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WORD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015-09-13黄春梅黄黎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文本框驱动信息技术

黄春梅,黄黎明

(1.楚雄师范学院国有资产与信息化管理处,云南 楚雄 675000;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1.任务驱动法: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驱动,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1]任务驱动法的基本内涵与思路,就是教师在深度把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学习要求与层次,深入分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多个具体的任务,然后实施任务驱动和指引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任务”驱动和指导下,依照自己学习的具体需求和基本能力,遵循小步子和逐步深入的递进学习原理,自己决定学习的具体任务和与任务一致的相应进度。探索性地完成每一个具体任务的同时,学生沿着自身学习需要和任务需求相统一的学习路径,通过积极的任务体验和意义建构,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循序渐进,综合贯通,最终达成教学目标。[2]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法的核心是通过“任务”驱动学生按其需求和能力,展开自主探究和完成任务的学习,其思想精髓是“促学”。有任务,才会有压力,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任务驱动法具有促进学生产生“我想学,我要学,我会学,并能学的更好”的内在追求和教学效果。[3]

在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中,教师个体的表现形式与传统的教师形象虽然有所不同,其作用却仍然不可忽视。某种意义上,教师的素养要求更高了,教师的作用突出了。如果说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是从方便“教”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忽视了课堂情境中许多复杂因素对教学的影响,那么任务驱动的教学则使得教师更多地考虑和处理课堂中那些瞬息万变的复杂事件。这些事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一方面,教师要充分重视这些教学事件和影响因素,使之成为一种教学力量;另一方面,教师不能直接干预这些事件,比较好的方式就是以“任务”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推动和引导。这样,教师也就真正实现了大多数教育家所追求的“指导者”的身份转变,教师也就能充分地发挥启发、指导和帮助等作用,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基本追求。从学习者的角度看,任务驱动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是一种导向明确和有助于学习定位的学习方法,能在任务驱动和完成的过程中,真正地内化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是一种值得掌握的学习策略;从教师的角度看,任务驱动法培养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教学方法[4]。

显然,任务驱动法尤其适合实践性强和技能要求高的课程[5]。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一方面本身有着大量要求学生探究和掌握的任务性内容,另一方面也是新课程转向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课程和重要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特性和较高的技能要求。浏览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就不难发现,不仅教学内容在组织编排上大多采用了任务驱动的呈现方式,而且教学提示在情境活动设计方面也多体现为任务驱动的呈现方式。与此同时,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们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都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但在多地的课堂观察和教学访谈中也发现,信息技术教师尽管普遍都在谈及和运用任务驱动法,也认为任务驱动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针对如何依据学生需求和内容特点来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何以有效等本质问题,教师们却普遍表示还没想过。进一步探寻发现,很多教师一方面对教材有关“任务驱动”的内容编排和教学提示缺乏清晰认知,甚至直接“忽略无视”;另一方面对自己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目的、依据和效果等也缺乏清晰考虑,甚至直接就是“跟风时髦”。深度访谈揭示到这一问题时,老师们也流露出迷惑不解,运用了任务驱动法,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并没有明显提高,仍然缺乏积极性与创造性;学习习惯也没有显著变化,仍然是以机械记忆和模仿操作为主,也并没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学有必要运用任务驱动法,在国家要求层面和教师实施层面,都可以说已经达成基本共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还存在效果欠佳、运用有偏差的诸多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的自觉意识和素养有待发展,即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和实施教学。实际上,教师们在访谈中经常提的疑问就是,到底该怎么样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设计和运用任务驱动法,有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模板呢?无疑,直接照搬可用的模板是不可能有的,也是无益的。但在一定理论框架下,针对某个具体内容进行范例性设计,为广大教师提供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参考建议,则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为此,本文将在深刻领悟任务驱动法的精髓基础上,深入结合《插入图片与文本框》的具体教学内容,初步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实施要义,精心开发一个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课例,切实帮助广大教师们举一反三,真正领悟任务驱动法的策略要点和运用思路。

2.教学设计范例:《插入图片与文本框》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分析

任何教学都需要精心构思,需要对各种复杂的影响因素有所谋划和仔细的设计。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包括七个具有内在关联的复杂因素和环节[6]。下面尝试运用《插入图片与文本框》的教学内容,进行初步分析和范例性设计。

2.1 学习需求分析

学习需求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起点,学习需求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相关经验。从与知识学习紧密联系的生活经验看,大部分学生经常触目可见的是各类宣传,有纸质载体的,也有电子载体的,其中电子形式的有以视频方式播出的,也有以“文本+图片”的形式播出的。无论哪种方式的宣传,都可谓是相当吸引学生们的眼球,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各类海报并不陌生,并对如何制作精美海报已有相当兴趣。从相应的前备知识看,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软件的部分内容,对Word软件的理论知识已经比较熟悉,但还不能将所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操作中。因此,学生对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创造性地制作优秀的电子海报,充满了期待。

2.2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关键。《插入图片与文本框》[7]是人教版教材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五单元第11课的内容。该节课内容主要有:插入图片与插入文本框。其中,教学重点是文档的版面布局,难点是图片与文本的色彩的和谐搭配。

2.3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主体。学习对象是初一学生,该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更为明显,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合作,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挑战,能够进行一定地自主学习。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部分内容,也会在网络中搜集自己所需要的素材。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4 学习目标分析

