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的功能新探

2015-09-15秦虹张武升

中国德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劳动功能发展

秦虹+张武升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发挥要遵循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劳动教育应该坚持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和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二者之间的平衡。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现形势下,要推动劳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常态”。

劳动教育;功能;新常态

秦虹,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武升,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现就劳动教育的功能做出新的探索,以期得到指正。

一、劳动教育功能的实践探索

劳动教育及其功能是一个老课题,更是一个新课题。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中,劳动教育特别受到重视,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这是对劳动教育功能的高度概括和正确阐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就是建立在机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具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功能。这是对劳动教育功能的最经典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之所以如此重视劳动教育的功能,原因在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认识。劳动是一个社会学经济学的概念,专属于人类所有。劳动是社会关系与社会生产力的结合与体现,只有人能够做到这种结合与体现。人从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要成为社会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就必须劳动,通过劳动实现与他人的交往,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功能的科学理论依据。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教育领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尤其劳动教育受到重视,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里,劳动教育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受到不同的强调。在50年代,针对学生埋头上学上课读书,忽视甚至轻视劳动,劳动教育被淡化,导致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淡化的现实问题,党和政府多次强调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功能则更多强调的是增进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养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和习惯。在“文革”中,这种强调被错误地“异化”了,走上片面追求劳动技能,以劳动教育取代其他教育的歧途。改革开放后,教育得到全面恢复和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列为“五育”。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们把重点放在放弃的智育、美育、体育、德育上,强调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学校中学习,社会劳动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甚至挤没有了。这导致了教育的偏颇和学生发展的片面,尤其是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下降。针对此,党和国家提出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其中把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这实际上是对劳动教育的强调,是对劳动教育的功能的新阐述,使其更有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性。但是,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依然存在被弱化、软化、淡化的现象,导致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劳动教育的功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在他看来、劳动教育事关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贯彻落实,事关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本质和特点,事关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教育战线必须高度重视,纳入教育综合改革的总布局中加以谋划和设计落实。这次教育部出台《意见》,就是对习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的贯彻落实。

二、劳动教育功能的研究视角

关于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的功能及其发挥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视角。过去曾有过“社会本位”视角和“个人本位”视角之争。这种争论把两个“本位”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进行非此即彼形而上学的研究和论述,这是不对的,不合劳动教育的本质和特点。我们认为,应把两个视角结合、统一起来。也就是,在研究劳动教育及其功能时,既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来体现和发挥其社会功能,更要从个人发展需要出发,来体现和发挥其个人功能,这就是确证人的本质,体现人的人性,实现人的价值。因此,劳动教育及其功能发挥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也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使二者结合统一起来。

使二者结合统一,作为研究和实践视角是时代的要求,不是研究个人的喜好。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了马克思主义所称之为的个性化时代,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抗性关系已经过去,代之以社会向更高级水平发展必须以个人的充分发展为条件,更以个人的充分发展为目的,人力已经由负担变为资源,变为社会发展的资本和条件,尤其是人才,更为第一战略资源。所以,劳动教育不单纯是让学生掌握一定劳动技术技能,能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更是让学生体现价值,丰富完善人性,创造美好幸福人生。

劳动教育涉及的方面范围很多,总的来说两个方面,一个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一个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在学校组织的劳动中,后者居多,前者居少。这是一个偏颇。应该坚持二者的平衡,甚至着意前者居多。因为学生以学习活动为主,脑力劳动付出较多,体力则相对开发和运用得少,而体力弱,则影响脑力强。所以,学校应该尽力组织脑力与体力平衡结合的劳动。这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的功能的正确方法论。

三、劳动教育功能的新认识

教育部的《意见》中在论及劳动教育功能及其目标时,强调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培养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基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培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这些论述非常有针对性,非常正确,我们完全赞同。但是,我们要补充的是劳动教育还有重要的其他功能,这是家长、学生在关注自身发展时特别重视的,那就是劳动教育的强脑益智功能。

强脑就是对人的大脑的发育、成熟和功力的强化功能。劳动有助于大脑的发展和增强,使人的大脑变得更灵活,更好用,更有创造性。因为劳动是手、脑结合并用的活动。手及其活动在人的大脑皮层定位面积大,作用强。通过强有力的动手劳动,使大脑皮层得到最大限度的运动,贯通和开发,从而使大脑得强化发展。所以,所有想让大脑变得聪明、富有创造力的家长和学生,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参加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劳动教育,通过这种劳动教育,动手又动脑,使自己的大脑变得更聪明。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得到反复证明的科学结论。那些只让学生读书、学习、思考,而不让其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教育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对的,会导致学生由聪明变傻的。

益智就是有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变得更有智慧。智力是学生学习、劳动、生活的通用能力,没有智力,不可能学习好,劳动好,不可能有快乐、幸福的生活。而智力是通过劳动教育来帮助发展的。一般人们认为,智力是智育的结果,与劳动教育关系不大,这是误解。其实,劳动教育更富有智力、智慧含量,因为劳动具有创造性,它要完成任务,实现目的,不是重复做前人的事,而是做新鲜的事,而这样的事具有挑战性和新颖性,更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如果说智育在教人知识上更高一筹的话,那劳动教育在激发人的智慧能力上更高一筹。

现实中,许多家长、教师希望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学习好,能够变得聪明,考上更好的学校。这种美好的愿望是好的,完全应实现的,但是,他们大都没有想到通过劳动教育来实现。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和缺失。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指导,让家长和教师真正从科学道理上明白,要培养升学能力强,考上好学校的学生,必须重视和发挥好劳动教育的功能,况且,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升学考试,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

责任编辑/高艺菲

猜你喜欢

劳动功能发展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数学的翻译功能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热爱劳动
我有特异功能
区域发展篇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