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思维习惯探析
2015-09-10杨思伟
杨思伟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的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然而,课程改革并非易事。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观念在教师头脑中仍印迹深刻,形成了习惯。习惯是一种稳定模式,更是一种“惰性”,其本身蕴含着拒绝变革之意。因此,动态课程的改革首先需要教师改革,尤其是教师教学思维习惯的改革。
一、以生为本,敢于放手
传统历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口述、学生记笔记。而动态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家庭环境、遗传因素、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学情。这种独特的差异性,使得课堂充满了未知数,也为动态课堂的生成提供了可能。因此,学生不仅是教学对象,更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对这种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既是对人性发展的关注,也是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诠释。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变“教师中心论”为“学生主体论”,关注人的发展,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这样的课堂才有意义。
不仅如此,历史教师还要敢于在课堂上放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让学生大胆讲、大胆尝试,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向来是重难点章节,教师也总是花较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讲解,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用问题作切入口,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答案,部分问题分组讨论,个别难点进行讲解,结果发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比我完全讲解的班级教学效率高、效果好。
二、勇于质疑,善于引导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众多的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疑问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墨守成规,不善思考的教师,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更是天方夜谭。因此,教师要敢于对教材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大胆取舍,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认知,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当然,质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培养,勤于思考。多读书尤其是教师所教专业方面的书籍,既能深化专业知识,又能培养质疑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自己的引导习惯。教师肯定的语气、亲切的目光,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的因势利导、放而不纵,既能调节课堂氛围,又能激发思维活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有效的点拨。当然,点拨问题一定要具体化,比如是某个国家还是某个人物、某种制度还是某项发明,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合作交流,耐心聆听
合作交流是动态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包括两种类型:学生间合作交流和师生间合作交流。前者强调学生的互动,即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探讨后的智慧。学生在自学中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疑点和难点,通过小组内交流,互相纠正、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逐渐解决问题,深化认识。长期以来,教师喜欢从头讲到尾,知识点面面俱到,这不仅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而且容易引发讲而不会、会而多讲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间合作交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同样,师生间也需要合作交流。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回答有时会给老师带来启发,这就需要老师耐心聆听,而不是当作教学干扰。一次,我讲授“开辟新航路”时,就西方航海家与中国郑和进行比较,在提及郑和时我问学生,关于郑和你们知道哪些小史实?
生1:郑和是宦官。原名马和,在靖难之役中立功,朱棣赐姓郑。
生2: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
生3:老师,跟郑和一起寻找建文帝的还有一个人,叫胡濙。
听到胡濙,我既惭愧又惊喜。据说,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派了两个人去找寻,一个是走水路的郑和,另一个就是走陆路的胡濙。学生广博的知识也让我受益匪浅。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应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习惯,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前行,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与情趣,也充满挑战与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