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方向。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可以确定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进一步学会创建和保存Word文件;能熟练地编辑文档;能熟练地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动画、文本框和艺术字等;能按要求制作出一份电子海报。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优秀电子海报,提高学生对Word作品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利用Word创造性制作各种电子作品的乐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提升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2.5 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要点。任务驱动法作为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一方面需要明确分解具体教学内容,提出具体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尝试通过一个案例 (或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入新课,将教学内容和知识点隐藏于一个个明确的任务之中,防止直接告知任务带给学生的压力感,从而让学生从案例或情境中获得任务驱动的学习动力,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不断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并能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2.6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媒体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支持,本节课使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

2.7 学习评价表的设计

学习评价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核心,学习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学习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随时进行,即时发现亮点与不足,保证教师同步进行的诊断与指导,促进学生学习的任务驱动与完成。若出现任务不当或学生学习困难情况,则进行必要的教学再设计和实施改进。参考相关评价指标,结合本节课的特定教学内容,设计如下评价量表[8](如表1)(仅针对作品,不针对学习过程),为学生自评、他评、互评提供参考框架,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反思标准。

表1 评价表

3.教学实施范例:《插入图片与文本框》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与案例 (2课时)

运用上述教学分析和设计思路,楚雄州多所学校、多位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在研究者指导下,进行了具体执教,并都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这些老师们在实施教学后也都惊喜发现,一方面深化了对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运用意识,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对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运用能力。结合课堂中观察到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整理和开发出《插入图片与文本框》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实施范例[9](2课时)(见表2),供广大教师参考和思考。值得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并不意味着任务的一成不变,更不意味着任务完成的一劳永逸,而是非常注重过程中的即时诊断、反馈和改进,特别关注任务的即时改进和任务完成的反思探索。比如本课所展示教学过程中的“作品展示、师生点评”环节,教师有个明显的任务再改进的指导:当学生把作品提交上来,师生共同评议和发现作品的优点与不足之后,学生没有放之不管,而是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并再次提交,切实保证了任务驱动学习不断转化为学生自我需求和提高的过程。这点可能是被大多数老师所容易忽略的关键之处。

表2 教学过程

4.教学要点: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反思和运用思路

通观上述教学设计范例及相应展开的真实情境下生成的教学实施案例,任务驱动法确实能使教学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为什么有那么多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并不成功呢?关键在于任务可能确定的不太好。而在任务驱动法中,任务的设计既是首要的,也是最困难的。进一步清理上述教学设计和实施要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运用任务驱动法,在任务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五点[10]:

4.1 要有明确的任务

具体就是将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并把每个小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经过学习后能完成的任务,通过促进学生完成这些小任务来达到总的教学目标,如本教学实例中,总任务是:制作一份电子海报,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将学习内容又细分十五个小任务:创建并保存Word文档、页面设置、输入并修改文稿、字体与字号的设置、修饰文字、调整格式、移动与复制字块、查找与替换、添加图片、添加音频、添加视频、插入艺术字、插入动画、插入文本框、插入超链接。

4.2 要还原生活逻辑

几乎所有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最初的原型,知识的教学必须要强化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机。本教学实例中,所提供的两份电子海报内容与我们将要做的任务主题都是学生相当熟悉的生活环境,而龙川江的严重被污染、西山树木的被滥伐,学生也都是有目共睹,大家都有一种要保护我们家园的心理,作为一个学生如何来保护?那就先学好《插入图片与文本框》,制作一份好的电子海报来号召大家一起努力吧。

4.3 要具实践性与操作性

任务必须是可操作的,而且通过实践是能够完成的,在本教学实例中,无论是总任务还是小任务,通过学习都是能学会的,而且在实践中是必须要掌握的。

4.4 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

任务的难易程度要适中,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同时要注意先易后难,难度逐级递增。如果难度增加太小,轻易就能获得成功,就可能导致学生对成功失去兴趣;如果难度增加过大,学生即使已经学好了相关教学内容也根本无法完成,就可能会使学习者容易产生绝望,就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也就无法达到教育目标。本教学实例中,如果学生没有完成十五个小任务,就不可能完成总任务。

4.5 要有可供参照和反思改进的学习评价

在评价时,有些老师可能是为评价而评价,没有一个标准,让学生不知从何处评价,只能根据一些经验来评价,而这种评价或多或少都掺杂着评价者的主观态度,显然,这种评价大多是无法让人信服的。本文所开发的评价量表可供大家参考。同时,在评价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注重评价主体多元。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2)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电脑水平、认知方式、学习背景、学习风格、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进度,也就会有不同的学习结果,因此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应对当今世界信息化变革的时代需要,特别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并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对现实生活的强大功能,格外重视任务驱动的教学指引,教师们有必要增强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运用任务驱动法,需要教师们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更多的探索。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J].科学课,2003,(12):22—23.

[2]刘光蓉,周红,阮灵.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 [J].中国电化教育,2004,(8):61—63.

[3]郭碧云.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任务”设计 [J].教育信息化,2005, (5):65—66.

[4]张峰.信息技术课中如何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J].中小学电教,2011,(8).

[5]郭效珍.中学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J].中小学电教,2006,(9):46—49.

[6]何克抗主编.教学系统设计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初中信息技术 (第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南国农主编.信息化教育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胡晓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 [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10]黄春梅.任务驱动法在Flash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J].软件导刊,2011, (1):94—95.

猜你喜欢

文本框驱动信息技术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巧用文本框实现PPT多图片排版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PPT文本框的另类应用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