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精神追求的负向嬗变
2015-09-10孔玲
孔玲
摘 要: 网络安全教育是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精神追求的负向嬗变现象亟待改善。“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的提出,在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提供了解决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新途径,有利于大学生精神追求的负向嬗变问题的科学解决。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负向
随着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这个概念,预示着“互联网+”在中国即将迅猛发展。“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源于“互联网化”的发展与延伸,以互联网为依托,强调各传统产业在信息化进程中的融合与提升。其实,“互联网+”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网络搜索、淘宝,还是美团、同程、世纪佳缘等,融合到各行各业中,衍生出新的社会价值。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互联网+”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创新、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一言以蔽之,中国高等教育正进入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伟大变革中。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手机、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极大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展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群体参与性与实践性,使得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有力推动者。然而,大学生的价值观尚处于趋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在面对网络提供的错综复杂的信息时,容易是非难辨,从而失去判断力与理性分析能力;大学生群体自身也缺乏自律性,容易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迷失方向,甚至走入极端,表现为精神追求受到一定冲击,呈负向嬗变之势。
一、网络虚拟化引发大学生精神追求的负向嬗变
“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虚拟世界在带给当代大学生诸多全新体验同时,割裂了大学生精神生活,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明确界限,从而引发了其精神追求的负向嬗变。
(一)网络自控能力差:沉溺网络,玩物丧志。
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陷于“无法自拔”的状态中,他们畅游在包含着浩瀚如海的网络信息、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时髦新奇的应用的网络世界中,更有小部分大学生沉溺其中,逐步丧失自我,最终沦为网络的附庸和奴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人,依据年龄结构分类20-29岁的网民人数最多,占31.4%;依据职业分类,网民里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2015年上半年,网民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80亿,占整体网民的56.9%,其中大学生群体占了59.4%;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2.67亿,占手机网民的45%[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表明,大学生网民PC网游的日均在线游戏时长集中在2小时左右,而日均超过8小时的比例超过了青少年总体水平,为2.5%。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千万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们被网络束缚,若一天不玩游戏便会无所适从,在现实社会中,他们自身存在的价值已经被削弱,这种对网络深深的依赖、无精打采的精神面貌反映出他们已经丧失了应有的精神追求。
(二)网络安全意识缺失:道德偏离,虚实不分。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对于新生事物,有很强的接受能力。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关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网络谣言、淫秽色情、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现象频发的今天,大学生的行为意识已经受到侵蚀,网络“负能量”正逐步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网络匿名发布信息的方式给了大学生群体脱离现实约束的自由,也造成了大学生群体责任意识淡薄、道德观念沦丧的现象,使得大学生网络道德秩序被打破。我们看到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分裂,导致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世界如鱼得水,在现实世界中却屡屡碰壁,久而久之就会疏离现实、逃避现实,甚至敌视现实、对抗现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能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区分开来,这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精神追求的一大障碍。
(三)网络文化认知肤浅:疏离经典,精神平面。
网络的快速发展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快捷,又带来了“快餐式”的网络文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疏于思考、远离经典,导致思维简单、精神平面化。网络信息的量增加了,信息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却降低了,跳跃性和随意性的浏览使上网者普遍存在只看不思的现象;碎片化阅读仅仅出于好奇,追求短期的心理愉悦和信息摄取,斟酌与思考的意识逐步流失。由于长期缺乏执著的探究精神,信息摄取得再多也只是知识量的扩张而无质的升华,也就会失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思想正因为缺乏深度和主见最终走向浅薄,精神追求也随之不断平面化。微博的流行正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疏离经典、精神平面的特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迅速增长到2.04亿,青少年网民中的使用率为44.4%,其中大学生使用的比例高于其他团体,达到60.6%[2]。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微博控”,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下微博内容大多集中于娱乐性信息和个人琐事,很多都是自言自语或是晒晒自己吃了什么、玩了什么,缺乏思想内涵和深度。95后大学生在追求通俗、轻松、刺激的网络讯息的同时,需要得到舆论引导的约束,遵守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新秩序;同时,有选择性地接受网络信息,提升个人鉴赏与分辨能力,也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提升精神文化修养的重中之重。
二、大学生精神追求负向效应的解决策略
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发展模式的生力军,面对大学生精神追求的负向嬗变问题,科学的解决策略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群体日益恶化的精神文明。
(一)构建大学生网络管控机制,以道德教育改善网络自控能力。
面对大学生精神追求的负向效应,做到以德治网,以理入网。如今的网络环境中,还没有健全的网络法律,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无数的大学生因沉溺网络导致生活迷茫、理想缺失、心理畸变和人格缺失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着手建设校园网络心理辅导室,将现实和网络心理辅导相结合;搭建德育网络工作平台,促进平台信息互动交流,通过专题讲座、信息推送等形式,扩大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提炼和总结网络道德规范,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日常生活教育及主题教育等契机,广泛对大学生灌输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更要从自身做起,积极遵守网络文明秩序,对大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强化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以核心价值重申网络自律原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主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当代大学生身处复杂多变的网络世界中,要坚定网络世界中精神追求的目标取向,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导,不仅要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学会鉴别思想意识中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高尚与低俗,更应该在实践中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严格规范网络文明秩序,构建健康、纯净、自由的网络交流环境。
(三)实行全面完善的立德教育,以法律法规巩固网络安全防线。
互联网带来的“黑客”、“暴力”、“造谣”、“诈骗”、“黄潮”等不仅戕害了大学生身心,更引起严重的失德问题和犯罪问题。道德教育、理念教育和社会舆论的约束和规范是不够的,不法行为得不到惩罚,要想真正遏制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现象的发生,只有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为了更好地管控网络安全,整肃网络环境,相关法规政策相继出台:教育部2000年4月、7月先后颁发了《关于加强对教育网站和网校管理的公告》和《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然而,现有的网络政策法规仅仅是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行为约束,如何监控、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则需要仰仗先进的监测机制与电子信息技术,才能将网络政策法规的效能落到实处,实现真正的正本清源。同时,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无论是网络政策法规还是网络安全技术,都需要进行实时更新与调整,保证网络安全机制运行的长效性。
随着网络文明的进程逐步加快,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努力规划好现实生活的计划与发展,辅以虚拟的平台与讯息,才能做到健康全面,大学生生活的“虚实”结合。高校学生的管理者除了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与价值观外,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创新,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1506/t20150603_52248.htm.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7/t20150723_52626.htm.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