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丹皮酚醇溶液的皮肤毒性及刺激性的实验研究

2015-09-12刘晓红宋来涛张倩倩江彬彬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白兔丹皮豚鼠

刘晓红,孙 昕,焦 敬,宋来涛,杨 惠,张倩倩,赵 荻,江彬彬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药品及制备 复方丹皮酚醇溶液的处方组成:丹皮酚 0.5 g,麝香草酚 0.1 g,水杨酸 1 g,稀氨溶液100 ml,70%乙醇适量。制备方法:取丹皮酚,麝香草酚,水杨酸,稀氨溶液加70%乙醇适量,搅匀使溶解,滤过,加着色剂,在自滤器上添加70%乙醇使成全量 1000 ml,搅匀,即得。

1.1.2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无伤日本大耳白兔12只,体重 1.8~2.4 kg,健康无伤成年豚鼠 12 只,体重280~310 g,雌雄各半,雌性无孕,解放军88医院中心实验室提供。实验条件:温度为18~29℃,相对湿度为40%~70%。

1.2 评价方法

1.2.1 皮肤急性毒性实验 主要观察家兔的行为活动、皮肤、饮食、体重和死亡情况。

1.2.2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1]见表 1。

1.2.3 皮肤刺激强度评分标准 按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评分,并计算平均分值以判断刺激强度:①无刺激,分值 0~0.49;②轻度刺激,分值 0.5~2.99;③中度刺激,分值 3.0~5.99;④重度刺激,分值 6.0~8.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 4 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外用对豚鼠皮肤的刺激反应

2 实验方法

2.1 皮肤急性毒性实验 将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2只,随机分3组,每组4只。在家兔右侧背部脱毛50 cm2,24 h后分别涂基质(对照组)、临床应用浓度(小剂量组)及临床应用浓度2倍(大剂量组)的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各1 ml,用胶布固定,连续观察1周家兔的行为活动、皮毛光泽、饮食体重和死亡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如对完整皮肤无毒性反应,则在其左侧背部用细砂纸(#400)在脱毛区造成擦伤,使皮肤出现密集出血点,在擦伤部位涂药,观察指标同上[2]。

2.2 皮肤刺激实验

2.2.1 急性皮肤刺激实验 将健康成年豚鼠 12只,分为2组,每组6只。于实验前24 h将豚鼠脊柱两侧去毛,不损伤表皮。分别左侧去毛区涂小剂量及大剂量的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各1 ml,右侧涂基质作为对照,用胶布固定。给药24 h后,用温水洗去残留药物和基质, 于 1、12、24、48、72 h 仔细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有无红斑、水肿、出血点等病变,按表1进行评分[3-4]。

2.2.2 多次皮肤刺激实验 动物分组、受试皮肤准备及涂药方法同 2.2.1,连续涂药 7 d,1 次 /d,停药后观察72 h,记录局部红斑水肿情况,观察涂药部位是否有出血点、色素沉着、皮肤粗糙(或菲薄)等情况,并记录其发生时间及消退时间。

2.2.3 破损皮肤刺激实验 动物分组、受试皮肤准备同2.2.1,在脱毛部位造成局部擦伤,以渗血为度,分别涂以小剂量、大剂量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及基质各 1 ml,具体方法及结果观察同 2.2.1。

表 2 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外用完整和破损皮肤对白兔体重的影响(kg,±s)

表 2 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外用完整和破损皮肤对白兔体重的影响(kg,±s)

给药前 完整皮肤给药7 d后 破损皮肤给药7 d后对照组 2.23±0.16 2.32±0.15 2.37±0.12小剂量组 2.20±0.16 2.27±0.17 2.36±0.10大剂量组 2.26±0.17 2.31±0.13 2.37±0.14

3 结果

3.1 皮肤急性毒性实验 观察涂药后的白兔1周,三组白兔饮食、口腔黏膜、眼睛、皮肤毛发、四肢活动均无异常改变,体重无异常变化(表2),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未见全身中毒反应,无死亡。结果显示临床应用浓度和临床应用浓度2倍的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外用在白兔完整或破损皮肤上,均未引起出现急性毒性反应。

3.2 急性皮肤刺激实验 结果显示豚鼠的完整皮肤外用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后未见红斑、水肿及出血点等反应。见表3。

表 3 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对豚鼠皮肤急性刺激反应

3.3 多次皮肤刺激实验 结果显示豚鼠完整皮肤多次外用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局部未见红斑、水肿、出血点、色素沉着、皮肤粗糙(或菲薄)等情况。评分结果见表4。

3.4 破损皮肤刺激实验 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复方丹皮酚溶液对豚鼠破损皮肤刺激评价的平均分值均<0.49。

4 讨论

皮肤病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在战争中,已成为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官兵训练和作战[5]。虫咬性皮炎又名丘疹性荨麻疹,是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较为常见的有跳蚤、虱类、蠓、刺毛虫、飞蛾、蚊、臭虫、蜂等,以春、夏、秋季多见,尤其在野外训练及演习期间,发病率较高。由于昆虫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为红色风团样损害,有的可有伪足,中央可有小水疱,奇痒难忍。以往多采用激素软膏治疗,仅有治疗的效果,没有预防的作用,长期应用还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复方丹皮酚醇溶液不仅能有效的治疗虫咬性皮炎,还能防止蚊虫的叮咬,做到了防治结合。丹皮酚具有很好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显著抑制由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可明显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6]。麝香草酚具有宜人的香气和消毒抗菌止痒作用[7]。水杨酸具有抗菌、止痒止汗的作用,还可以促进药物经皮吸收及加速病灶消散吸收[8]。 稀氨溶液有驱蚊、防虫蜇咬的作用[9]。

为了临床用药安全,本研究中做了皮肤急性毒性试验和皮肤刺激试验,在皮肤急性毒性试验中,结果显示临床应用浓度和临床应用浓度2倍的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外用在完整或破损白兔皮肤上,白兔饮食、口腔黏膜、眼睛、皮肤毛发、四肢活动均无异常改变,体重无异常变化,未引起急性毒性反应。在皮肤刺激试验中,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外用于豚鼠的完整和破损皮肤,局部未见红斑、水肿、出血点、色素沉着、皮肤粗糙(或菲薄)等情况,均未见刺激反应。本研究显示了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具有良好的皮肤安全性,可安全用于临床,为下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复方丹皮酚醇溶液制作工艺简单,原料价格低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袁伯俊,王治乔.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与实践[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出版社,1997:152-154.

[2]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61-1862.

[3]吴春艳.氟曲马唑乳膏的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18(5):505-506.

[4]刘旭琴,冯玉香,程卫东.黄连酊对家兔皮肤的刺激性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2,25(6):13-14.

[5]刘晓红,宋来涛,杨 惠,等.济南军区某部队皮肤病情况调查[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1):73.

[6]胡云飞,徐国兵.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4,18(4):589-590.

[7]黄 鹏,黄和平,粟进才.麝香草酚电化学检测方法的研究[J].中国药事,2014,24(8):747.

[8]段沅杏,李千鹏,张承明.水杨酸测定方法现状分析[J].云南化工,2014,37(8):812.

[9]李建华,袁天锡,任国荃,等.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S].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2002:128.

猜你喜欢

白兔丹皮豚鼠
白兔眼睛红
《豚鼠特工队》:身怀绝技的动物007
凤丹愈伤组织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
3种丹皮酚凝胶经皮渗透性能的比较
白兔打狼
兔兔兔赛跑
肺豚鼠耳炎诺卡菌病1例
做瑜伽的小豚鼠
白兔白,黑兔黑
做瑜伽的小豚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