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的新闻采写实践
2015-09-12刘万永
□刘万永
融媒时代的新闻采写实践
□刘万永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新闻采写的每一个环节。新闻的生产者不再局限于新闻机构,“人人都是记者”只是挑战记者存在价值的开始;政务公开意识增强、方式多样成为媒体挑战赛的升级版。媒体融合发展,更像是一项“转基因工程”,技术不是主要问题,理念的转变、价值的认识才是关键。更为重要的是,新技术的出现,新媒体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理念和规范。比如:电话采访以前至少是不鼓励的,而现在的即时新闻主要依靠电话采访;以前的新闻是用来看的,现在的新闻是要吸引读者来玩儿……
新媒体;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
2015年5月9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称,2014年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霸主地位交替的重要节点,互联网生机勃勃,而报纸广告额出现断崖式下滑。
这似乎印证了报纸即将消亡的判断。1994年4月20日,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正式接入互联网,当时多数人包括很多记者对互联网一无所知。但在同一年,最早关注互联网与新闻传播关系的学者已经预言:现存媒体将化为乌有,专业新闻工作者将化为泡沫。[1]
20年过去了,互联网已在中国高度普及,“报纸消亡”的预言还未实现。但必须承认的是,互联网正在加速制造新媒体,从门户网站到博客,从微博到微信,新媒体正深刻影响、改变着新闻生产的方式。
2012年微博勃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者在讨论互联网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时,观察到的现象还是新媒体对新闻的消息源、文本形态、新闻背景、反馈与民意等方面带来的影响。[2]现在看来,这种影响还是非常表面化的,记者更多的是把微博这样的新媒体当作采访的辅助手段使用。
短短两三年过去,新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迅速由表及里,不但深度渗透到采访的各个环节,更是反客为主,取代了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
从生产主体看,新闻的生产者不仅仅局限于新闻机构,“人人都是记者”只是挑战记者存在价值的开始,政务公开意识增强、方式多样成为媒体挑战赛的升级版。
从生产环节看,新媒体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新闻作品变成了产品,如何销售出去成为生产者必须关心的问题,由此带来生产流程的改变,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模式成为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主流。
更为重要的是,新技术的出现,新媒体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理念,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需要重新定义原本毋庸置疑的新闻学基本概念和规范。比如,电话采访以前至少是不鼓励的,而现在的即时新闻主要依靠电话采访;以前的新闻是用来看的,现在的新闻是要吸引读者来玩儿……
《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
一、新闻生产的主体正在改变,传统媒体不再垄断新闻
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分享、去中心化,如同没有人能够垄断真理一样,今天没有人能够垄断新闻。新媒体的大量涌现,更是让混乱的信息得以专业化梳理,以符合新闻规范的形式迅速传播。
传统媒体时代,在中国,某些新闻只能由某一级别的媒体报道成了惯例。媒体垄断了资源,就垄断了新闻的发布权和解释权,别人无权也无法竞争。因为内容的独家和重大,部分传统媒体靠政策资源获得了新闻发布的权威性。这些新闻,如果相应的媒体不发布或选择性不发布,公众就不知道它曾经发生过。
新兴媒体机构和非媒体机构的迅速崛起,改变了这一固有模式。我不是记者,但我可以发布新闻:点击鼠标、拿起手机,普通人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目睹的新闻图文并茂地发布出来。2014年,13万个经新浪微博认证的政务微博正在成为信息发布和政务服务的新渠道。它们以传播的及时迅速、手段的灵活多样,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
比如,新华社一直是权威消息发布的平台,“据新华社消息”也是权威的代名词。一些级别较高的官员涉嫌违法犯罪,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通常由新华社发布。但近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网站成了第一消息来源,与其他媒体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新华社引用的也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消息。
不仅如此,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有意识地坚持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较多地在每周五公布最新案情。几周下来,敏感的媒体和网民发现了这个规律——周末“打老虎”,周一“拍苍蝇”,并且开始定时守候。这种“点击期待”也迅速成为一个公共话题,进一步扩大了网站的影响力。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第三集《狠抓节点》中,将其称为“巧妙运用传播规律”。
