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
2015-09-10匡昕
匡昕
摘 要: 本文以现代汉语副词小类语气副词为对象,从本体研究、组合研究、个案研究三个角度对三十年来语气副词的研究成果进行考察、综述,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语气副词 研究综述 本体 组合 个案
副词一直是现代汉语界研究的难点与重点之一,可以说是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争议最多、分歧最大的一类,语气副词又是副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在句法分布上,语气副词不像其他副词总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既可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又可位于主语前,呈现相当大的灵活性。在搭配成分上,其他副词在静态短语层面就能组合,而语气副词则必须在动态句子层次才能组合。例如:
“他幸亏找到了路标。/幸亏他找到了路标。”
“他难道也会去北京?/难道他也会去北京?”
画线部分不能单独充当定语或状语,可以判定该组合不属于短语层面,属于句子,甚至语篇层面。另外,语气副词主要用于命题之外,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都与其他副词大为不同。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副词“倒、难道、毕竟、简直、反正”等都是重要语法点,是汉语学习的难点。《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专业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等都把一些语气副词列为语法项目。然而其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汉语学习者常出现偏误,如“他学习一直很刻苦。昨天病了,倒坚持来上课。”“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所以他以为我爱他。我竟不爱他。”“小张反反复复地给小王解释了老半天。小王还是不明白,小张毕竟没办法了。”等等。可见,实际教学中,汉语学习者运用语气副词组句组篇、成段表达时问题较多。
因此,为深入并开拓汉语本体研究,切实服务教学实践,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进行研究综述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语气副词本体研究综述
(一)定义
关于语气副词的定义,学术界看法较统一:语气副词指表示对动作行为或所言内容情感态度的一类词,是为表达情感、语气而设立的一类副词。
(二)范围
在黎锦熙(1924),王力(1943),张志公(1959),胡裕树(1962),吕叔湘(1980),刘月华(1983),张静(1987),钱乃荣(1990)等学者对副词的论述与分类中,都涉及语气副词一类,但具体范围不一。李泉(1996)在《副词和副词的再分类》中对副词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整理与考察,总结出了665个常用副词,其中语气副词151个,为副词研究提供了基础与范围标准。杨荣祥(1999)在《现代汉语副词次类及其特征描写》中列出130项语气副词。另外,张谊生(2000)在副词分类系统中列出评注性副词(语气副词)158个。
(三)地位归属
对语气副词词类地位问题的认定,多数学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犹豫不决,甚至在不同时期论著中,将此类词归入不同类。如吕叔湘(1982)在《中国文法要略》中将“可、难道”等归入语气词,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又将它们归入疑问副词。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它们归入副词,称为语气副词或评注性副词(张谊生,2000);也有人认为应归入助词(吕叔湘,1956,陈望道,1997)。吕叔湘(1956)认为,副词中“有些是限制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的,有些不是限制词的意义而是表达全句语气色彩的……把后者划入助词不是没有理由的”;同样有人认为此类词应归入语气词(吕叔湘,1982,文炼、胡附,2000);还有人对这些词的词类归属问题避而不论,如朱德熙(1982)。
(四)分类
表达语气的副词意义空灵,因此,对语气副词进行分类的学者不多,分类依据差别很大。张谊生(2000)将语气副词称为“评注性副词”,根据其功用分为表传信与情态的副词:也许、根本等;表语气与口气的副词:难道、索性等。李梅(2001)根据词义结构将语气副词分成兼类词,即兼其他类词:并、也、才等;多义语气词:都、又、还;单义语气词:难道、反正、居然等。杨荣祥(1999)根据表达语气的不同将语气副词分为五小类:表肯定、强调语气:的确、果然;表委婉语气:难免、只好;表不定、推测语气:恐怕、也许;表疑问、反诘语气:难道、岂;表祈使语气:切、万万。
(五)特点与功能
至今很少有对语气副词特点的专门论述,但关于语气副词的特点,学术界看法比较单一,即表达说话者语气及主观态度,属于主观范畴;通常出现在句首或句中谓语前。近年来,张谊生另辟新径,将语气副词称为“评注性副词”,总结其特点为对相关命题或述题进行主观评注。由此,引出越来越多学者对语气副词功能的关注与研究。
大多数学者已认识到语气副词在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上的独特性:其他副词的根本功用是对谓词进行限制或修饰,属于短语、小句层面;而语气副词的功能多表现在表达语气、态度、评注观点方面,属于句法、篇章层面。由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基于语用层面研究语气副词。张谊生(2000)认为语气副词具有突出焦点、指明预设、限定指称的语用功能。齐沪扬(2003)认为语气副词是一种表示语气范畴的重要语法手段,在语气系统中的作用是表述性功能、评价性功能和强调性功能三方面。李杰(2005)指出语气副词的主要功能是充当状语,其语义角色是表述命题的外层情态,表示说话或行为主体的主观态度和情感,他借助封闭语料分述语气副词的信息功能、疑问功能、祈使功能和感叹功能。
综上,语气副词的定义、范围研究结论较为统一,而地位归属问题虽有争论,但影响不大;分类问题上,或少有涉及,或大致区别,还没有形成固定、公认的分类方法;至于语气副词的特点及功能,虽结论成果各有出入,但基本研究思路却十分统一,即由于语气副词意义空泛,因此,应该基于语用、语篇层面加以分析探讨。
二、有关语气副词的组合研究
组合研究可以分为跨类组合研究和同类组合研究。跨类组合研究,即研究类与类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副词+名词/形容词/动词/数量名”结构、分布位置、某个格式的研究等;同类组合研究,即共现顺序研究、连用研究。
(一)句内搭配
李泉(2002)对各类副词进行句内搭配考察,指出在151个语气副词中,能修饰形容词的有96个,占63.58%;能修饰数量词的语气词占总数的13.25%;可移位的语气副词有75个,占语气副词总数的49.67%;可以单用的语气副词有32个,占总数的21.19%;语气副词一般不能带“地”。
