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弊引发的几点思考
2015-09-10刘雅云
刘雅云
摘 要: 目前中职学生舞弊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提高,也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本文从分析学生作弊心理、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适当的对策,以减少乃至根治中职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学生 考试作弊 心理健康教育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之一,目前学生考场舞弊现象十分普遍,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提高。为了杜绝舞弊现象,各个学校绞尽脑汁,老师也想尽办法,在各类大大小小考试中采取种种措施:单人单桌、拉开距离、严肃考场纪律、增加监考教师、收教材与资料,收手机,屏蔽手机,等等。但等最终的考试成绩出来,仍有一些教师感叹:“这位同学是抄的”、“他的成绩不真实”。
学生作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心理原因是重要因素,学生作弊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从众心理:一些学生开始认为考试作弊是不应该的,也不打算作弊。可这样的结果却是:自己的成绩不如作弊的。有的同学还说这是“没本事”;更有甚者,竟然有的同学靠作弊得来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产生了“不作弊白不作弊,作弊成功就是自己的本事”的思想。于是改变了初衷加入了作弊的行列。据调查结果学生持“有同学作弊自己不作就亏了”心理而作弊的比例较高。二是侥幸心理:学生作为考试的主体,了解的作弊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的倾向,即为了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实现其功利最大化目标,可能铤而走险选择作弊。三是虚荣心理:部分家长和学生过于看重分数,分数太低,部分父母会责骂。另外,部分学生爱慕虚荣,担心考试成绩不好,被别人瞧不起;担心考得太差影响评优;他们冒着违纪违规的风险作弊,以满足个人虚荣心。四是哥们义气心理:一些平时学习成绩尚好的学生,看到别人老是补考,于心不忍,当关系不错的同学请求“帮忙”时,伸出“援助之手”,哥们义气也助长了作弊歪风的蔓延。
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让学生远离舞弊,找回真实的自我呢?舞弊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怎样处理?这一直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1.将道德修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殿堂,更是德育培育的圣殿。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该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心灵也得到洗涤。
2.充分利用班会主题活动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3.巧妙地疏导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在考试时增加监考老师、交换考场等措施都是为了让学生没有可乘之机,杜绝作弊现象。从效果看,每到考试时,总是玩着猫抓老鼠的游戏,一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从学习目的入手,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充分展示自己,为将来积极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如此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考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作弊问题。学生舞弊的最大动机是想考个高分,博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讨得家长的欢心,没有自信,对所学的这门课程没有信心。以前我们班舞弊的现象特别严重,只要考试,就慌神,就会问别人,私底下传纸条,对答案。很多次的考试,我都会限定时间,限定题目,为了培养他们考试的自信心,考前把要考试的内容复习一遍,再考试,效果要好得多。平时我也会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作业练习也当做考试,在做题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作对的自我体验,才会真正对所学的科目感兴趣。成就感的体验需要老师提供,特别是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习方法也不恰当的同学,更是如此。偶尔给他们开小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4.面对作弊学生不能只批评,应同时给予“激励”
每一位学生都是成长中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考试后对明显有作弊行为的学生不能单纯批评了事,要充分了解他们作弊的动机,和他们单独交流和沟通。一些教师常常把它归结为不劳而获、投机取巧,是不完全正确的,每个进过考场的人应该有这种感觉,在绞尽脑汁无法使问题达到解决时,总想从哪儿“得到”一点帮助,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面对司空见惯的学生作弊行为,不要轻举妄动,需要慎思。面对他的高分可以在本班甚至本年级给予表扬,如“你答得真不错”、“你让老师很意外”、“有的同学不相信你,你相信自己吗”、“以后你还会给老师一个惊喜吗”等。面对教师的期盼和鼓励,学生的心灵会受到震撼,或惭愧,或感激,进而对所学学科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用“心”施教,学生才会对学习越来越积极,学习的信心才会越来越强。激励与尊重,会使学生把真实的自己展示在教师面前。
5.关注舞弊学生的点滴进步,培养学生的诚实意识
学生的发展是有巨大潜能的,教师应看到每个学生都是有培养前途的。考试作弊说明同学们想在考试中取得好分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大家很上进,一点一点的鼓励加上潜移默化的引导,会使学生充满信心,相信通过努力也会获得成功。同时,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不成熟的人。因此,不能只看到他的“作弊”行为,而应看到他有一颗追求进步不甘落后的心,适时地给予帮助,教会他学习方法,如:给他介绍有明显进步学生的学习方法,介绍逆境中仍坚持不懈努力的典型事例;培养他在学业上的求实和务实精神,使他沿着健康的轨道成长,久而久之,他自然会丢弃抄袭的恶习。对于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有位同学刚进入我班时,作业抄,考试抄,没有任何思考的习惯,发现这种现象后,我很担忧,每次考试我都有意识地将其座位安排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这样下来成绩真实了,但卷面上的分数越来越少。但在最近的一次小测试中,她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主动找她交流,她还没说话泪先流,边哭边说:“从小父母就特别在意自己的分数,只要考得不好就会遭到父亲的打骂,为了不遭打,考个好分数让父母高兴,一直采用此办法,导致进入高中后,成绩越来越不理想。”事后我打电话与父母交流,父母没有否认,总认为打就是严厉,她就会努力学习,这个家长的误区是当今很多家长的误区,要帮助孩子找到真正适合她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信心,才会真正解决问题。我找到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经过几次辅导,这位同学懒散作风改变了,学习态度和考试态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的她已经步入正轨。因此,我认为:面对学生的作弊,惩罚不是唯一的手段。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有犯错的权利,况且还有那么多的作弊者未被发现,心里肯定不服气。此时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并真心实意地改错,理解老师,比“一刀切”地执行惩罚,效果要好得多。不是有“除去杂草的最好方法是种上庄稼”这种说法吗?
6.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现在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不能单纯地通过以纸、笔为工具的考试作为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唯一途径,学生的智能、创新精神、积极的学习态度、实践动手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很难在一次考试中得到全面体现。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做法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应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使质性的评价方法和量化的评价方法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多方面发挥才能。这样,学生就不再会因一张试卷的得与失而苦恼,就能减轻心理压力,轻松面对每一次的测试。
“书山有路勤为径”,让学生坚信学习没有捷径,世上没有不劳而获,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才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何玉辉,刘舜尧,王艾伦,徐红承.论考试作弊的现状、成因与对策.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6):31.
[2]蔺勇翀,朱燕.中职生考试作弊心理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11(10):29.
[3]安玉发,郑培爱,卢兆彤.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分析及对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