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公司治理角度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2015-09-11卜艳立
卜艳立
【摘 要】形态决定意识,当前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此环境当中企业的竞争也越加激烈,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外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流入中国,而这就迫使着我国企业针对自身的管理和发展不断的做出优化调整,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保留一席之地。本文就企业科学治理角度之下的公司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在结合国外内控控制制度先进的企业发展经验和实例考证的基础,且针对国外先进制度对比下我国企业在实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弊端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简析和解读,提出了针对实际环境我国企业实现内部控制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罗列于下,藉此提供分享。
【关键词】公司治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结构优化
一、前言
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不断冲击着我国企业对于企业管理的认知思维,在当前历史背景之下,我国所存在的各大中小型企业,国企也好民营也罢,在国外的管理理念冲刷之下或多或少的都进行了改变,就改变结果而言,不难看出进行优化管理改良的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无疑得到了增强。作为一个企业存在核心体系、公司的治理结构,其结构的优良程度对于公司经营中所能够创造的经济利益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因而完善公司治理,明晰管理结构可以说是企业实现优化管理的必要措施之一。因此公司在完善治理阶段,董事成员与各个部门环节的管理者以及公司的监督考评机构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促进提升的正效应是完善企业治理重要推动因素。
二、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优劣与否对企业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
1.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与否的重要因素——股权结构
公司股权直接决定公司利益的划分,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无疑对公司全体上下员工和管理人员而言,所产生的工作热情高涨与否是与公司的经营直接联系的。股权结构的明晰,就是对公司权利的平衡。不过由于股权责任和义务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利益在划分阶段往往会受限于其他因素而导致划分的平衡难以掌握。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保证企业内部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划分从而维护股东的权益具有重要作用。不过从另一角度而言,企业内部所实行的内部控制,那么在平衡公司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配上面,就需要在优化管理结构的阶段里尤为重视起来,而只有这两者权利之间的明确划分,才能保证公司内部奖惩、考评监督机制的正常运行,因而实现这两者权利之间的界限明晰,才能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和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的改良和提升。
在国内,基本工资与年度奖金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基础性收入与最重要收入来源,股权激励制度这一在境外被普遍采用的现代薪酬制度在国内仍处于探索阶段,仅部分地区与少数企业根据各自特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在总结传统激励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如武汉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推出的激励方案,将年薪制与股票相结合(实际上将大部分奖金转成股票);上海在激励计划中引入了虚拟股票概念,规避了政策障碍;深圳实施了经营成果换股权的方式,将经营者收入和企业效益相连。
2.作为企业内部实现的切实保证——董事会
作为公司发展大方向的掌舵者,董事会在公司治理当中所掌握的最高决策权,在连接公司内部各管理阶层当中所发挥而出的纽带桥梁作用,对于企业结构的整体组合利用和优化所产生的润滑作用是企业良好发展当中必不可少的推动因素之一,因此作为企业治理当中的决策机关董事会,其所作出的决策是否落实是否科学对于企业发展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企业内部各个管理阶层,对于董事会所作出的发展决策要深入了解并贯彻,同时董事会在做出决策之后,对于它所具备的监督约束功能发挥要体现出应有的效果,从而保证董事会的意志能够贯彻下去,同时笔者认为董事会作为企业最高决策机关,它的地位是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因而企业在推行内部控制的进程里,董事会在管理决策当中所发挥的实际意义能否得到体现,对于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性质而言,是基础和根本性的。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推行阶段影响推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2011年12月19日在第十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上表示,当下中国公司治理制度顽疾的核心是“一股独大、公司股权结构失衡及其所带来的股东约束机制不足。相关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多集中于外部人员督促性质,比如独立董事制度,而缺少在《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中对公司尤其是上市公众公司的直接股权均衡进行法律安排。”
在我国,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控的根本原因,股权结构失衡,受限于我国经济发展时间和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历史背景下致使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失去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股权结构之间责任义务的模糊。随着外企的不断涌入,中国市场被不断的扩大和开发之中,当前环境下我国企业不断就自身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优化改良,就目前而言我国股权企业已经普遍实现了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因而股东之间所占所分的比例对于公司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不过这种体制之后的弊端相对也是很明显的,往往就会出现占有股份比例较多的大股东,在实行公司发展战略和发展决策当中出现“一把手”的不科学现象,影响决策的可靠性,往往大股东对公司做出决策时,更加偏向的是自己利益的产生与否,而这种决策对于股权结构之下的中小股东而言必然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的。
四、从公司治理角度下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结合上文所述,不难看出在实现公司内部控制的优化推行当中,对于股权结构的合理建立,对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职责划分以及独立的董事会决策机构,同时也不能忽视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因此企业在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当中,首要要对股权制度当中的一家独大现象进行改变,最终使得股权结构更加多样化合理化,必要时可以适当的减少国有股份的比例占有。并且在大小股东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监督良好氛围。同时,在针对企业中董事会的独立中,要明确董事会的决策职能,对于董事会的决策的独立性要做出保障。此外,分工明确,权利制衡,只有如此才能为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夯实基础、做好保证。
完善的股权机制以及董事会等各个管理层的组合,是当今企业中结构的基本组成模式。其中必然存在的管理机构之一就是,企业内部的监督机构监事会的成立,其在公司内部所承担的对于决策执行、管理方式企业内部运转当中所进行种种活动进行约束和监督,并及时进行规范,同时在监事会进行监督制约的过程中,无疑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现做出了重要保障。并且不止如此,作为监事会中所具有的校正审计功能,在对公司内部所进行的优化改良中所发挥查漏补缺的作用,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在推行阶段的不断完善和补充做出了突出贡献,因而企业的完善的额监督机制对于保障和维护企业内部控制实现和进程的科学性都有着不可轻视的正效应。
五、结束语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当前市场环境之中。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先进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企业内部优化的管理制度。因此公司治理当中,推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帮助公司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稳固发展而言都是有着显而易见的良好效果,因而笔者就企业当中针对管理结构的优化改良,来加快实现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姚晓玲.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的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现代商业,2010
[2]潘洁.公司治理角度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
[3]王永红.从公司治理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J].新财经(理论版),2012
[4]仲连静,贺雅兰.公司治理角度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河北农业学,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