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设疑生成精彩

2015-09-10孔海峰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羊课文文本

孔海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阅读的切入点,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深层次,深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与文本、作者达成心灵的共鸣。实践证明,巧用“设疑”,可以对学阅读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想象,发展思维,使阅读课堂在“设疑”中生成精彩。

一、课堂导入设疑,促进整体感知

语文阅读课堂的导入环节,是事关教学成败的重要一环。语文阅读课堂的导入,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教师可以运用“设疑”艺术,使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从而达到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领略文本的精神内涵的目标。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船长》一课时,当教师板书完课题后,向学生提问、设疑:“通过你们课前预习阅读,你们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位‘船长’呢?”有的同学说:“这是一位威严的船长”,有的同学说:“他是一个面临危险,镇定自若的船长”,有的同学说:“他是一位在危险面前,一心想着别人,沉着应战的船长”……学生们发言踊跃,十分精彩,他们结合预习与自身的理解,对文本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所以,在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抓住文本的特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不但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导入设疑,将文本中人物与内容有机地联系到一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文本情节设疑,感受品格力量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怀,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与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充盈于文本间的人文情怀,接受道德文明的洗礼与熏陶。根据文本情节设疑,可以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受到高尚品德的感染与陶冶。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教师设疑:“如果你是这位‘父亲’,你会这样要求‘儿子’放掉已经到手的鱼吗?”,让小组合作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在诱惑面前,我们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有的学生说:“在利益面前我们可能会忘记原则”;还有的学生说:“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学生在讨论中还联想到父母对自己的迁就和溺爱,意识到这种行为对孩子成长会造成不良影响。显然,学生们在讨论中走进了文本的深层,丰满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并审视自身的道德约束力,受到高尚品格的良好影响。

三、文末留白设疑,激活创新思维

为了表达的需要,为了给读者留下更多思考的空间,课文作者往往会在文本的结尾处,留下空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作者留下的空白,巧妙设疑,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狼和小羊》一文时,教师结合末尾句所留下的艺术空白设疑:“狼向小羊扑去,结果会是怎样呢?”,有的同学说:“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小羊一闪身,狼撞到小羊后面的大树上,受伤了”;有的同学说:“聪明的小羊一闪身,狼用力过猛,掉到了山涧里去了”。还有的同学甚至想象:“狼扑向小羊时,忽然听到一声枪响,狼被隐蔽在树林后的猎手用枪击倒了”,等等。可见,这样处理课文,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了文章的意旨与内涵,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学生自主设疑,提高阅读能力

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让学生学会自主设疑。教师的课堂设疑只是为学生提供示范和培养学生的设疑意识。“疑”是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前提和动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设疑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设疑的空间,让学生自主设疑,自主解疑。例如,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虎门销烟》一文,教师搭建了三个平台,发展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第一是学生初读课文前,教师让学生从课题、课文生字词等方面来设疑,结果学生提出“虎门在什么地方,是谁在销烟,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等问题。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都可以通过读课文找到答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初读课文的积极性。第二是学生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疑,有的同学提出“林则徐为什么要销毁鸦片?”“为什么说林则徐销烟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等问题。第三是让学生学过本篇课文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则提出:“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并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解难释疑。教师结合历史背景加以适当点拨。通过这样的自主设疑,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认真进行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以“设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让学生学会自主设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汪群小学)

猜你喜欢

小羊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毛茸茸的小羊
背课文的小偷
狼和小羊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