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订单式”校企合作的企业成本与利益均衡研究

2015-09-15刘艳桃副教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528300

商业会计 2015年9期
关键词:订单式收益校企

□刘艳桃(副教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528300)

一、引言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所承载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越来越清晰,企业成为高职教育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地位逐渐显现,而且这一地位随着校企合作的升温而更加深入,企业作为理论上的间接利益相关者,变成了实际的直接利益相关者。然而,在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践层面上,是学校热企业冷,形成了明显的企业失语和企业缺位问题(陈海燕,2007)。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既有政策层面的因素,譬如政策导向作用不强,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霍丽娟,2010);亦有操作层面的因素,譬如缺乏校企合作的交流平台,缺乏第三方的协调 (余祖光,2009)。既有企业层面的因素,譬如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有院校方面的因素,如院校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服务企业的基础能力不足(洪贞银,2010)。另外还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如学生实习期间离职现象普遍、学生自由散漫等。从研究内容来看,基本是经验总结,从研究视角来看,大多从院校视角来探讨,鲜有从企业视角进行研究并提出系统的理论模型。

校企合作本质上就是两个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易,两者合作的基本逻辑就是市场主体之间交易的逻辑。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发现和满足市场中存在的需求,基本逻辑就是引导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地方去。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其一切行为均服从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在校企合作中企业行为要受成本与收益影响,因此,从企业成本与收益均衡的角度进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校企合作的新视角,启发加强校企合作的新思路。

二、“订单式”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利用各自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的优势,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科研活动等方面深度合作,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目的,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张建春,2013)。

“订单式”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密切合作,用人单位首先提出人才培养的目标、期限和数量等要求,学院则根据协议要求选拔学生、培养学生,在订单教育完成后,企业则进行严格的验收,最终根据订单要求安排就业。

三、“订单式”校企合作企业成本与利益分析

(一)“订单式”校企合作企业成本分析。“订单式”校企合作的主要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三个部分。

1.直接成本。合作期间,企业为了顺利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在合作期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岗位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的损耗、废次品的增加等,都形成了“订单式”校企合作的直接成本。除了以上损耗外,还有培训过程中支付给学生的实习工资以及正式雇用学生后所支付的工资,都形成了合作的直接成本。

2.机会成本。合作期间,企业需要安排经验丰富的职工指导学生学习,有经验的企业员工从事培训或者学生利用机器导致的生产效率的降低,以及企业参与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派遣师资到校上课的投入成本,均构成“订单式”校企合作的机会成本。

3.风险成本。

(1)合作培养学生流失造成的风险成本。“订单式”校企合作通过教育与培训形成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只有在特定的企业与特定的物质资本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如果该企业不能和学生形成稳定的雇佣关系,培养出的人才没有进入原先预定的岗位,或者被同行轻易地“挖墙脚”,企业自身就会遭到严重的损失。只有在合作培养的学生能留在企业长期工作的条件下合作企业才能充分享受到自己的投资收益。但是要让全部学生留在企业工作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冷士良,2010)。2008年1月l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条例第四章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流失是企业参与合作承受的风险成本之一。

(2)合作培养有效性的不确定造成的风险成本。如果“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素质不高,不能学有所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合作企业将蒙受损失。而校企合作培养的有效性依赖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本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合作院校的能力和资源等。

(3)合作院校合作行为的不确定造成的风险成本。在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组织或者个人存在机会主义倾向。所谓机会主义行为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掌握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偷懒、欺诈等手段获取利益(Williamson,1965)。合作过程中,合作院校可能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以至于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或者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

(二)“订单式”校企合作企业收益分析。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筛选和聘用合适的高技能人才,提高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洪贞银,2010)。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收益主要表现为通过筛选和聘用到适合的高技能人才提高企业未来的生产效率。

(三)“订单式”校企合作企业成本与收益均衡分析。企业是营利性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目标。就 “订单式”校企合作而言,企业的投资期限和收益期限存在明显的时差,因此进行校企合作成本与收益均衡分析时要先界定时点。本文在分析时以校企合作起始点为分析基准点。企业投资期限是整个合作培养期(t[0,n]),企业收益期则是企业正式雇用合作培养的学生后直到学生离职、被解雇或者退休(t[n,N])这段时间(如图1所示)。

