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续写和感性的哲学
2015-09-15贺绍俊
贺绍俊
读范小青的《我的名字叫王村》,大快朵颐。依然是我最欣赏的范氏荒诞,依然是流畅机智的叙述,但又分明不仅仅如此。我一边读一边暗暗吃惊,范小青她莫非是在追寻着一位伟大作家的足迹?因为小说的叙述不断地将我的思绪引向鲁迅的经典之作《狂人日记》上来,我愿意将范小青的这部小说理解为对《狂人日记》的续写,而且是一次伟大的续写。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现代汉语写作的现代小说,具有开创性意义。小说以一个“迫害狂”的精神病患者作为主人公,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的流动作为具体的内容,借狂人之口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下从社会到家庭的普遍的“吃人”现象。从肉体到精神的“吃人”,这就是鲁迅对中国封建社会最精辟的总结。范小青续写《狂人日记》,她同样以一个精神病患者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但这个主人公不是“迫害狂”,而是一个妄想狂。范小青的续写展现了一个更加奇异的想象,她让妄想狂的妄想体从他的头脑中分离出来,从而构成了两个互相依赖的人物,一个是主人公“我”,他叫王全;一个则是王全的弟弟,但这个弟弟其实是王全所妄想出来的弟弟。王全妄想中的弟弟也是妄想狂,他妄想自己是一只老鼠。王全与弟弟这两个人物如影相随,故事由此变得非常诡奇,弟弟把自己当成老鼠,这给大家带来烦恼,于是王全代表全家要将弟弟带出去丢掉。丢掉后他又内疚,又要去寻找。丢掉,寻找,便成为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但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越来越对弟弟这个人物是否存在表示怀疑。事实上,弟弟只存在于王全的头脑里,范小青也一再地暗示读者:“我就是我弟弟,我就是王全,王全就是我弟弟。”此刻我们便明白了范小青用意,她所写的弟弟是一个寓意,一个象征。弟弟存在于王全的头脑里,弟弟对王全而言,是他的主体性。由此我们也就触及到了这部小说的主题,这是一个关于主体性的主题,从主题上同样可以看出范小青对鲁迅《狂人日记》的续写,两部小说都是对一个时代的总结性批判。鲁迅关注的是中国的历史,范小青则将目光由历史移向现实。鲁迅从历史中发现了“吃人”的问题,而范小青从现实中发现的则是人的主体性丧失的问题。鲁迅是冷峻地看历史,因此他愤怒地说出了“吃人”两个字,而范小青面对现实的时候明显带着女性的温柔,她的叙述具有一种人文的暖意,因此她将主体性隐喻为弟弟这样一种具体的可感的亲人身份。弟弟是王全的主体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弟弟”——我们的主体性。读了这部小说,我们都可以认真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丢失了自己的“弟弟”。当年,鲁迅发出“吃人”的呐喊,振聋发聩。今天,范小青提醒人们,不要丢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同样是振聋发聩的声音。从这个角度说,范小青的续写的确是一次伟大的续写。
从鲁迅揭示的封建时代的“吃人”,到范小青书写的当下现实的丢失“弟弟”,二者之间又有着一种相关性,即都缘于社会的精神价值出了问题。封建时代的“吃人”是因为仁义道德等封建纲常推行,以及由封建纲常建立起来的封建家族制度。而当下现实的人们之所以会丢失“弟弟”,是因为片面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让人们疯狂追逐经济利益,导致社会的道德秩序毁坏,生活信念被颠覆。小说中的王村,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但完全可以看成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在王村,人们似乎无法安于现状地生活下去,人人十分惶惑,不知道未来的走向。王全每一次出走寻找弟弟,再一次回到王村时就会发现很多变化。一会儿前村长在村选中贿赂大家,一会儿全村人都把幸福押在了大蒜精上,把地也征了,把厂房也盖起来了,人们就像城里人一样都跑到大蒜精厂来上班。一会儿又有上级来个禁令,大蒜精厂停了,人们的发财愿望打了水泡。一会儿村长又在串连全村人签名反对土地流转。一会儿全村人都在争抢着去办离婚,因为离了婚多一份户口,就多一份征地款。一次变化就会有一次剪彩,一会儿剪彩办工业园,一会儿剪彩办文化园,而最终的结果是,“小王村不见了”,因为地全部都被征走了,房屋都拆了,“小王村的大片土地都荒芜着,闲置着”。