社在纸质教辅时代积累的丰富资源为
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种基础不仅仅是内容的储备,也包括成熟的线下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有终端客户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在纸质图书时代是读者的阅读行为、购买习惯等信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则转化为读者(用户)对数字产品的需求和体验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将引导传统教育出版社在数字产品的开发上准确定位,取得先发优势。例如,某出版社的作文图书一直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以作文类图书的数字化开发为投入点,或打造作文类APP,或打造作文类图书资源库,这样既有针对性,又避免了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风险。
3.2 未雨绸缪,建设资源数据库
传统教育出版社积累的丰富内容资源一直为在线教育企业所觊觎,传统教育出版社也一定要对自己的宝贵资源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利用。所谓利用首先要从纸质图书的数据化做起,在出版之初就要做好纸质图书文件的数据化处理,这个数据化处理绝不仅仅是将图书的封面、扉页、内文等存储成数字格式那么简单,一定要引入大数据的思维,将核心的内容资源进行分类、标引、建构,将其转化成可以进行分类、检索和组合的数据文件,为未来对内容进行数据化利用做好准备。
3.3 建立教育出版数字云服务平台
实力强的传统教育出版社可以尝试建设自己的教育出版云服务平台,当然也可以通过资金众筹、版权抵押、对外合作等方式,筹集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整合建设教育出版数字云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集成传统教育出版社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化的优势——大范围、低成本、高效率的资源聚合,为自身优势内容资源的合理增值打下坚实基础,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其实,包含海量内容的教育出版云服务平台在给与纸质图书强有力支持的同时,也是目前少有的已经有能够取得盈利的数字出版模式。
国家高度重视传统媒体的发展与转型升级,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联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如何化危为机,推进融合和转型升级,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所有新闻出版行业从业者面临的核心问题。除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传统教育出版社更应该清楚认识自己的劣势和优势,解放思想,更新思维模式,积极主动进行探索和尝试,争取做教育出版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陈沛.东海出版社数字化出版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叶奕.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中的困境与出路[J].出版参考,2013(25):37-38.
[3]李敏.教育出版及其出路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
[4]陈楷根.数字化时代地方教育出版社如何转型[J].科技与出版,2012(1).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41-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