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养猪防流感
2015-09-12吴钦鹏张继元
吴钦鹏 张继元
(山东省潍北农场种猪场袁山东潍坊 261109)
冬春养猪防流感
吴钦鹏 张继元
(山东省潍北农场种猪场袁山东潍坊 261109)
猪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寒冷交替的冬春季节。该病主要表现高热、肌肉关节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袁多为良性经过袁但若引起继发感染袁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系统介绍了猪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症状、病理变化、预防措施及发病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流感;冬春季节;猪流行性感冒病毒
猪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冬季、气温骤变和忽冷忽热的气候交替季节。一般情况下,猪舍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常会诱发该病流行。该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病突然,很快波及整个猪群。主要表现高热、肌肉关节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炎症,无并发症时多为良性经过,一旦引起继发感染,可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现将对该病的认识与防控经验叙述如下,以供参考。
1 病原
猪流感是由猪流行性感冒病毒(SIV)引起,有H3N2和H1N1两种血清型。该病毒属于黏病毒属,与人的甲型流感病毒几乎完全相同。病毒存在于猪鼻液、气管和支气管渗出液、肺和肺部淋巴结中。SIV对于干燥和冰冻的抗性较强,对高温敏感,60℃下20分钟即可灭活,一般消毒液对SIV均有杀灭作用。
2 流行特点
各种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对本病均易感,尤以外来良种猪多发,传染源为病猪和带毒猪。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通过呼吸和鼻液向外散播病毒,这导致本病传播迅速,往往在2~3天内造成整个猪群发病并呈地方性流行。
本病的发生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大多发生在天气骤变的深秋、早春和寒冷的冬季,阴雨、潮湿、寒冷、贼风、运输、拥挤、应激、营养不良和体内外寄生虫侵害等因素均可降低猪体抵抗力,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本病常伴发或继发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伪狂犬病病毒、猪肺炎支原体和链球菌的感染,使病情加重,死亡率也大幅增高。
3 发病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5~7天,病猪突然发热,体温达40~42℃,皮肤发红(图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扎堆挤卧,不愿走动。肌肉和关节疼痛,被触摸时敏感、被驱赶站起后浑身颤抖并尖叫。呼吸困难(图2)、咳嗽,眼、鼻中分别流出黏性分泌物,尿赤黄,粪便干硬呈球状。若无并发症,病猪多在1周左右自然康复;如有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或出现死亡。个别病例可转为慢性,持续咳嗽、消化不良,病程持续一个月以上,形成僵猪或死亡。怀孕母猪感染本病易发生流产,产弱仔、死胎。初生仔猪瘦弱,常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有的仔猪死前出现四肢划水样运动、尖叫等症状。
图1 病猪皮肤发红
图2 病猪犬坐、呼吸困难
4 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器官,鼻、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表面有大量泡沫状黏液,有时杂有血液。肺部病变轻重不一(图3),通常病变限于尖叶、心叶和中间叶,常为两侧不规则对称(图4)。有的只有边缘部分轻度炎症,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界限分明。颈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充血水肿。
图3 肺部严重继发感染
图4 肺部不规则对称病变
5 预防措施
5.1 坚持自繁自养,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引种应尽量避开本病高发季节或疫区。引进种猪应隔离饲养30天确认健康无病后方可混群。产房、保育、育肥舍的猪群要实现统一进舍、统一转出(出售)的全进全出制度。母猪群最好也实行此制度,进行单元化分区后全进全出。该措施的意义在于方便环境控制与疫病防治,以及便于彻底消毒和有一定的空栏期。
5.2 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做好生产规划,避免生产扎堆,造成圈舍紧张而导致饲养密度增大;其次,优化饲料营养,提供各阶段猪高品质的饲粮,保证营养供给水平,保证充足饮水,以提高猪群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再次,做好猪舍大环境通风和小环境保温工作;冬季少用水冲洗带猪圈舍,降低湿度;搞好卫生,随脏随扫。
5.3 合理投药保健
在转群前后、气候突变、大风、大雾等极易引发疫情的情况下,使用药物进行预防,能收到良好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仅供参考):仔猪断奶前后7天可应用支原净+强力霉素拌料,并添加电解多维,预防应激和感染;断奶仔猪饲料过渡完毕后使用5%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拌料5~7天;间隔5天后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驱虫一次;保育猪下床前后再用5%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电解多维进行一次预防保健,用药10天。以后无异常情况下每月用10%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拌料一次,用药5~7天。在出现疫情时采用脉冲式给药(即用药7天、停5天、再用7天)或连续用药10~14天的措施,防止继发感染。另外,含有板蓝根、大青叶、黄芪、白头翁等的中药组方制剂,如板青颗粒、清瘟败毒散等,能够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同样可以收到相当有效的防治效果。
5.4 落实生物安全措施
预防接种SIV疫苗可以使猪群获得较完全的保护。疫苗接种前,应对当地的流感流行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摸清当前流行的优势血清型,然后针对优势血清型进行疫苗的选择与接种。在免疫接种时,猪场必须制定合理的个性化免疫程序,仔猪有必要免疫两次,在母源抗体消失前,也就是仔猪10~14日龄左右进行,间隔一个月加强免疫一次。在某些时候,甚至有必要同时免疫两种血清型的SIV疫苗。另外,对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等的免疫要持之以恒,万不可有半点松懈,一旦继发感染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猪群都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消毒是控制本病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选择广谱、无刺激性的消毒剂,这些消毒剂有酸性、碱性以及碘制剂。交替使用多种消毒剂,带猪消毒2次/周。猪场大门口、送料口、装猪台等与外界有接触的地段,每天要消毒1~2次。拉猪车辆、送料车辆进场区前要严格喷雾消毒,离开场区后将其停放场地打扫干净并消毒。
5.5 尽量避免各种应激的产生
保持安静,切勿大声喧哗及制造噪音。仔猪去势应在出生后7天内完成;断奶时先将母猪赶走,让仔猪在产床呆一天后再转入保育舍;转群时尽量不要用周转车推或用机动车拉,可建设专门的转猪通道;准备接猪的保育舍应提前提高舍内温度(26℃),接猪后5天内不换料,以后10天内逐渐过渡为保育料;各种疫苗、保健针都应在上午9点前打完等。
6 发病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⑴按照“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要求,做好病猪护理。提供优质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温水最佳),以及良好的保温、通风条件。病猪往往食欲较差,饲料中给药很难达到有效药物浓度,采取饮水给药可以较好地避免此问题。
⑵饲养员与兽医技术人员要勤于观察猪群,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到专用病猪隔离舍进行治疗。病猪个体治疗一般选用止咳平喘、解热镇痛、抗菌消炎类的药物,有条件的可做药敏试验,便于更加准确地使用药物。
⑶若多圈舍出现病猪,马上进行全群投药预防,最好选择联合用药,用药时间不能过短,一般7~10天,以免停药过早引起复发。
⑷使用抗菌消炎药可结合一些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及添加剂,如黄芪多糖、电解多维、双黄连、多肽、干扰素、转移因子等。另外,饲料中添加葡萄糖有助于提高饲料适口性,使猪采食到足够数量的药物。
⑸对一些久治不愈、病危失去治疗价值的病猪,要及时淘汰,不然轻则浪费药物钱财,重则成为新的传染源,得不偿失。
⑹病死猪一定要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严禁流入市场和随处乱丢,也不要自己宰杀消化。
S858.28
A
1673-4645(2015)11-0050-03
10.16174/j.cnki.115435.2015.11.016
201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