范小青的这一笔实在是太深刻了,她由此深化了主体性的主题,也就是说,她点出了主体性与家园和大地的关系。她一再强调,王全要找到丢失的弟弟,找到以后要把弟弟带回家。因此,一直游离在王全身体之外的主体性——弟弟,最终被王全找到并带回家时,弟弟说出了一句最关键的话,他说他的名字叫王村。这意味着,失去了家园的人也就会失去主体性。而我的理解是,这个家园既是指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指人们的精神家园。《我的名字叫王村》显然充满哲学意味。我是谁?这是一个千古的哲学命题。而丢失弟弟的弟弟不仅包含着对“我是谁”的诠释,而且将“我是谁”的哲学命题与现实困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荒诞性是这部小说的最突出的特点。我以为,范小青在艺术风格上有一种自觉性的追求,荒诞性是她这些年来努力追求的艺术风格,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荒诞特点。这种鲜明的荒诞特点表现在,其一,她的荒诞性来自她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而这种荒诞性正是现实问题的症结所在。如这部小说将一个妄想症患者的妄想体分离出来成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但这又是合乎现实情景的,事实上,这个人物始终只是一个虚幻的存在,只存在于王全的想象里,而王全身边的人,只是把这一切当成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并顺着他的妄想思路与他打交道。因此与现代派的荒诞具有强烈的非理性特征相反,范小青的荒诞性是建立在现实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其二,范小青通过对现实荒诞性的强化表达了她对现实的质疑和批判。如这部小说是把王全这个乡村的高中毕业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形象来对待的,这固然是一种荒诞写法,但也质疑了乡村文化素质的整体下降。其三,范小青的荒诞性是一种有温度的荒诞性。因为她对世界怀有一种良好的愿望和乐观的期待,她以一种女性特有的爱意和体恤去呵护她笔下的人物。因此她的荒诞性并不靠血腥、恐怖、暴力、阴冷、怪诞等元素来支撑,往往是以戏谑、自嘲、反讽等方式表现出来。我愿意将范小青的荒诞性称之为范氏荒诞。而《我的名字叫王村》是范氏荒诞的一场盛宴,让我们体会到范氏荒诞强大的艺术魅力。范小青将荒诞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充满理性思考的荒诞性,具有真实可感的现实场景。范小青由此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当最后“我”回到王村时,王村的地几乎都被征用,一片荒芜。小说警示人们,主体性是与我们的家园联在一起的,失去主体性,最终就会失去家园,这既是安居乐业的物质家园,也是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
尽管如此,我还是对范小青的处理感到不满足。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小说的现实针对性,主体性的丧失,是缘于社会现实的精神价值出了问题。但我并不希望范小青就将其写成一部现实批判性的小说,因为主体性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哲学概念,我想,为什么范小青不把它写成一部哲学小说呢?但这显然有些苛求范小青了,我知道这并不是范小青的长处。范小青是一位对热爱生活的作家,她的叙述充满了生活的新鲜汁液。她是不会把自己关在生活之外,去为一些抽象的哲学理念冥思苦想的。然而这一次范小青一不小心踏进了哲学的神圣草坪,她捡到了一颗金灿灿的果实,这个果实就是主体性。有意思的是,范小青将这颗抽象的果实种植在了她早已开垦出来的现实生活的土壤上,于是形而上在这里与形而下友好地妥协了。范小青充分显示出了感性的强大力量。不得不承认,范小青是一位写实能力很强的作家,她对生活的质感更感兴趣。更难得的是,她的感性具有穿透力,能够一下子把握住生活的本质。她抓住了现代性生活的荒诞特征,并从这种荒诞特征里归纳到主体性的丧失,她将主体性的抽象概念转化为一个虚幻的“弟弟”,寻找主体性的问题也就转化为寻找“弟弟”的故事。而在这个寻找“弟弟”的故事里,始终萦绕着哲学的气息。所以我在想,即使范小青没有将其写成一部哲学小说,但这种哲学气息挥之不去,也许若干年后,当小说的历史场景与读者毫无牵挂了,读者仍能理解并更愿意津津乐道于小说中的哲学意义。这未尝不可以看成是范小青的一次创造,她的创造是给哲学穿上感性的外衣,她写的是一部充满着感性的哲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