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2015-09-12张素芳

对外经贸 2015年8期

[摘要]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我国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其核心城市的产业发展不尽相同,产业结构变迁和就业结构存在不协调的问题。通过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来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四个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的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大核心城市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偏低,劳动力过剩,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偏高,劳动力不足。因此,这四个城市应大力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促进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努力扩大就业规模。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就业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8-0089-03

[作者简介]张素芳(1992-),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优先战略”。而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对劳动力就业产生影响。目前,我国学者对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就业关系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邹一南、石腾超(2012)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总就业效应是负值,且就业效应的结构效应有所提高,效率提升有所减缓。何璇、张旭亮、李腾(2014)通过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进行分析,认为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劳动力就业呈负相关关系。目前,现有文献中缺少关于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研究。对此,笔者通过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来分析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四城市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现状分析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随着该城市群各核心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其产业结构和就业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该城市群各核心城市的产业发展不尽相同,产业结构变迁和就业结构存在不相协调的问题。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分析

武汉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第i产业的产值比重用Qi表示,i=1、2、3,按当年价格计算)在2006—2013年期间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工业和建筑业发展较快且稳定,所以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45%上下波动。2011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达最大值514%,具体表现为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增长幅度较大,迅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第一主体。2006—2011年期间武汉市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均低于第三产业,形成“三二一”型高级产业结构格局,但2012—2013年期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下降,低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形成“二三一”型产业结构格局。

长沙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2013年降到4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上年减少09%,原因是粮食、棉花、牛奶产量和集体企业工业增加值减少。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较快。由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于第二产业,目前长沙市的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型产业格局。

南昌市在2013年由于棉花、水果总产量降幅较大,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到最低值47%。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表现为汽车、化学制品等制造业增速较快。第三产业发展稳定,产值比重保持在38%上下。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相差较大,产业结构表现为“二三一”型格局,若按第三产业目前的发展速度,达到“三二一”型的结构还需较长时间。

合肥市第一产业发展稳定,产值比重均值为54%。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光伏及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吸纳劳动力就业较多。2006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接近,但从2007年开始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渐扩大。因此,合肥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接近“三二一”型结构到“二三一”型结构的转变。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就业现状分析

从就业人数来看,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的总就业人数在2006—2013年期间逐年增加。2013年,武汉市总就业人数52224万人,同比增加1584万人;长沙市总就业人数45663万人,同比增加87万人;南昌市总就业人数32614万人,同比增加1024万人;合肥市总就业人数5044万人,同比增加195万人。

从就业比重Pi(用来表示第i产业的就业比重,i=1、2、3)来看,根据表2,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数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为重工业、制造业发展较快,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除南昌外)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为随着金融、证券和保险等服务业的发展,吸纳劳动力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总体而言,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是依次转移的,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逐渐增加,且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多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

二、产业结构变迁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可以反映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采用邵明振定义的公式:Wi=Pi-Qi进行计算,其中第i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用Wi表示,第i产业就业所占比重用Pi表示,第i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用Qi表示。结构效益偏离度大于0,说明劳动生产率偏低;结构效益偏离度等于0,说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均衡状态;结构效益偏离度小于0,说明劳动生产率偏高,通过市场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即增加劳动力人数),最终使各产业的结构效益偏离度趋于0。

笔者采用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来分析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的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由公式Wi=Pi-Qi计算出四市的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其中Wi为第i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i=1、2、3)(见表3)。endprint

(一)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

2006—2013年,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的第一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均呈下降趋势且都大于0,说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即劳动生产率偏低,第一产业有过剩的劳动力资源。其中,2013年长沙的第一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最高,其值为19%,说明该城市农业技术发展落后,劳动生产率过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劳动力过剩严重。武汉市的第一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最低,其值仅为6%,说明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较快,剩余劳动力资源较少。这四个城市的第一产业劳动力资源均有剩余,如果对这些剩余的劳动力进行集中教育和培训,推动其向效益更高的产业(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将会大大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二)第二产业劳动力紧缺

2006—2013年,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均为负值,说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但第二产业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值所占比重不高,且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偏高,劳动力资源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其他三个核心城市相比,武汉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最高,说明武汉市的工业、建筑业发展较好,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长沙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先增加后减少,2013年为-215%,说明该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缓慢,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虽然南昌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一直增加,但由于生铁、粗钢、钢材化学药品原药增加缓慢,2013年偏离度仍为-191%,劳动力数量仍然严重短缺。合肥市的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从2006年的-248%增加到2007年的-125%,仅一年时间就增加123%,主要是因为2006年合肥市重点企业发展较好,工业增长较快,提高了该市的就业数量,但2007年之后第二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急剧下降,说明该市第二产业劳动力仍然不足。

(三)第三产业劳动力不足

武汉市第三产业的结构效益偏离度从2006年的-28%增加到2013年的41%。从表面来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完成了从短缺到过剩的过渡,但从总体实际情况来看,随着该市金融业等服务业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仍急需高端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源仍显不足。长沙市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发展稳定,所以第三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变动幅度不大,但劳动力需求仍显不足。南昌市的第三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为正值,但从总体来看偏离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13年,偏离度下降到最低值27%,说明随着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快速发展,该市急需更多技术人才。合肥市的第三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2006—2010年期间均为负值,说明随着住宿和餐饮业、营利性服务业等的快速发展,劳动力资源数量仍不足以满足该行业的需求。

三、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劳动力就业率的政策建议

(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第一产业生产率

虽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从当前形势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四个核心城市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却不断下降,且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资源过剩,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只有努力提高第一产业生产率,充分利用剩余资源,转移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第一,根据企业的需要,对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使其加速融入企业。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就业工作的一部分,多渠道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三,取消城乡户籍制度,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自由转移,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

(二)提高工业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具体表现为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加快发展工业化,必须立足实际情况,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拓宽第二产业的就业渠道。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情况,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技术较落后,且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发展需要,为提高第二产业的就业能力,必须增加第二产业劳动力的需求量并加强技术创新。而长江中游城市群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纺织服装等支柱行业迅速发展,必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在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通过技术进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力就业弹性,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发展进步离不开城市化的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因此为满足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的需要,可为其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首先,要发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个城市的核心地位,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以促进大中小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调整产业整体布局,大力发展就业规模较大的产业。第三,金融保险业、服务业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应为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采取鼓励政策,优先发展就业弹性较高的产业。

[参考文献]

[1]胡荣才,陈雪琪,黄晓璐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J]调研世界,2014(6):52-55

[2]王磊,沈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化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4(4):30-37

[3]何璇,张旭亮,李腾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就业影响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2014(10):9-13

[4]张东辉,蔡国祥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分配研究——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的视角[J]东岳论丛,2014(11):158-163

[5]田洪川,石美遐制造业产业升级对中国就业数量的影响研究[J]经济评论,2013(5):68-78

[6]邹一南,石腾超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2(12):3-13,53

[7]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31

(责任编辑:乔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