(二)分布
对语气副词分布的研究主要有:段业辉(1995),李梅(2001),以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的26个语气副词为考察对象,探讨语气副词在某些句型及四种句类中的分布情况。
(三)句内位置
语气副词在句中位置的研究观点比较统一,多数学者认为其位置灵活,多数双音节语气副词可以根据表达需要位于句中、句首或者句末。
(四)句内位序(共现顺序)
赖先刚(1994),张谊生(2000)认为语气副词同其他副词共现一句时,具有前置性特点,即除关联副词位置相对自由、灵活外,副词在共现时,语气副词一般必须位于最左边,即在其他副词之前。
(五)连用与合用
张谊生(2000)提出语气副词有连用、合用的现象。连用就是连续使用语气相关的语气副词,组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篇段。合用指语气副词和连词交替使用,以衔接一组句子,组成相对完整的篇段,但未进行具体的考察分析。
对语气副词组合方面的研究虽涉及面较广,但均为定性结论,并没有数据的定量分析加以支持,缺乏普遍意义,可信度也不高。
三、语气副词的个案研究
语气副词在现代汉语界历来研究较少,但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学实践中,汉语学习者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就是副词,尤其是语气副词。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针对易错词开展了个案研究。
高书贵(2000)《“毕竟”类语气副词与预设》通过对“毕竟”类语气副词在陈述句中的预设及与让转句之间逻辑语义关系的分析,提出并证明“毕竟”类词语具有隐性的语法功能,即表让步转折关系。张明莹(2000)《说“简直”》通过对带有“简直”的语言片断的语义结构关系,得出“简直”表确认语气的结论,归纳并总结了副词“简直”的基本用法及句型分布。马真(2001)《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兼谈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提出语气副词语义背景研究的重要性。王红(2001)《语气副词“都”的语义、语用分析》从语义、语用等方面对作为语气副词的“都”进行了探讨,指出“都”在句中的强调范围和强调重心,并进行了语用预设考察。孙薇(2002)《语气副词“可”的语用分析》考察了“可”字在不同作家中的出现频率,指出具有强调对比意义的“可”在句中的出现受地域限制,其功能是凸显话题和焦点。许娟(2002)《“其实”的语义和功能考察》在Halliday的“主位——述位”理论基础上对“其实”进行分析,指出“其实”在篇章衔接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其实”的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聂丹(2004)《语气副词“竟”及其教学》在相关句法结构、语义类型、语用规律等层面做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语气副词教学建议。杨亦鸣、徐以(2004)《副词“幸亏”的语义、语用分析——兼论汉语“幸亏”句相关话题的形成》对“幸亏”的语用前提进行考察,并探讨“幸亏”的位置及其意义和用法的相关性。吴中伟、傅传凤(2005)《“倒”字句的含义及教学》基于语用学理论分析探讨了“倒”的意义和表达功能。
总之,语气副词的复杂性造成了研究难度。目前,现代汉语界对语气副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多就其归属、单个语气副词表达的语气、语义等进行研究探讨,且或局限在单句、复句层面,或重在描写句中语气的强调与表达,未能揭示其真正的内涵及本质特征。随着西方语用、语篇理论的不断引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语气副词研究从基于句型、语法意义的考察转到语义背景、语用含义、语篇衔接等层面的探讨,他们运用语用学、篇章语言学等相关理论考察分析语气副词的动态语气意义、篇章衔接功能等,得到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应该清醒地注意到:关于语气副词的语义背景、语篇衔接作用,目前研究成果还远远不够,还不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另外,对语气副词的个案研究涉及面较窄,大批对汉语学习者有难度的词语还没有进行探讨。因此,可以说将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放在语用、语篇理论框架中加以探讨和研究是具有深远前景的,且十分必要,是汉语语法问题的研究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赖先刚.副词的连用问题[J].汉语学习,1994(2).
[2]李泉.从分布上看副词的再分类[J].语言研究,2002(2).
[3]段业辉.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1995(4).
[4]李梅.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5).
[5]高书贵.“毕竟”类语气副词与预设[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6]吴中伟,傅传凤.“倒”字句的含义及教学[J].汉语学习,2005(4).
[7]许娟.“其实”的语义和功能考察[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3).
[8]杨亦鸣.徐以中.副词“幸亏”的语义、语用分析——兼论汉语“幸亏”句相关话题的形成[J].语言研究,2004(1).
[9]王江.篇章关联副词“其实”的语义和语用特征[J].汉语学习,2005(1).
[10]聂丹.语气副词“竟”及其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5).
[11]孙薇.语气副词“可”的语用分析[J].语言研究,2002年特刊.
[12]盛继艳.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可”的语用功能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6).
[13]王红.语气副词“都”的语义、语用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2).
[14]马真.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兼谈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J].世界汉语教学,2001(3).
[15]张明莹.说“简直”[J].汉语学习,2000(1).
本文得到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ETP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