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教学三部曲
2015-09-10时丽萍
时丽萍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教师有责任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这一课题融于自己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正确引导学生欣赏民歌、感受民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灿烂的音乐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如何让这些陌生的带着浓郁地域、民族气息的歌曲深入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会唱、爱唱、乐唱呢?笔者就此谈一谈民歌教学三部曲。
一、三部曲之一——听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听是音乐体验的第一步。许多音乐课上,大多教师采用唱、跳的形式进行教学,似乎一节热热闹闹的音乐课就是一节成功课,一些老师忽视了音乐课堂中的听,有时在课堂中听歌也要求学生拍手听或做动作听。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歌,他们以不同的体裁样式、歌唱形式等反映着各民族独特的历史民俗、性格、气质,因此每一首民歌都有不一样的韵味,学生充分地凝听、感受是学好民歌的前提。例如:在教学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聆听了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让学生说一说这首民歌旋律、情绪等特点,接着一首《跑旱船》响起,学生明显的感受到这首民歌与江苏民歌不一样,我通过对照比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民歌体裁、风格的感受,加深了学生对陕西民歌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新歌教学环节中,我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的影片形式向学生介绍了农民作曲家史掌元先生,了解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使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
二、三部曲之二——说
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了人民的感情、意志和愿望,它们在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而形成。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繁多,所以有不计其数、各具特色的民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歌、区分民歌体裁,除了采用聆听的方式外,还应让学生到课外去寻找一些民歌来进行表演交流,并让学生与教材中的民歌进行对照比较,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对民歌进行分析。例如:在《唱得幸福落满坡》歌曲的教学中,课前我让学生提前搜集一些江苏民歌和陕西民歌,课堂上学生将搜集到的音乐进行了展示,在欣赏中感受到了江苏民歌和陕西民歌不一样的韵味。又如在歌曲教学中让学生说一说旋律中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了作曲家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时,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说一说,有的孩子觉得歌曲演唱时力度要有变化,高潮部分力度要强一点,有的说演唱时三四乐句要欢快一点,还有的学生说要带着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演唱……在交流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歌曲,再次演唱时学生们都能很深情地演唱。
三、三部曲之三——唱
歌唱是人类最原始的、最本能的音乐行为,以人的歌喉作为工具,以语言和音乐的有机结合为表现形式,抒发出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在民歌教学中我们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演唱民歌,让学生在唱的过程中感受民歌的特点、体验民歌中所要抒发的情感。例如:在歌曲教学中我以学生自主学唱歌曲为主,力求体现新课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加入歌词演唱时,我给予了适当的提醒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歌曲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在对比演唱中了解歌曲中的倚音、切分节奏所发挥的作用,感受了歌曲的民族特色。范唱时,我深情地演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演唱《唱的幸福落满坡》时的面部表情,并且鼓励引导学生去练唱,要求学生带着笑容来演唱这首歌曲。学生在最后的演唱中,没有拘泥在范唱的感觉上,而是尽情的用自己的情绪唱出了较好的歌曲情感,学生不由自主地陶醉在自己的歌声里……这样的歌曲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的整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去表现,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进步,让学生常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中国民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社会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它好像一根贯穿历史的红线,连接着过去、现在和将来。让民歌走进音乐课堂,让“听说唱”这三部曲贯穿于民歌的每个教学环节中,让我们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对民歌学习的兴趣,丰富对民歌的体验,使民歌真正深入到孩子们的心灵中。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