有人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再次说明“内容为王”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后来才发现,在新媒体运用方面,该网站比很多传统媒体走得更远。2015年4月1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发布“2015年3月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31件”新闻时,还配发了两张“图解”,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一新闻。有记者评价,中纪委网站干了媒体该干的事。
再如,长期以来,国务院总理的(文字)新闻只能由新华社播发,但现在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变:2015年5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痛斥某些办事机构办事难,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的新闻,是由中国政府网采写、刊发的。
这篇文章以新闻的视角、娴熟的手法,为受众提供了一篇有血有肉的会议报道。这篇署名“李之南”的报道甚至罕见地出现了会议现场的描写——
“我看到有家媒体报道,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总理的话音刚落,会场顿时笑声一片。
“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人家本来是想出去旅游,放松放松,结果呢?”李克强说,“这些办事机构到底是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还是在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
再看新华社关于这次会议的报道,完全中规中矩且没有这些生动鲜活的内容。可以想见,如果依然是新华社一家报道,公众只能从官样报道中了解总理的发言,受众无法评价新华社报道是否漏掉了重要信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政府网的同题报道无疑是对新华社的一个强烈冲击,新华社必然要思考如何改进报道,更加吸引受众。
同样地,还有新媒体“学习小组”“侠客岛”等关于习近平的报道、分析,都是对《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媒体部分固有地位的冲击。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策划部、网络新闻部主任杨继红认为,现在,无处不在的新媒体用海量信息倒逼我们的权威地位,无处不在的自媒体倒逼我们的时效优势,新媒体的亲和力、互动性倒逼我们的用户接触能力。
二、新闻不仅是新闻,也可以是资讯
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认为,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只有进入新闻传播中才得以实现。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比如得到很多人认可的陆定一的界定: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应该是最近发生的事实,但新媒体平台中,经过梳理整合的内容也会得到广泛传播。比如,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曾发布过“高校中的情人坡”,阅读量超过10万。按传统的新闻观念,是不可能发布这样的内容的。
与传统媒体处理方式不同,新媒体的新闻专题多采用“1+N”的模式。一条硬新闻后面,会列出几条同类新闻,但这些新闻更像资讯。同时,越来越多的资讯跻身“新闻”行列。比如:5月19日的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头条”下,有一条是《一见你就笑:表白的正确姿势》,导语是:记我的第N次表白失败。狗,果然还是单身的多;还有一条是《为何亲友总热心干预我的生活》,导语是:这样做更多时候会给他人带来困扰,侵害他人的正常生活。
这些内容,按传统的理念,是断然不能和新闻混在一起的。新媒体这样处理是要给正餐配甜品吗?当然不是。腾讯原副总编辑李玉霄说:“在互联网上,媒体属于信息类,阅读新闻的需求从来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是社交,音乐、网络、邮件、视频、娱乐,然后才是看新闻,甚至可能还要再往后。也许有一天,新的媒体形态生成之后,新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插件而已,就像现在的朋友圈对微信而言是个插件一样。”[2]
传统媒体的受众,以消费新闻为主;新媒体用户,以获取资讯为主,获取新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要想提高新闻的黏性,就要多提供用户需要的产品。
也就是说,未来的新闻生产者,不能只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产品,也要通过信息的整合、梳理,向用户提供各种资讯。媒体发展要赢得未来,必须把占有用户、发展用户、集聚用户作为重要抓手,并将其贯穿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全过程。
三、从作品到产品,新闻生产的观念和流程都在变
广义的新闻生产,指的是新闻机构及其从业者对新闻的选择、加工和传播。传统媒体运行中,新闻的选题发现、价值判断、采访、写作、编辑本身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受众无法参与,也无从知晓。对记者来说,一篇报道是一件作品,记者的工序完成后,加工打磨乃至销售,已经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了。
但现在用户是中心了,越来越少的人读报纸杂志,越来越多的人在刷手机,你无法强迫任何一个人在他不喜欢的新闻标题上多停留一秒。新技术、新媒体带来了用户阅读场景和阅读需求的变化。2013年,艾瑞咨询集团关于“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使用场景”的调研表明,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24小时中的各个时段和家中、工作场所、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户外、学校等各种场景。无论是候车厅、飞机场候机厅,还是汽车站、银行办事大厅,反正你站着等的时候,你就不由自主拿出手机来了。