1.无风险情况下的成本与收益均衡分析。假设“订单式”校企合作期间企业每年支付的直接成本为Ct,合作期间每年产生的机会成本为Lt,支付给学生的实习工资以及正式雇用学生后所支付的工资为Wt,则企业合作总成本TC为:

企业的总收益包括合作期间学生实习的边际产出和学生被正式雇用后就职期间的边际产出。假设学生的边际产出为WPt,则企业总收益TR为:

如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企业就会乐意参与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若总成本大于总收益,企业则不会选择合作培养。因此“订单式”校企合作企业成本收益均衡条件就可以表示为:

将上式进行整理,形成:

把整个期间分为合作培养期和正式雇佣期来进行考察的话,我们发现,左边为合作培养期的净成本,右边为正式雇佣期的净收益。设正式雇佣期的净收益为S,则(1+r)t]也可以表示为:

根据Becker的理论,在职培训技能可分通用技能和特殊技能(Becker,1962)。简单来说,通用技能是在许多其他企业都同样适用的。若校企合作期间企业仅仅提供通用技能培训,合作企业没有获得任何因为校企合作所形成的特殊价值,合作企业则得不到任何收益,即S=0。

假设校企合作过程中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大于0,要使上式成立,则必须满足WPt大于Wt,也就是说学生的实习工资必须低于他们当前的边际产出,这也是我们看到的为什么学生顶岗实习工资低于农民工工资的经济学原因。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校企合作,“订单式”校企合作的特点就是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除培养通用技能以外,还一定会包含特殊技能培养。所谓特殊技能是指仅能提高合作企业生产效率的技能,即特殊技能用于其他企业时对生产率没有影响。理论上来说,合作培养期,培养通用技能有关的成本应该由学生承担,培养特殊技能有关的成本由合作企业承担。由于享有通用技能和特殊技能的培训,学生在正式雇佣期由于技能的提高而增加的边际产出也就由企业和学生共同分享。但前期我们设定的C和L均为企业承担部分,即我们分析时未考虑学生承担的成本部分。因此均衡化条件仍为(3)式。整理得:

从(6)式可以看到,为达到均衡条件,企业可能采取的方式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减少合作培养期发生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全程参与合作培养过程的意愿不如仅提供实习岗位强烈的原因,毕竟参与教学资源建设和指导培训以及派遣师资来校上课投入的成本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延长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因为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支付给学生的工资低于市场工资,企业能得到较多的生产剩余。当然还有一种方式是在可控范围内提高合作培养期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以期望学生能创造更多的边际支出,获取更多的生产剩余。

2.有风险情况下的成本与收益均衡分析。前文提到,“订单式”校企合作中企业面临学生流失、学生培养的不确定和合作院校行为的不确定等造成的风险成本,这些风险是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企业人力资源问题所特有的风险。既然企业参与“订单式”校企合作时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那么对企业的成本收益均衡分析时就必须对均衡条件进行修正。风险修正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企业参与合作培养有关的风险加入到企业要求的报酬率中,形成风险调整贴现率。二是按照风险调整净现金流量。

(1)风险报酬率法。设rF为无风险报酬率,b 为风险报酬系数(b>0),v 表示校企合作项目的标准离差率(v≥0),则校企合作项目按风险调整的贴现率为r=rF+bv。校企合作企业均衡条件仍为:

(2)约当系数法。由于风险的存在使得企业未来收益变得不确定,因此需要按照风险情况对各年的现金流量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将未来各期的预期收益按约当系数折算为确定性收益。

设学生毕业后的流失率为φ,合作培养的有效率为∂,合作院校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概率为∈(0≤φ,∂,∈≤ 1)。假设业均衡条件修正为:

从(7)中有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可知:收益一定的前提下,企业投入成本越大,企业内在报酬率就越低。

猜你喜欢

订单式收益校企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