受众的阅读碎片化,新闻报道就不能长篇大论。你必须要考虑消费者的感受,否则用户会用脚投票。
有了产品,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销售——有没有人愿意买?过季的商品还能打折,滞后的新闻没人关注,加强时效性是必须的。
以往,作为作品的新闻报道,标题制作的关键是要提炼出“新闻点”,最好是给读者造成视觉冲击,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在新媒体环境中,先要考虑的是有没有“卖点”。卖点和新闻点统一时是“关注点”,不统一时就成了标题党。
新媒体甚至对新闻的篇幅都重新进行了规范。以深度报道为例,顾名思义,深度报道应该有一定的篇幅,虽然不是文章越长越有深度,但必须有一定的文字量才能表达复杂的内容。以《中国青年报》的深度报道为例,通常一个事件会有8500字的容量。这样的篇幅,在报纸上,如果题材重大、制作精良,还是能吸引读者的,但对通过移动客户端看新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酷刑,没有一个人有毅力、有兴趣读完。因此,当网络媒体开始原创深度报道时,首要的是压缩深度报道的篇幅。比如,搜狐的深度报道要求控制在2500字以内,因为太长会影响阅读。
记者需要关心自己稿子的点击率、转发率吗?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就是渠道,发行量就是影响力,记者只要安心写稿就可以,无需过多考虑读者的反馈。但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时效、标题的制作、篇幅的长短都会直接影响报道的传播效果,而且,所有的传播效果几乎都可以量化,这些数据反过来可以校正选题的判断标准。
新闻发生了,记者无论反应多么迅速,都有时间上的延迟。有些延迟是致命的,因为你可能被网友抢先,有可能被同行抢走第一落点。而新媒体手段可以弥补这个遗憾——《新京报》“即时新闻”团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十几个人,每天针对当天重大新闻热点,通过连线的方式联系新闻当事人,与其对话,最后把报道放进《媒目》《盘点》和《图个明白》等栏目中。
新京报新媒体内容中心副总监刘刚说,以前做记者时很单纯,记者只要把稿子写完了,就不用管了,剩下的是编辑和领导的问题,我不在乎它的流量多少、发行量多少、转载率多少。
但现在,他的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建立渠道和资源,联系各大门户和客户端。“我们现在有能力让我们的稿件在两分钟内上到各大门户的首页”。
这种转变来自新媒体带来的压力。“你晚一分钟,晚一秒钟,门户抓取了同质媒体的报道,把别的报道置顶以后,你的稿子就会垫底。垫底就意味着没有流量、没有关注度。同样花精力做的事情,没有关注度、没有传播,还有什么意义呢?”
新闻学的一些传统理念正被颠覆。
新闻的价值判断曾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事情。记者要根据事件的时效性、与受众的接近性、自身的冲突性、趣味性等维度,判断一条新闻是不是值得采写。这既与记者的新闻敏感有关,又体现着一个记者的能力水平。
新媒体的出现,可以让编辑通过数据指标对选题做出判定。比如,某一天,全国发生了若干起重大交通事故,是选择发生在河北的这起事故还是选择河南的那起事故进行报道?监测结果表明,网民对河北的这起交通事故关注程度更高,当然要选择河北的这起事故进行报道。
ZAKER总编辑叶伟民提出,要学会和机器做朋友,因为“机器就像我们通向用户的桥梁,如何利用好它们,决定着服务用户的方法和手段”。
在ZAKER,每一篇稿子发出后,机器都会记录详尽的数据——用户用拇指选择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内容,这种精准反馈又指导着服务提供商不断优化内容组织和推荐,实现一个始终正向的激发。
数据新闻更是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理念。新闻是小概率事件,概率越小,新闻性越强。但在数据新闻中,恰恰是发生频次越高的事件越能成为吸引人的新闻。
新闻的娱乐化表达曾被认为是低俗化的表现,但新媒体形势下,新闻需要而且也应该进行娱乐化表达和包装。
2014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电视宣布,美国将与古巴恢复完全外交关系,并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重设使馆。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世界。传统的新闻操作会怎样呢?报纸、电视会推出专题,请专家学者梳理美古关系的发展历史、分析美国突然宣布与古巴恢复完全外交关系的原因和背景、设想这一举措带来的影响等。
网易新闻客户端使用了娱乐的方式吸引受众:推出了一期围绕美古双方半世纪以来经典新闻事件的H5答题游戏,用户通过10道简单有趣的闯关答题,对美古双方的政策举措及价值考量有所了解,继而激发他们对这一新闻的来龙去脉有个轮廓性的思考或兴趣。从H5专题的分享情况来看,这一新闻产品比同类题材单纯的文字稿获得的传播度高很多。[3]
媒体融合是一项“转基因工程”。新媒体的应用、发展迫使传统媒体及媒体人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掌握技术。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也只有经历这一过程,媒体才能焕发生机,成为拥有广泛受众和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力量。
[1]朱光烈.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2).
[2]张志安.互联网如何影响我国新闻业[J].传媒,2012(12).
[3]龙志,许秋里.网易:新闻产品的游戏化营销探索[J].中国传媒科技,2014(12).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全媒体协调中心副主任,高级记者)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